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華麗的前奏曲-第二部 優雅的貪官生涯 第2155章 大宋朝的同行


趙興摸著下巴,臉上看不出表情的說:"炎師,你是說這伙人都沒有登記入籍,也沒有向官府納稅.也就是說從官府哪里查不到他們的數量與姓名,那麼城堡里有沒有名冊?"

高俅一聲輕笑:"這伙人,他們不惹事官府已求之不得了,哪敢向他們征稅,至于陸家堡里都是有些蹊蹺,衙役們發現幾座鑄私錢的爐子,猜測這里可能是鑄私錢的場子,但……"

高俅兩手一攤,指指這片火場:"你瞧瞧,這里還能剩下什麼?嘿嘿,你在隊尾搞了那樣一個大爆炸,多少人都叫你炸碎了,怎麼清點……便是能輕點,我們又敢清點嗎?離人,可不是誰人都能鑄私錢的,這時牽扯實在太廣,我看,我們就如此算了吧,把手腳打掃乾淨,盡快撤走."

明白了!全明白了.

宋朝有四大錢監,離湖山最近的是四大錢監之一的池州錢監.宋朝的私錢鑄造,其實都是錢監,銅場官吏內外勾結,聯手做出來的.趙興的城堡私錢出貨量極大,瞞過了別人瞞不過同行,持續而執拗的潛入是想尋找證據,尋找趙興的鑄錢爐,只是他們沒想到趙興鑄私錢是無需生爐子熔化銅錢的……

一座私錢鑄造場至少需要千余人,那麼,湖山里的私錢鑄造工人都去了哪里?

繼續審問?不對.不能審下去,審下去,掀開地內幕不是趙興所能控制的.弄不好要把自己栽進去.

趙興把目光轉向石堡內,此時張都頭微笑著走進來,向趙興報告:"簽判大人,陸家堡搜出了許多贓物,目前已經發現登記在案的失物一百一十三件,還有一些財寶,簽判大人看如何處置?"

張都頭這是在胡扯.這時代也沒有計算機.怎麼能如此快確定失物數量.但趙興現在也不是官場菜鳥了,他明白張都頭地意思,順嘴回答:"這一百一十三件物品登記報官,另外再選出大約同等數量的物品,送于富陽縣,讓富陽縣入山清點,另外,明日一早你先帶人去碼頭.通知我的船派人來搬運.

這樣記錄吧:陸家石堡有丁口十七戶,在與我方打斗過程中.青壯盡亡,婦孺點著房屋自焚,是不是?"

陸堡主一下慌了,他哆嗦著說:"大人,饒命啊,小的,小的……"

趙興像是自言自語:"你這句話自己聽過沒有?曾經有多少人向你說這句懇求的話?你可曾饒過他們?……人總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你現在.也必須承擔你自己地惡果.我饒了你,那是對別人地不公正!"

張都頭也在打哆嗦.宋朝人還沒有殺良冒功的意識,宋軍即使攻入敵人的國度,也對西夏人,青唐人很仁慈,而趙興現在說的是斬盡殺絕.

周邦式還能說話,他連忙勸解:"離人,殺俘不詳,殺婦孺……"

"婦孺我不會殺的,不過她們已經沒有資格居住在這片土地,我會把她們送上船,流放海外.這里的青壯則不同,凡是手上沾血的人,他們也必須流血----"趙興狠狠地說.

陸堡主抓住了,反而成了一塊燙手物事,帶他回去審訊,要暴露趙興越界追捕的事情.而湖山處于外縣,審訊他地權力不在趙興,在富陽縣.如果富陽縣動手腳釋放,或者令陸堡主潛逃,那麼,以後的隱患更大,沒下地仇恨更深.所以,唯有殺人立威了!


人死了,許多庇護者才能袖手,而後真相才會逐漸浮出水面.

陸家堡有鑄錢銅爐,說明當地雇了不止一千人,趙興這里只遭遇了一點點抵抗,或許大多數人都流竄在外,為了今後家園的安靜,趙興唯有舉起刀……

他轉向張都頭,繼續說:"我給你三天時間----這里的戰利品六成由團練取走,剩下的歸我.三天後,你在當地雇農夫搬運石堡里的一切,務必把這座石堡的每一個桌椅板凳,磚瓦石塊全搬走,搬不走的,給我一把火燒了,寸草不留----我要讓所有人知道冒犯我地下場!"

張都頭樂了:參戰以來他啥事不干,站著看戲也能得到六成收獲,這種巨大收益使張都頭忘了對屠殺表示反對,他生恐趙興反悔,答應一聲,立刻跑地沒影.

深夜時分,陸家堡幸存的襲擾人員三三兩兩開始返回,他們有地還想沖擊石堡,有的則干脆來到堡門,向趙興投降.然而,他們無一例外遭到"正法".天亮時分,團練們開始埋藏尸體.然而,哪怕所有的尸體都已經掩埋,整個城堡還是漂浮著濃濃的血腥味.

富陽縣知縣是在第三天才趕到陸家堡的,趙興第一船貨物發運回去的時候,富陽縣還在半信半疑,因為第一船都是俘虜的家眷.等到碼頭上開始搬運陸家堡的家具時,富陽縣這才醒悟過來,匆匆點齊人手,趕往陸家堡.

雙方一會面,趙興劈頭就給他一張單子,這張單子上面列了約三百件物品,另有一萬貫左右的浮財.而後趙興帶著厚道的笑容,指著單子解釋:"這是城堡里搜到的,我縣都頭說其中很有些是贓物,請富陽縣點驗."

這還有啥說的,一萬貫錢財,說少不少,說多不多,卻是三戶中產之家的家產之和.有了這筆錢,再加上三百件物品,知縣啥話也不說了.富陽縣眉開眼笑的帶著心花怒放的富陽衙役趕去檢查自己地收獲.那些所謂的贓物,都是些婦女首飾,瓷瓶瓷畫.少量的金銀器,但趙興只粗粗在單子上列了物品數目,卻沒有詳細描述物品地樣子,這是方便富陽縣做手腳.富陽縣接受了這份好意,立刻殷勤起來,發動衙役組織當地鄉民幫趙興搬運東西.

陸家堡做了二百年盜賊,這樣一個盜賊家族的積累遠遠超出趙興的想象.趙興給富陽縣的贓物只相當贓物總量的十分之一.那些小件的珍奇珠寶.他已經趕在富陽縣到來之前,讓船運走,剩下的都是些大件---木床木椅,銅鍾銅幅等物.

趙興地搬運工程進行了五天,直到確定陸家堡除了石頭,什麼都沒剩下,他才意興闌珊地坐船離開.而在此期間,除了潛進山林地陸家堡成員不斷投降.他竟然沒受到半半點騷擾,令趙興更為納悶了.

出了山林.周邦式看趙興情緒不好,他興致勃勃地建議:"離人,你掃平了湖山,不如我陪你游覽一下李後主墓吧.以前這里匪患深重,旁人都不敢來,現在好了,什麼時候都可以來!"

趙興悶悶地歎了口氣.答:"我擔心匪患根除不了.我們走後,又會有新的土匪在山中立寨……"趙興說到半截.無奈地深深歎了口氣:這就是大宋!在社會轉型期間,許多矛盾的現象同時存在.既有城里那夜不閉戶的治安狀況,也有鄉林間盜匪盤踞的痼疾,在京師天子腳下也敢綁架公主;他既有鄰里之間溫良敦睦的相處,也有草市上鳴槍明奪的存在;……這一切,構成了全方位的大宋.

高俅不知道趙興在感慨什麼,他倒是若有所思地調侃:"湖山能隱藏盜匪兩百年---如此說來,這倒是個藏兵地好地方.離人不妨向富陽縣買下這片山區,修建自己的堡寨.這樣,以後離人就不怕盜匪東山再起了!"

趙興心中一動,但馬上又若無其事地將目光轉向江面……

剿匪結束後,隨同趙興出戰的都頭以及廂軍徹底發財了.因為陸家堡很多家具都是用越南紅木制成,這些木器雕飾的十分精細,廂兵各自分到了一部分,他們許多人家中用不上,又懶得搬運,便直接在碼頭附近的草市上折價出售.

這些人倒沒有忌諱,直接說是來打劫草市的盜匪家中贓物.沒想到如此一來反而使那些贓物很搶手,許多來草市交易的百姓都願意買一件回去當紀念品.幾天後,消息越傳越廣,也越穿越離譜,附近曾遭遇過打劫的富商不斷前來草市,辨認是否有自家地物品存在……隨後,杭州州府轄區各大草市地發案率直線下降,許多盜賊視杭州為畏途.


1089年的夏秋就這樣過了.這一年地夏秋,趙興忙著整修杭州道路,二十萬民工與廂兵分成一百多個小組,開始了鄉縣通公路的工程.閑暇時刻,與蘇軾等文人喝喝酒,看看歌舞,等到趙興醒過神來,又是一年年底了.

今年的冬天來的不早也不晚,這種正常的氣候讓杭州百姓稍稍松了一口氣,他們期盼著明年會更好,當然,由于今年水車的大面積推廣,杭州百姓的生活並沒有比平時降低多少.

今年里,杭州官員是最富裕的,年初的時候,他們將所有的職分田交給趙興經營,趙興將這些職分田里種上了新式菜種,花種,這些新式蔬菜與鮮花都當作種子高價賣出,使官員們的職分田,獲得了超出種糧二十倍的收入,有了這份收入,官員們在這個冬天,酒會舉辦的更加頻繁起來.

趙興對于這樣的酒會,總是不認真,因為酒會上難免作詩作詞,他一個現代人跟宋人比詩詞水平,那是壽星公吃砒霜,純粹找死,所以即便他到場,也總是看完了歌舞表演,等到正席一開,立馬開溜.

隨著趙興城堡的完工,他城堡里的奢華生活也越來越引發了杭州官員的向往,隨之而來的是水泥石料式的建築手段開始得以推廣.

如今天下的泥瓦匠心中的兩個聖地,一個是黃州,一個是杭州,他們多數自帶干糧.來到兩地做學徒幫工,等到滿師後,便開始回鄉扯起一支建築隊幫鄉人修建新式住房.

這年冬.別處地情況不知道,但杭州已變成了一個大工地,很有點改革開放初年的味道.豪紳們紛紛推倒自己的舊房子,修建擁有厚厚石牆,保暖保溫地新式石屋.這倒讓黃州的石灰銷量直線上升,以至于供不應求.隨後,影響也波及到了密州石膏窯.各地也開始悄悄煅燒石灰與石膏.

奇怪的是.趙興這座大石堡的建築格局並沒有帶給杭州更多的拜占庭,巴洛克思想,杭州富豪新建的磚瓦房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傳統式樣",這所謂的傳統式樣竟然與後來明清時代地蘇州園林有八成相似.趙興驚愕地發現曆史竟然提前到來,不過,想到明清時代的蘇州園林原本源于宋代庭院風格,他也就釋然了.

在此期間,有很多熟識的朋友希望能進入趙興這座城堡參觀,但他們參觀完後.卻過橋去以色列人居住區,把以色列人新建的村落當作了建築樣板.在那里.趙興也跟風蓋了一個類似明清時代蘇州園林的八進大院落,那座未完工的庭院布滿小橋流水,古木怪石,曲徑通幽處豁然開朗,磚石木梁處處雕琢精美,可以說把精致做到了每一個細節.

宋代杭州富豪們對這種建築風格立刻產生共鳴,此後.他們絡繹不絕的帶著工匠前去實地考察.並指點工匠進行模仿.結果,此類建築立刻遍地開花.甚至成為宋代富人民居的典范.你要是沒有一座這樣地宅院,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與此同時,經曆了襲擊事件後,趙興這座城堡的門禁更森嚴了,他學著走馬塘,陸家堡地樣子,在城堡外挖了一條寬大的壕溝,灌入江水,將城堡平地部分用護城河保護起來.城堡牆頭也開始布置人站崗放哨.

趙興這里門禁森嚴後,平常人想要進出城堡就變的有點難度了.官員當中,唯有蘇軾,高俅,秦觀可以無需通報進入,其他的人光等通報,就要等一個小時左右.這樣一來,城堡里的活動就更顯得神秘,比如最近城堡中零零總總來了四十多人,甚至有周邊諸國的藩商,而外面一點風聲都沒有,包括經常往來院中的蘇軾等官員,也沒有察覺.

其實,這是一次宋代銀行家地年終聚會----如果這時候有"銀行家"這個稱呼地話.

今天到場的有七家汴梁城地大票行,還有陳伊伊名下的三間銀行管事.除了豐隆行外,伊伊名下另兩間銀行名字怪異,但明白人一看就知道,它又出自于趙興的惡趣,比如:一家銀行名叫花旗票行;一家名叫南洋票行.

花旗票行是負責國內飛票物業的,它現在在四處地方設有點,分別是汴梁,揚州,杭州,密州.外人了解到的是,花旗票行是幾名以色列人合資興建的,它依托趙興的鰍棧而建立的,主要負責承兌與鰍棧生意往來的銀錢貨幣.由于票行承兌的飛票背面印有一個大海鰍,海鰍底部是複雜的浪花,上部是繁複的各種花朵,所以外人也就認可了花旗的名字.

南洋票行是負責海外交易的,據說它是由十幾家跑南洋的大豪商合股興建的,故名南洋票行.而該票行最著名的業務一在倭國,一在交趾.在倭國的票行能用倭國金沙與銀冠兌換宋錢,使得倭國商人非常願意用這家票行進行結算.而在交趾的票行則負責給宋商兌換各種外幣,包括波斯銀幣,埃及金幣等等.所以深受宋商歡迎.


南洋票行與花旗票行之間的彙票是通兌的,這就讓經營海貿的人非常願意與這兩家票行打交道,所以兩家票行成立一年多,已經攬下了很大的業務,尤其是海外承兌那塊.

目前,朝廷雖然不再刻意禁止宋錢的外流,但能在海外搞到大量的宋錢兌換,這就是一大優勢.宋商常常在海外將貨物抵押給票行,然後從南洋票行里兌換出足夠的宋錢,與當地進行交易.貨物的利潤再加上錢息,讓宋商們賺的更加豐足.而在海外的銷售收入,也不必全部帶回國,開一張飛票帶在身上,回國後直接找花旗票行兌換,付一點手續費,便能在國內收取現錢,這等便利,也使得南洋票行雖然只在杭州設點,卻包攬了大部分外彙業務.

這次會議沒有在青瓦台里舉行,因為眾人所商議的東西實在駭人聽聞,為了掩人耳目,他們在城堡西區的牆樓里秘密召開,這里本是存放貴重物品的禁區,用來開小會,恰到好處.

現在會上發言的是海商,杭州第一富豪曹麟,這家伙據說與開國功臣將門曹家有親戚關系,還是曹皇後的遠親,因為宋朝有官員不能從事海貿的禁令,所以曹家將他特意從宗譜里除名.不過,這厮顯然有幫助曹氏宗族斂財的任務,只看他行走各處,通行無阻,就知道這家伙是個通天人物.

以前,趙興跟曹麟沒有交集,因為曹麟的船只航行到交趾,但今年曹家不知怎麼,也搞到了鐵龍骨船的建造方法,開始往印度洋試探,于是他與南洋票行發生聯系了.曹麟正在說,他手里叮鐺作響的拋著幾枚銀幣與金幣:"南洋票行發行的這種錢,我看很好,你瞧,這枚鵝眼銀幣含一分銀,恰好值十枚銅板,這枚當十銀含一錢銀子,恰好值十枚鵝眼銀幣,一百枚銅板,這種方法很好,只是這金幣的價值太高,怎麼一下子跳到一貫多了,中間的差別太大.花起來尤不方便."

大海商周文德----這家伙是經營日本航線的六大海商之一,他搖著頭說:"錢息啊!我們若是鑄造這個錢,錢息在哪呢?我看,人都說這鵝眼銀幣里頭含一分銀子,我以為不見得.鵝眼錢雖小,但這麼厚的錢,怎麼也得三四分吧.怎可能……"

他的兄弟周文裔在旁邊嘟囔:"大哥,別說了,只要這錢拿來,花旗票行敢兌換,別說他們說里頭含有一分銀子,哪怕他們說含有一錢,只要肯按一錢兌換,那它就是當一錢."

趙興拍著手,啪啪啪,巴掌聲在石頭大廳里顯得格外響亮:"文裔老丈說對了!哦,在座的都是前輩,原本我這個後輩不該插話,可這事我家小妾說不清楚,所以我就來給諸位說說."

趙興的話引起眾人一陣撇嘴,在場的人那表情都可以讀出來:得了吧,你別打你家小妾的旗號了,我們都清楚,你家背後主事的人還是你."文裔老丈剛才說出了一個事實:只要票行敢兌付,那麼我們兌付多少,哪怕是一片紙,它也值我們兌付的價----紙,這就是我今天想說的關鍵."

海商朱仁聰瞪大了眼睛,搶先說:"紙,莫非你想發行飛鈔?"

這句話使所有的人都瞪大了眼睛.

趙興平靜的點點頭,他從懷中掏出一摞子飛票,一一攤在桌上,然後指點著那些飛票回答:"我知道,各家票行里都有自己的防偽手段,稱之為暗花.是真是假,票行的人一看暗花是否正確,就能知道.

我這麼說吧,不管諸位的意見如何,明年南洋票行與花旗票行將發行一種通兌飛票,飛票分為三種面額,一種為一貫,一種為五貫,一種十貫.這種貫鈔將由這南洋與花旗兩家票行負責承兌……此外,我們還要發行一部分金屬貨幣,重新擬訂各貨幣的兌換率.

我不勉強諸位參與,在座的有豪商,也有票行掌櫃,各位可以把這消息傳遞回去,願意加入這個計劃的,我們可以成立聯號,各家票行之間通兌通存,不願意加入者,也不勉強.

現在是臘月,南洋票行與花旗票行將在明年五月推出這個計劃,願意加入的,請在三月初一之前,帶你們主事的人來與我商議."

趙興講完,大廳里已經鬧成一鍋粥,眾人都在私下討論票行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