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大軍閥的狐步舞 第3298章大宋第一參謀會


文人在一起談的話酸溜溜,全是一千多年前記錄下來的古代語言,這些古代語言宋代稱為"經義",一般人聽不懂.蔣之奇王師儒這兩人一走,曹煜與張敦禮大大松了口氣.他們才松完氣,突聽到趙興響亮的歎氣聲----原來這位進士也不習慣這種酸溜溜的談話呀!

曹煜一挑大拇指,贊歎說:"小趙,你人不錯.我原本以為,蘇學士的弟子,遇到這樣的酸儒,一定咿咿呀呀說個不停,沒想到……你這人對我胃

其實曹煜比趙興大不了幾歲,曹煜雖然身為簪纓世家的魁首,眾將門當中的領頭羊,但他的官品要比趙興低,他稱呼趙興為"小趙",從****禮節來說是不合適的,但這種稱呼,說明將門已經正式接納了趙興,並將他視為同類,所以才會不以官品大小來稱呼.

趙興聽了這誇獎的話還沒有表態,帥范那里抄著手,冷冷淡淡的插嘴:"對古文的解釋正確與否,與軍隊的戰力提高並無益處,與地方財政的收入並無增益……我家大人才不會干那無聊的事,他提出新儒學只是引導廣南東路發展商貿,其後便拋之腦後任人評說.

有那辯論的功夫,不如做點實事,喝杯清茶.人生短暫,若將精力耗在與酸儒辯論上,我廣南何至于有今天."

說罷.帥范抄著手,板起臉來問趙興:"大人,推演已經准備好了,我們可否現在開始?"

經帥范這一打岔,趙興為拉近距離而准備地親熱話也說不出口了,他眼珠轉了轉.回身招呼曹煜與張敦禮:"兩位駙馬,我軍中參謀准備了一些東西.打算重新研討遼人的實力,二位既在,不如同去."

遼國的實力究竟如何,趙興在武清打的究竟怎樣,這也是兩位簪纓世家子弟最想知道的.

蔣之奇是個文人.隨軍參戰的他,寫回來地戰報雖然花團錦繡,極盡渲染之能事,但兩位將門子弟卻從里面得不到任何"有效信息",這種信息茫然也讓剛登位的小皇帝有點手足無措,現在.趙興地邀請來的太及時了,曹,張二位相互看了一眼,齊聲回答:"我等正想聆聽一番,有勞了!"

帥范不情願的望了兩位將軍一眼,趙興不引人注意的輕輕點了點頭,帥范只好冷著臉,引著大家走進了趙興借寓的屋子.

趙興借寓地屋子原本是順保寨嫡長子居住的屋子,順保寨寨主為了逢迎趙興這位當朝太尉,特地騰出了自己長子的屋子安置趙興.而趙興毫不客氣的霸占了這座大堂屋,幾天來,這里戒備森嚴,曹,張二位也是第一次進入,一進大廳,他們便被廳里的場面震撼住了.\\\\\

這座堂屋是一座小二樓居室,此刻,一樓大廳已經騰空,放了一張巨大的桌子,桌上是一幅山川河流圖.這幅河流圖用泥土沙石堆出整個河北地山川地形.其中,武清縣.安次縣都在其上,還有遼國南京道上的西京府……

這張圖很大,填滿了一樓整個空間,僅僅在桌子與牆壁那可憐的縫隙當中,立了一些手持長竹竿的幕僚,這些幕僚有的形象怪異,似乎是一賜樂業人,波斯人,只有甚少的幾名童子屬于宋人.

一樓空間不夠,帥范帶著大家直接上了二樓,在二樓走廊扶梯處,他們居高臨下,俯視擺在一樓大廳的地圖,張敦禮隱約記得這地圖的形象,順嘴問:"這張圖有點沈括的風格,我記得他曾用木頭雕出山川河流地情況,制作成木輦圖,怎麼,你這幅地圖改用沙石了?"

"這是黃河北岸的地形圖,我稱之為沙盤圖,諸位看看,可有什麼錯漏?"趙興邊說,邊觀察著一樓大堂里的沙盤.

曹煜一咧嘴:"黃河以北唯有你們去過,我說不上什麼究竟."

帥范從從人手里接過一根長木杆,伸出樓梯,指點著一樓地圖上的幾個細微之處,隨口說:"大多數地形我已經查看過了,只這幾處,河道的寬窄比例,山川的高度比例略有差別……可大致地形出來了,這點差別或可忽略不計."

趙興一擺手:"那麼先討論一下規則吧."

聽到"規則"這個詞,曹煜與張敦禮彼此對視了一眼.此前,他們兩人隱隱約約聽到部分廣東新學的內容,其中就強調了規則的確立,以及對規則維護.據說,趙興說過:做任何一件事前,先要立下一個大綱,確立一個規則,然後按照規則與計劃逐步推行,這才能夠保證目的的實現.

這幾年,隨著趙興在南方神話般地勝利,東京汴梁地人雖然對廣東新學多有自己的看法,但趙興推崇"智學"地名聲卻不脛而走,大家都隱隱約約聽說,趙興掌握了一門稱之為智慧巔峰之學的"帝王之術與治政之術"---這份傳說隨著章卷走趙興的《經世濟民書》,而逐漸變的更加清晰.

文人都有喜好八卦的習慣,章越是對那幾部書視若珍寶,並對趙興著作這套書卷的消息嚴密封鎖,大家越耐不住好奇心.大多數宋人並沒有保密意識的,故此章所說的"嚴密封鎖",只是不在公開場合談論而已,但他對自己的幕僚卻從不隱瞞,幾個親近的幕僚有幸翻過那本書,據說都對那套書佩服有加,認為書中所說的開啟了自己的思路.宋人還有抄書的習慣,幾位幕僚翻閱完趙興那本書.立刻回家默寫下來,並視若珍寶傳至子孫,用來教導族中子弟,並特別說明黃州程氏因此書而崛起.他們如此一說,其親朋好友繼續將書地內容轉錄下來……于是,大宋政壇便悄悄流傳著一個隱秘話題----趙離人那厮算無遺策.百戰不殆,是因為那本書的原因.傳說中這厮學會了帝王之術,擅于經營勢力,擅于利用天地之威,擅于利用人心……


以往的這類傳說,將門子弟經常聽聞.張敦禮曾經向族兄張用私下詢問過,但張用與趙興共事的時候,趙興這套書並沒有出現.

廣西轉運使張田得勝回京後,也受到同樣的盤詰,從張田嘴中他們獲悉,確實存在這本書.不過書中的內容都是一些理財手段,這些理財手段很能夠啟發人地智力,然而,張田在廣西的時候,地方地民政並不由他經手,所以他對這本書沒有上

張田的回答並不能讓將門子弟安心,在他們看來,張田這厮可能跟章一樣,自己獲得了這本書的真跡.但因為書中的知識過于恐怖,所以張田隱秘不說,特地留著教導自己的孩子.

在這種情況下,趙興偶然提到地幾個新鮮的詞,立刻讓曹,張二位豎起了耳朵----接下來,他們目瞪口呆地看著帥范眼花繚亂地向他們展示一整套,完整的處理軍事問題的方法論,也就是傳說中的"紙上談兵"方法……

曹,張二位並不知道,他們當時看到的是"大宋第一(場)參謀會議",此後,在曹張二人地竭力推行下.參謀制逐漸在禁軍中推行.並由此推廣至全軍.後人因此也把當時參與會議的四人稱之為"參謀四祖".

"讓我們先約定,騎兵的速度十倍于步兵.對此,大人有沒有異議?"帥范詢問.

"不好吧----騎兵雖然短途沖刺的速度十倍于步兵,但牽扯到補給問題,牽扯到長途奔襲後的馬力問題……我認為把你這個數據打個對折最好:設定騎兵速度五倍于步兵,這個標准方才合理."趙興回答.

"如此,那麼步兵每移動一格,騎兵移動五格,這個約定應該沒問題了吧?"帥范揮手命令身邊的一名一賜樂業書記官記下這個規則.

聽到"移動格數",兩位將門子弟這才發現,他們腳下的那份碩大沙盤上打滿了格子,並用天干地支標出沙盤的經緯線.*****

"我們約定,火槍兵的命中率為三成,這個數據符合實戰效果,至于火槍地損毀率,這個且不提了."

"可以!"趙興答應.身邊的書記官聽到這回答,立刻奮筆記錄下來.

"根據現場檢驗,中了火槍的人,有三成失去了沖鋒的能力,而中三槍者,基本上完全喪失了沖鋒能力.另一組對比數據認為,中弓箭者,身中一箭,不足令士兵失去沖鋒能力,身中二十箭者,依然有一成的傷者有沖鋒**,這個數據也應該沒問題",帥范繼續進行著設定.

趙興一擺手:"大炮的效果暫時就不說了吧----我們也馬上要淘汰這種火炮了,不如這次先不要討論炮兵效果."

經過這次實戰檢驗,趙興發現火炮並不像傳說中那樣"一炮打出糜爛數十里",行軍小炮在百米距離上甚至不能擊穿木板.至于火槍,穿透效果更差.這倒使他想起曾看過的一部探秘片,片中說:炮彈小于膛口才能正常裝彈,但因為這點,火炮發射時炮彈在炮膛內要發生碰撞,這是影響射擊准確率的主要因素.而且,也因為這點,火藥氣體會從炮彈與炮膛縫隙泄露,影響炮彈推力.

似乎,西班牙人最後想出了一個辦法:炮彈背後加上木楔子.這才使炮彈的穿透力得到極大提高,而子彈則因"銅披甲****"發明,解決了火藥氣體泄露問題.目前,廣南火槍的技術力還沒達到這一水平,故此,炮彈地威力還沒有上來,興已經打算回去更新自己地火炮,所以,建議此次研討把火炮問題放置一邊.

"可以!那麼,這次討論我們就局限在火槍兵與騎兵之間吧".帥范答應著,身邊地一賜樂業書記官奮筆疾書.

"至于或然率問題----我們不可能完全控制意外,不如就用擲骰子來決定!運氣在天,這個大致地運氣應該能反應實際效果."

帥范想了想,回答:"骰子不可能出現零,而軍隊常常因為突發情況.取消了計劃中的一個,這種情況下.步兵的移動速度應該是零……算了,大多數情況下,步兵都能夠按計劃完成我們的任務.

且讓我們這次在骰子上只設定兩個數據,零和一,一意味著能按預期完成計劃.零則意味著出現意外."

趙興點頭:"那就用三枚骰子,或者五枚骰子,當骰子數大于均值時,我們認為計劃可以按期完成,反之,則是出現意外."

帥范點頭答應著.\\\\\又跟趙興討論了一些設定,趙興從幕僚手里接過長竹竿,指著沙盤圖,繼續說:"現在設定都搞完了,我是不是可以外加一個設定,我有選擇戰場的權利,可以自己選定預設戰場?"


帥范考慮片刻,回答:"讓遼兵進入預設戰場,那應該又是另一場策劃.其中成功率多少,還要進行推演……罷了,依大人與遼人之間地智力差距,我且假定,大人能夠在預設戰場與遼人會戰,但不知道大人選擇何地作為預設戰場?"

趙興手中的竹竿從沙盤圖上劃過,指點著幾個地形,一一說:"我們今日就進行三場推演,兩場是我們曾經戰斗過地地方,黃河北岸渡口,武清城外的遭遇戰.而另一場.請允許我選擇一個預設戰場."

帥范接著補充:"那麼,請大人扮演遼兵一方.我來扮演宋兵----這些兵都是我訓練出來的,想必我來代替大人的指揮,應該能夠發揮出他們的全部效率?"

曹煜與張敦禮剛進來地時候還有點不解,現在他們恍然大悟,原來趙興與帥范是在反思那場戰斗,並以此推測遼國方面的實力,而在展示過程中,兩人會不由自主的用上曾經的戰例,如此一來,籠罩在一團迷霧當中的北岸大戰就完整的展現在他們面前了.

不僅如此,兩名將領還有可能知道兩人在戰場上地失誤與成功之處……

"新鮮,昔日趙括紙上談兵,受到千古譏諷,今日二位竟能在紙上重演那場大戰,想一想就讓人興奮不已",曹煜拍著二樓樓梯的欄杆,情不自禁的喝彩.

張敦禮猛然間想到一件事,脫口而出:"李公麟和米芾曾經談起過離人兄軼見軼聞,聽說離人兄曾經宣稱:天下任何事物都可以度量;所有的美麗都是用尺子量出來的!

原來,你們剛才討論的那番設定,也是打算用術語的方法度量那場戰爭----新鮮,確實新鮮,戰爭竟然可以演化成干巴巴的數字,你竟然能夠在紙上計算出戰爭的勝負,這簡直太令人驚奇了."

話一出口,張敦禮才突然意識到自己說了什麼,他啊地一聲跳了起來,張嘴結舌的複述自己剛才的話:"竟然能在紙上計算出戰爭的勝負?"

曹煜也被這句話嚇了一跳,他情不自禁的,夢囈一般的重複著哪句話:"竟然能在紙上計算出戰爭的勝負----兵法云:廟算勝者,多算勝少算敗,廟算不勝者,多算敗少算勝……

這孫子兵法中所謂的廟算竟然是這樣,以前我讀兵法,老是以為這廟算就是書生的謀略,原來真正的廟算竟然是這樣,它竟然是這樣!"

醒悟過來,曹煜也跳了起來,叮囑自己地親兵:"快快,喚我地書記官來……不,命令侍從在門外再加一層崗哨.^^^^"

張敦禮本來還在迷糊,曹煜那句廟算的話讓他直拍大腿:"廟算,原來是廟算,孫子兵法殘缺不全,今人得到地都是殘章斷篇,原來這世上真有武侯遺書一說,曆代兵法書缺失的廟算就在這里……來人,給我再加派一層崗哨,把我的書記官也叫來."

說完這番話,張敦禮直沖趙興拍胸脯:"趙兄.你放心,這事你地家學,感謝你看得起兄弟,讓兄弟也能聽到你的家傳學問……你放心,今天這事兄弟我絕不說出去.只是兄弟厚顏了,也要叫來書記記錄一份.傳之子孫."

趙興有點絕望了,他叫來曹,張二位.原本想通過展示具體戰況影響軍中重臣,進而潛移默化的推行他的軍事變革,沒想到兩位古人首先想的是對這份知識進行保密,近而把它轉換成自己的"祖傳之密",私底下傳授自己地子弟.

古人的思維確實不可理喻.趙興無奈地搖搖頭,帥范似乎對這種結局早有預料,他用不帶感**彩的腔調說:"我們開始吧,我用六枚棋子,每枚棋子相當于一個滿編的指揮,五百人.剛好符合宋軍軍制.請大人用相同數量的騎兵開始對戰."

趙興依言拿起了六枚棋子,走到了走廊另一頭,在棋盤上布下六枚棋子,而後拱手說:"開始吧,既然你搶去了宋兵的角色,請你預設戰場."

曹煜連忙舉起手來,嚷嚷:"且等等,等等我地人."

帥范毫不理會,拿過六枚棋子.布放在黃河北岸,走到走廊另一頭,與趙興遙遙相對,高聲喊道:"開始吧----第一仗,南岸登陸點保衛戰."

曹煜與張敦禮急的直跺腳,幸好兩人的親兵離的都不遠,沒耽誤多少工夫,這個小樓便被三層包圍圈緊緊包圍起來,連一只蒼蠅在辨別公母前都無法飛入樓中.這三層包圍圈中,最里層的是趙興的親衛.中間圍著張敦禮地家將.最外層則是曹煜調來的捧日軍士兵.


對于趙興與帥范來說,大廳顯得太小.不能完全展示騎兵與步兵之間的攻防;但對于曹煜與張敦禮來說,大廳顯得過大了,趙興在走廊一頭沉思發令,帥范則在另一頭思考.曹煜張敦禮兩人既想知道趙興的策略,又想知道帥范做出的應對,結果兩人一會跑到東頭,一會跑到西頭,累的直喘氣,連帶著,兩位所攜帶的書記官也受不了這番奔波.

最終,說不上哪位書記官出了個主意,曹煜與張敦禮分成兩撥,一撥蹲在帥范那里,聽到的是帥范完整的防禦戰思路,一撥蹲在趙興那里,聽到完整地進攻策略,事後,兩人再把這些應對策略組合在一起,形成一份完整的兵器推演圖----這就是後來大宋將門視為不傳之秘的《趙公八略》.此書成書後,文中只提到趙興的名字,作為防守戰中應對精彩的帥范,反而成了配角.

趙興在騎兵攻擊戰中,並沒有完全重現韓資讓的攻擊手法,他結合了一些現代記憶,大膽的使用了騎兵穿插,迂回,包抄,突襲,誘敵……等種種手段,帥范的防守雖然也精彩迭出,但最終不得不宣告失敗.事後,他丟下了手中的竹竿,感慨的說:"這仗沒法打下去,騎兵每移動一次,比我們多四格,兩次移動就多八格.時間拖地越長,騎兵越不受拘束,幸好韓資讓沒有趙大人十分之一地智力,否則,我們這次登上北岸的士兵,一個也別想回來.

我總算明白了大人為什麼匆匆收手,原來此戰我們占了如此大地便宜."

第二戰,選擇在武清城下遭遇戰,這場戰爭雖然事實上是宋兵取勝了,然而,騎兵到了趙興手里,不再選擇魯莽的正面沖擊,而是采用蒙古騎兵那種邊打邊退,層層抵抗的方法拖延時間,等包抄部隊完成戰略目標後,才忽然從宋軍的後方陣地插進……結果,不出意料的宋兵潰敗了.

帥范第二次升下手中的竹竿,歎息的說:"騎兵!怎麼冷兵器時代的騎兵竟然如此難以應付,可我們明明到了火器時代,火器呀,竟然還無法戰勝騎兵."

曹煜與張敦禮還沒有完全沉靜在這場兵器推演中,以冷靜的目光考量這場戰事,他們在觀戰中,不自覺的把自己擺在宋兵的位置上,暢想自己若是宋軍大將,該怎麼應付趙興花樣百出的進攻.但操演中宋軍的頻頻失利讓這兩人一臉灰敗,他們喃喃自語:"可我們這一仗明明打勝了啊,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我們真無法恢複幽燕?"

趙興揮了揮手,對帥范說:"現在,讓我們互換一下位置吧,我來扮演宋軍,挑選預設戰場……"

帥范眼睛一亮:"預設戰場?!對了,我明白了,火器,能讓火器部隊發揮最大威力的陣型是梯形戰場,也就是身處在一個山坡上----對了,山坡.

山坡在哪里,河北平原哪里有山坡?弓箭不能極遠,所以他們沒有特定的地形要求,反而在平原上,能夠展開陣型為最佳,而我們的火槍,每次射擊的時候不止第一排能打到敵人,如果依據山坡地勢,做到最大限度的輸出火力,對付騎兵應該不成問題."

趙興跟帥范調換了方位,悠然自得的說:"沒有山坡,就讓我們制造一個山坡,只要有高度差別也就夠了----房屋,廂車,戰壕,只要制造一種高度差別,層層的布置火力,就能制造出火器的山坡效應."

聽到"山坡效應"這個詞,曹煜再也憋不住了,他忍不住插話:"你剛才說到或然率,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我屢次聽到你們說意外,它指的是意外的發生率嗎?"

帥范精神很好,他興奮的回答:"你說的沒錯,真正到了戰場上,正在戰斗的部隊並不是隨時能夠撤下來的,這就存在一個意外的發生,而大軍在行進間,可能迷了路,可能走錯了方向,可能橋斷了無法通行,這就是意外,會讓你調遣兵力的目的達不成預期效果.

這種突發事件沒有規律可言,我們就成為或然率,現在我們用同樣的,毫無規律的擲骰子事件,來度量這件事……

好了,開始吧,我期待著宋軍能夠讓我驚奇."

曹煜那里默默點頭:"凡事皆可度量----不可度量的事情,用一個同樣不可度量的東西來模糊度量,也是一種度量手段!我明白了,原來紙上談兵可以這樣進行!絕妙,簡直是絕妙."

張敦禮皺著眉頭,盯著帥范說:"老兄,你情緒不對,你心里盼望宋軍得勝,我怕你在攻擊中不盡力,不能真正展現遼兵的手段,不如……"

帥范搖搖頭:"你錯了,我們用的這套度量方法完全剔除了感**彩,不管我是否心有偏向,用數字測算出來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我每次攻擊傷亡多少人,有多少人能夠繼續前進,這都是冷冰冰的數字,跟我的個人感情無關……"

趙興在樓梯另一端開口說話:"如果梯次布設陣地,我一次火力輸出足以癱瘓你的大部分兵力,所以全軍齊上的手段就不要用了,韓資讓就是采用這種手段,希望依靠速度沖入我們的陣地,結果他失敗了.我們接受教訓,應該選用其他方法試試."

帥范點頭同意:"不錯,你剛才所用的手法我親身經曆,每樣都應付的困難,這次就讓我回報給你.剛才,我最大的頭痛之處就是推進速度,我認為你也會在這上面吃盡苦頭.

雖然預設陣地可以讓你在防守戰中令我無可奈何,可你總要推進吧,我看你移動起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