第三部分 第38節:日中交往與朝鮮之役(7)

特請賜冊封藩王名號,如此,世世為藩籬之臣永久獻海邦之貢.

"冊封"就是承認輸了,"朝貢"就是交易.如前所述,冊封是朝貢的前提,但不是受冊封後就自動允許朝貢.

明王室的決定是:

許冊封,不許朝貢.

一經動武,如果許冊封和朝貢,周圍的野蠻人也許都會仿效.所以,只允許一件:

封爾日本國王.

帶著誥命書,沈惟敬于慶長元年(1596)來到大阪城.

當時,正使是李宗城,副使是楊萬亨,沈惟敬只是隨員.

不過,知道內情的正使李宗城,因害怕而從釜山逃亡,並佯裝發瘋.

不得不升副使楊萬亨為正使,沈惟敬幸運地當上了副使.

九月一日,使節到達了大阪城.

豐臣秀吉對明國國書大怒,當場撕破扔掉——這一場面很有名.

《日本外史》中也說:"立脫冕服,拋之地,取冊書扯裂之."

然而現在,誥命書仍然存在,並沒有撕破的痕跡,因為誥命書是寫在棉布上的,沒那麼容易被扯破.這應該是賴山陽虛構的.

實際上,九月一日秀吉見明國使節時,受領了誥命書,日本國王之印,以及其他明朝冠服等.而且,第二天,秀吉穿上明朝冠服,設宴招待明使.

秀吉沒有學問,大概對誥命書的意思不太明白.但是,對"封爾日本國王"是明白的,于是收下了日本國王之印.

秀吉怒火中燒,再次命令出兵,是後來聽五山學僧解說,得知講和的七項條件完全被明朝無視.

日本有天皇在,卻把天皇拋在一邊,他國封自己為日本國王,這算怎麼回事!

——這樣來解釋秀吉發怒的史家的名分論,畢竟只是後世的推測.

足利義滿受明封為日本國王的例子暫且不說,德川家康在給朝鮮使節的文書中,也署名為日本國王源家康.

小西行長的終戰工作失敗的最大原因,是沒有收買五山學僧.

如果解說國書的學僧也與小西行長串通一氣的話,秀吉就完全被蒙在鼓里,成了"光身子的皇帝"了.

——明帝的皇女怎麼還沒來?

——人質怎麼樣了?貿易呢?

即使催促如箭,小西們只要借口推托:"路途遙遠,諸事要花費時間."然後等秀吉歸天就行了.

這樣,和談決裂,導致第二次出兵朝鮮.

第二次出兵,對日本方面來說,戰局進行得並不順利,將士在異域陷入困境.之後,秀吉一死,日軍就全面撤退了.

明治以前,日本和中國,持續最長時間的,規模最大的接觸,只有朝鮮之役這一次.朝鮮之役的曆史重要性便在于此.

對明治以前的中國有識之士做問卷調查——舉你知道的一個日本人名.

平(豐臣)秀吉一定得分最高,得分第二高的也許都沒有.一般來說,中國人在很長時間內,一說到日本人,只知道豐臣秀吉.

中國人眼中的秀吉像,如前所述,秀吉等同于日本人,秀吉像也就成為日本人像.

不,不必用過去式,印在現代中國人腦中的日本人的形象,也許還殘留著秀吉的印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