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40節:曹操是奸賊還是英雄(2)

《世語》說,是橋玄讓曹操去見許劭的.

《異同雜語》說,許劭評價曹操是"治世能臣,亂世奸雄".

在正史《三國志》中,品行不好的曹操,世人都不承認,只有橋玄對他說:"如今天下已亂,能安定天下的,唯有你."

《後漢書·許劭傳》和《異同雜語》評價曹操的話很不相同——

前者是:清平(治世)→奸賊——能臣.

後者是:亂世→英雄——奸臣.

只要稍露頭角,就成為當時"月旦評"的話題.各地像郭泰,許劭這樣的小評論家多如牛毛,必定會積極地進行小月旦.

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們是多麼如饑似渴地想知道——當今世界有些什麼人物.

曹操成為六百石的議郎,作為騎都尉出征討伐黃巾時,被認為是"為逐鹿戰的年輕有望選手".

當然,他也列入了月旦評的名單.

3

曹操是個忠實于自己感情的詩人.正因為如此,旁人看來有點瘋狂.

他在世時沒有篡奪帝位.我從這里感到了他微妙的躊躇,這種躊躇,正是詩人的羞怯,是他精神的核心吧.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曹操未廢漢而自立天子,是因為畏懼名分並自我克制,這說明了教化的重要性,也贊美了這一點.

曹操去世前一年,侍中陳群等人說服他即帝位,他回答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周文王自己沒有即位,兒子武王即位了.曹操的兒子曹丕也開創了魏王朝,情況完全一樣.這不是後來捏造的預言故事,應該看做是曹操的真心話.

——以歌言志.

在曹操的詩里重複出現的,是君臨天下的抱負,激昂的宣言.理想才是他的生命,他的一切.

有即帝位的實力,而不去做.並非遙遙仰視,而是悠閑回首巔峰,曹操認為這是作為詩人觀照世界的最理想的位置.英雄和詩人相互呼應,兩者的聲音巧妙交響的地方,十分有限.走錯一步,一方的聲音就會消失,失去回應的另一方的聲音,就會被深淵吞沒吧.

得到絕好位置的曹操,不想離開.總有一天自己的子孫,會再進一步,建立新王朝,他必定總對自己說——我自己就算了吧.

曹操應該不是很拘泥于名分的人.想得開的他,一定覺得漢室怎麼都行.只是憑著詩人的心直覺感到,如果自己當上天子,就不能再做詩人了.要避免這一點,這才是他不即位的真相.

實際上,像他的兒子曹丕那樣成為天子兼詩人,是可能的.但是,曹丕從一出生,就是權勢無匹的人的兒子,和父親曹操不同.作為宦官養子的兒子,從匍匐于地到渴慕青云躍進,對不太在意名分的曹操來說,帝位也是聖域,如果沒有犧牲,例如折損詩才,便無法踏入聖域.對兒子來說,聖域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不是那麼令人眩暈.而且,曹丕比父親更能無視大義.從父親死的那天起,就把父親後宮的美女,全都納入自己懷中.得知此事,據說他母親目瞪口呆,到這個兒子死時,也沒流眼淚.

曹操在建安十五年(210)建造了著名的銅雀台.

中國的有權者,常常想要用銅建造巨大的建築物.收集大量的銅,其他地方制造武器的原料就會減少,同時,自己可以隨時重鑄,可以制造武器,這些是銅建築的優點.銅雀——這大概是曹操的自我比擬.

據說銅雀台左右各有玉龍台和金鳳台.

自己也許只是一只小小的麻雀.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陳涉曾經這樣放言.麻雀任何時候都是小鳥的代表.

但是,作為宦官之孫,被視為小鳥的自己,現在不是也有龍鳳跟隨了嗎?

據說"龍"是夏王朝的標志,"鳳"是殷王朝的標志.龍鳳象征著天下至尊的皇帝.

實際上,現在馬上就可以將龍鳳取而代之,但為了留下觀照的距離,還是當自己的麻雀吧.

據梅原猛氏說,一塔三金堂——飛鳥寺的結構,也許是蘇我馬子自比為塔,三金堂則比作依靠他成為天皇的皇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