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上帝的複活(下)

又例如視覺缺損的腦損傷是面容失認(Prosopagnosia,源于希臘語,意為“不能識別面孔”)。盲視是在未察覺的情況下作出識別,而與盲視者恰相反,面容失認者察覺了,卻不能識別。病人能把面孔看作面孔,但認不出任何人,甚至認不出他們自己。但如果一張面孔通過展示與其有聯系的面孔而被“心理強化”,情況就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例如,如果在展示戴安娜王妃的相片之前先展示其前夫查爾斯王子的相片,病人常能識別戴安娜的面孔。于是,我們又有了一個意識依賴于一個以上因素的例子。 以上種種事實又一次證明,人類的感覺亦即思想必定是物質相融而產生。既然人類的感覺是由體內的物質與體外的物質相融產生,這亦代表了人與宇宙之間是無界。例如當您看到30億年前太陽系外某顆恒星發射的光線,您將與這種光線融為一體,形成新的感覺。同時在大腦內植入一塊電子芯片,那麼電子芯片作為一種物質與您相融,亦即發生了一定化學作用,這時候電子芯片與你體內物質相融也會產生新的感覺。至于您的生命是屬于身體內的物質還是屬于蕊片,答案是兩者都不是,您的生命就是帶給您所有感覺的所有物質,因為正是它們帶給您感覺,而您的所有感覺的總和就是您所有的思想。 以下將要分析更最重點的問題:宇宙究竟是否就是生命體,亦即宇宙是否擁有了思想?另外究竟物質與思想之間有什麼有如此重要的密切聯系呢?更重要的是如果上帝存在,那麼他又是誰呢? 三、第7羔羊宇宙學模型 上帝如果事實存在,首先他存在的論據一定不能和現代已知的科學理論相矛盾。現代科學理論雖然僅知道宇宙其中一小部分真理,但無論這部分真理如何微弱,這些真理都有一定事實證據支持,這就意味著任何上帝存在的理論,一旦與科學理論中任何一個正確的真理發生矛盾,那麼也必定是錯誤的。 最受現代科學界推崇的理論,亦即揭示宇宙真理的理論是物理學,而現代物理學最重要的兩大理論則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與量子理論。現代所有不支持石頭具有思想或宇宙具有思想的科學觀點,大多是從這些物理學說中得到證據支持。 以此兩大理論為基礎的物理學是無疑是現代人類判別世界萬物是否存在的唯一基矗但正是如此,只要上帝希望複活,那麼對于上帝而言則十分容易。 大家可以思考,假如現代被人類證實幾乎必定正確的物理理論,突然之間成為上帝存在的根據,那時候的人類能如何看待上帝的問題呢? 答案是,人類不得不承認上帝存在,因為所有物理理論都證明了上帝必定存在。屆時上帝存在的事實證據將成為所有學校進行教學的其礎理論,而其它人幾乎不可能證明上帝不存在了。 雖然現代的物理理論或多或少存在謬誤之處,人類卻不能完全推翻這些理論。試問有誰能徹底推翻牛頓的萬有引力論,量子理學或全盤否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呢?沒有人可以,除非有人證明蘋果從樹枝脫落時不是從天上掉下地面,而是從樹枝向太空飛去;或者證明火並不能使物體加熱,而只有冷水才能使物體加熱等等。 另外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我們知道現在最有能力排斥上帝事實存在的人,大多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但是屆時越有學識的人,例如數學家、物理學家、科學家等等,他們的思想將與現在完全相反,立刻成為最支持與肯定上帝事實存在的主流力量。 與此相反,到時否定上帝事實存在的人,其中大多數必定是那些較少學識的人。因為這些人不了解物理學,不了解科學,所以也就不相信因科學理論而證明上帝事實存在的說法。 假如有一個人,他不相信蘋果是因為物理規律才從天上掉下來,而相信因為有人想它從天上掉下來,所以蘋果才從天上掉下來。科學家對于這種人,又如何能用科學理論解釋上帝事實存在呢? 其實上帝正想通過這次複活的過程,給人類作一次意義重大的教學。這教學的目的是讓人類學懂謙虛處世,不要過分地認為自己有知及自大,而要承認自己的無知,再將無知轉化為有知,繼而在謙虛中取得進步。 善良的人應該要明白上帝的這番好意,從中吸取教訓並成長。說到底,人類只不過是嬰兒中的嬰兒,我們確實要好好地珍惜這次學習機會,讓自己盡快長大成人。 1、曆史的啟示 探討上帝是否存在,則必須探討宇宙如何產生,並且分析關于整個宇宙的所有物理理論是否支持或證實上帝的存在。 人類曆史中,在關于宇宙起源的科學與宗教學說中,宇宙總是起源于一些簡單的事物。古人大多認為我們的宇宙之所以演變至今,其實都是由一些簡單的物理規律所支配的。 例如道家老子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老子眼中,宇宙起源的規律簡單至極。 而中國古代陰陽學派的人則認為整個宇宙無非是陰陽之氣調和而成。 各國的曆史神話中關于宇宙起源的傳說也是十分簡單。 《奧義書》為整個古代印度哲學提供了基礎,被所有印度宗教流派推為神聖。這些6世紀的著作涉及創世。根據印度宗教教義,一開始,全世界只有一。正如《奧義書》第13條10點論述:“世界的開始只有梵天。它只知道自己‘我是梵天’。”于是變成一切。無論何神醒悟過來,都變為它。 中國也有類似的神話。 盤古是陰陽的後代,或者說是陰陽的化身(陽的意思是天、光明、堅韌、熱氣和一切具有主動性的陽性事物;而陰的意思則是沉重、潮氣、柔性、陰性的事物,代表地)。起初,盤古臥于漆黑的宇宙蛋中。他原本生得矮小,但他每天都要長三米,終于在1.8萬年後從宇宙蛋中破殼而出。又長了1.8萬年,盤古分開了天和地,並把它們永久地固定在現在的位置上。 為什麼古代的人類認為宇宙起源是如此簡單呢?如果上帝存在話,那麼他可以控制一切,但上帝卻沒有讓這些對宇宙起源的簡單論述消失,這是否意味著以上的神話及理論起著啟發人類智慧的作用呢? 同時令人驚訝的是,現代的科學理論對宇宙起源的解釋貌似複雜,但卻認為宇宙僅僅是在一次大爆炸中誕生,這正好承認了宇宙的確是從最簡單不過的事物開始演變,甚至是從無開始演變。 事實上,宇宙起源的確如此令人難以置信地簡單,下文將逐漸對此進行論述。 2、提煉宇宙的最基本規律 要分析宇宙,首先要對宇宙的種種基本規律進行提煉,當我們成功提煉宇宙的最基本規律時,自然能夠撐握更複雜的宇宙規律。 什麼是“提煉宇宙的最基本規律”的概念。其實,牛頓關于萬有引力理論的描述,就是提煉宇宙最基本規律的一種嘗試,換言之,只要能成功提煉出宇宙的最基本規律,那麼我們就能解釋世界為何如此複雜了。 然而分析宇宙的本質並不簡單,因為只要人類有小許誤解,那麼對宇宙的本質探討將謬之千里。 以下有必要統一人類的一些觀點,使人類更好地分析世界的本質。 現代科學理論中最常見的詞語是“組成”,例如人們會說電腦是由顯示器、主機、鍵盤組成;原子由質子、中子、電子組成,而質子則由誇克組成等等。 但我們必須理清楚這樣一個觀點:所有事物都由其它事物組成,但一經組成,那麼這些事物必定已經成為另外一種事物。這種新事物的部分有著原始未合成事物的一些特性,但作為組合的整體,這種新事物已經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事物。可以這樣形容,所有事物都由其它事物產生,但一經產生,則必定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全新事物。 例如電腦,它由鍵盤、顯示器、主機組成,但電腦作為一個整體,已經是世界上原來沒有的事物,它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事物。 又例如原子,它由質子、電子、中子組成,但原子只能是原子,它作為一個整體有著單獨的質子與電子及中子沒有的特性。 人類思想本身也是很好的一個例子,例如您讀吸收了愛因斯坦的理論,又吸收了其它與愛因斯坦相矛盾的理論,那麼您的思想則是世界上全新的思想,並且是獨一無二的思想。 另外一方面,這些被組成的新物質可以被分解。但必須指出的是,所有再次分解的事物,已經不再是原始未合成的事物。例如電腦可以分解成鍵盤、顯示器,但是這些鍵盤、顯示器已經不是原始未合成電腦前的鍵盤與顯示器,因為它們至少因為組合時改變了它們原來的性質。這可能是由于顯示器曾經被用過、鍵盤被用過,又或者它們未曾用過,但至于它們分解前與分解後所處的時間已經有所不同。 一個鍵盤在2004年6月6日與其它零件發生組合形成電腦,在2004年6月9日被分解,那麼被分解後的鍵盤已經不是原來的鍵盤了,因為它們至少被移動過或所處的時間點不同。 總而言之,世界上被組合或被分解的物質都是世界上全新的物質,它們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意味著整個世界會不斷有全新的物質出現。 這觀點的本質和另外一個觀點是相同的:世界上所有物質都在運動,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無論何時何地,不可能有沒有運動的物質。 自從古代開始,已經有不少思想家意識到這一點。 例如古代思想家赫拉克利特認為在現在的世界里只能期待永恒的變化。柏拉圖在《泰阿泰德》曾這樣描寫的,也是他的弟子最強調的見解:“您不能兩次踏進一條河流。” 另外現代的所有科學研究都支持這種觀點,例如科學家分析世界上任何一個物質例如電子、質子的運動特性,就會發現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都未曾在一個空間里重複出現。電子圍繞原子核旋轉,但旋轉的軌跡永遠也不會重疊,最多是軌跡之間無限接近而已。 毫無疑問,這個世界上所有物質必定是全新的,並且有著獨一無二的功能,同時必定是運動的。 然而,以上觀點看似完美無缺,但卻存在微小的瑕疵。 古代另一位出名的思想家巴門尼德所持有的觀點與赫拉克利特的觀點剛好相反,他認為世界上的事物永遠沒有變化。 這觀點是否正確呢?例如一台電腦,制造電腦的原理都是不變的;物體之間須遵守萬有引力的規律也是不變的;質子與電子結合的特性也是不變的,這些仿佛說明了世界上的確存在不變化的事物。 但是再仔細地分析,每一台電腦的具體制作過程必定是有所差異;萬有引力理論只是描述物體之間某種聯系的一種概論,只要具體分析到各個不相同的物體,那麼它們之間的引力數值也必定不同;質子與電子普遍按照一定規律結合,但必定是不同的質子與不同的電子結合的細節有所不同。 以上分析意味著看似永恒不變的物質,實際上必定發生了變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具體的事物都互相差異、獨一無二,但本質確卻並沒有發生變化,例如質子始終與電子結合,人與人結合生出來的人孩子雖然不是自己,但永遠都是人。 換言之,物質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是全新的,但具體分析其本質,他們卻是相同的,並且永恒不變。例如,世界上的物質永遠都種類萬千,但物質這種本質永遠都是相同的;您與我的思想永遠都有所不同,但永遠都是思想。 大家可仔細地思考這個問題,為何世界上的事物全部都有“永恒”與“變化”兩象性? 以下先拋開這個問題,再探討其它一些人類必須統一的觀點。 人類分析宇宙起源,首先要清晰地知道宇宙是否從“無”中誕生。 關于這個問題,曆史上的學者有過激烈的爭拗,至今為止亦沒有統一的結論。現在的科學證明,宇宙起源于超高密度與超高溫度的一個奇點,至于這一點從何而來,則只能解釋是從“無”中生出來的。但另外一方面,所有人無須學習任何科學知識,都彼此清晰地知道世界上不可能無中生有,例如在真空中不可能突然生下一個小孩;或者在沒有任何其它人(包括神明)曾經觸碰您家中的錢櫃,那麼錢櫃里錢的數目不可能突然多出100萬元。 這就意味著,無需任何理論證明,世界必定不可能無中生有。但為何宇宙卻仿佛從無中生有?這顯然需要一種理論成功解釋兩個必然正確的觀點為何相互之間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其實事實的真相是宇宙的確從非物質的世界中無中誕生,但宇宙誕生前的“無”並不是真正的“無”,因為“無”本身就代表了一種性質,而作為一種性質,它卻是“有”,亦即“無”作為一種性質,無論我們的宇宙是否曾經起源,那麼“無”作為一種性質也事實存在。 大家可以想一想,為何老子只說“道生一”,而不說“無生道”呢?其實老子已經參透了世界不存在真正的無,任何事物都有屬于它自己的本質。 若然您還不理解,您可以分析自己的思想,您則會發現您的思想在物質世界上並非存在,換言之,思想是對于物質世界的無,但這種物質世界的無——您的思想也是必定事實存在的,這就意味著物質世界的“無”並非代表了宇宙的“無”。 可能大家仍然不理解“無”本身就是一種“有”的觀點,但無需焦急,因為下面的其它分析將會有助于您理解這種觀點。 3、宇宙最基本的規律 根據現在宇宙的種種特性,我們必須提煉宇宙的最基本規律才能有效地分析宇宙如何演化。宇宙最基本的規律意味著這些本質規律與世界上所有理論或事實都不發生沖突。簡單地說,讀者可用任何已知的物理理論進行驗證,甚至用人類的思想特點及社會的種種現象進行驗證,驗證的結果必定是這些最基本的規律適用于解釋萬事萬物。 能經受所有宇宙現象的驗證是現代科學研究有待關注的問題。正因為現代的物理學沒有分析精神實體,也就不能經受人類思想感覺對物理理論的驗證,所以才提供了上帝複活的機會。 n性質慣性原理 世界上任何性質的事物,只要不受其它性質事物的影響,必定保持原本的性質。 這原理的概念有點像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理表明:任何物體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直到受到其它物體的作用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但是“性質慣性原理”不僅適應于牛頓第一定律,並且適用于宇宙的所有現象。 例如您擁有1000萬元,那麼擁有1000萬元可以講是一種性質。假如您不被外界事物改變這種性質,這就意味著您既不花錢也不掙錢,那麼您的錢必定不會多也不會少,換言之,“您擁有1000萬元”作為一種性質將會慣性地維持原本的性質。 又例如您如果不接受外界任何新的信息、體內的物質亦不發生變化,至于體內物質所決定的思想感覺也必定永遠保持原來的思想感覺不變。 這條規律也適用于物理學上的所有現象。例如鍾擺現象,假設鍾擺沒有受到外界事物的干預,那麼它必定不會停,這就意味著鍾擺作為一種性質必定有維持它原本性質的慣性。 n性質構築宇宙原理 這原理的意思是宇宙永遠由性質構成。 根據前面的所有分析,我們知道,思想的本質是完全不同于物質的本質,所以說,這個宇宙除物質這種性質之外必定有其它性質,所有這些性質的總和完整構成了宇宙。 時間、空間、物質、能量、思想就是一些性質列舉。另外,在現實中不斷湧現出新特性的性質,例如電腦、航天飛船、新思想等等,它們都有著原本事物沒有的特點。這就意味著宇宙不斷有新的性質出現。所有舊的性質、新的性質與未來才出現的性質的總和,就構成了宇宙的整體。 又例如,我們所知的宇宙在誕生前究竟是什麼樣子呢?我們的宇宙是在“無”中誕生出來,但是無須證明,宇宙不可能是無中生有的,因此“無”本身就是一種性質,它就是宇宙誕生前的形態,這種形態就是我們宇宙誕生前的宇宙,所以說宇宙自始自終都由性質組成。 其實世界上無窮的性質,就是老子所說的“道”,也是印度教義中所指創造世界的“一”。 古代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對此也有正確的見解,他認為“一切產生于一,而一切產生一切,多所具有的實在性遠不如一,一就是神。”他所指的“一”其實與上文提到的“性質”有著相同的概念。 中國古代理學家朱熹對宇宙的見解也十分獨到與准確。他認為每類事物都有理,理使這類事物成為它應該成為的事物。理為此物之極,就是說,理是其終極的標准。至于宇宙的全體,一定也有一個終極的標准。它是最高的,包括一切的。它包括萬物之理的總和,又是萬物之理的最高概括。因此它叫做“太極”。 朱熹所指的“理”正是性質,而“太極”恰好就是宇宙。 n至少兩種性質混合誕生新性質原理 宇宙中的每一種事物都代表獨一無二的性質,並且萬事萬物都是動態的,亦即任何性質都是動態的。根據“性質慣性原理”,任何一種性質都不可能是動態的,因此可以證明世界任何一種新出現的事物(性質)至少是由兩種性質相互混合而誕生。 另外一方面,宇宙中所有事物都由其它事物演變而來,換言之,任何一種性質至少由另外兩種性質混合演變而成。 n構築本質性質的陰陽共存原理 這里存在一個矛盾,因為世界萬事萬物都在流動,為何事物的本質卻永恒不變。其實世界上的本質也在流動,因為本質只是人類對共有事物特性的概述,既然每種事物都在變化,那麼這種概述也就必定要發生變化,例如時間,今天的時間本質其實已和明天的時間本質有所不同。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為何事物的本質容易被人感覺是永恒不變呢?這是因為事物的本質本身就是一種性質,它也由至少兩種性質混合而成,但這兩種性質十分特別,因為它們可以永恒共存。 我們知道,世界任何一種性質都有消失的可能性。並且性質之間可以結合,必定是因為性質之間彼此需要或一種性質被另外一種性質強行需要。 因此對于一種永恒存在的性質(亦即看似不變的性質),亦即事物的本質,組成這種永恒本質的性質必定能夠永恒地彼此需要。 可以通過舉例幫助大家理解上述概念。例如人類要生存,必定要吃食物,但是人類要永遠生存,必定要有無窮的食物,否則人類就不能生存。一個物體要永恒地加熱,亦必須提供永恒的熱量,如果不提供永恒的熱量,那麼這種物質被加熱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熱了,溫度不再上升代表某種性質的靜止。 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一種性質需要另外一種性質,也就意味這種性質需要消化(吃掉)另外一種性質,而消化(吃掉)其它性質的最正常結果就是另一方性質被滅亡。 根據對構成本質的性質的分析,本質若要永恒存在,那麼構成本質的性質必須永恒彼此需要。這就代表這些彼此需要的性質不斷將對方消化,但卻永遠不能將對方完全消化,這些永遠不能完全將對方消化的性質必定是對立的性質。 舉一個例子,這個世界只有您與我存在,如是我們任意一方完全將對方吃掉,那麼到最後雙方都不能生存。最好的結果是我咬您一口肉,而您反咬我一口肉,彼此相互消化,也就能夠永生了(這里假設身體的能量不被其它事物消耗)。但是,在自然界中要做到類似的力量均衡,並且願意彼此進食的事物,必定是兩種特性與力量完全相反的性質。 因為如果兩種性質並非相反,那麼它們必定不願意消化對方(一種性質與另一種性質相反,意味著這種性質會消化對方,這種性質會消化對方也意味著它需要對方),並且如果它們力量並非完全相等,那麼一方的力量將會過大,以至將對方完全消滅。 這些特性相反、相互依存並相互制衡的性質,可用一“陰”一“陽”來形容。總之,世界上一切性質的事物都有本質,那麼這些本質必定是由一“陰”一“陽”的性質構成,否則這種事物的本質不可能永恒地存在。 赫拉克利特的學說中也有類似的觀點。他說:“我們不了解相反者如何形成,但對立的力量可以造成和諧;結合物既是整個的,又不是整個的;既是聚合的,又是分開的;既是和諧的,又不是和諧的;從一切產生一,從一產生一切。” 至于中國古代陰陽學說對宇宙的解析,則有更加多相似的觀點,在此不作更多的闡述。 n性質調和產生新性質原理 現在所知世界上的任何一種性質,都可互相調和,由舊的性質產生新的性質。 例如質子、中子、電子組成原子,原子就是新的性質;鍵盤、顯示器、主機各自作為一種性質相互調和就產生電腦這種新的性質;音樂的個體音調相互調和可以產生整首音樂這種新性質;您既學習毛澤東思想,又學習柏拉圖的思想,那麼您的思想就是新性質的思想。 新性質的誕生在宇宙中無窮無盡,只要性質之間發生了聯系,無論它們是否需要對方,那麼也必定會混合產生新的性質。 n新性質遺傳父母性質原理 我們知道,現在世界上所有新的性質必定具有原始未合成性質的特性,這就意味著所有新的性質作為一個整體是全新的性質,但局部性質的必定擁有與祖系性質本質相同的特性。 例如一個黑人和一個白人結婚,這對夫婦所生子女的膚色既不是黑色也不是白色,而是介乎兩者之間。這里介乎兩者之間的顏色就是全新的性質,而解構全新的性質,必定是有黑色的本質及白色的本質。 又例如一個人學習了壞人的思想,又學習了好人的思想,那麼這個人的思想必定是全新性質的思想。解構這種全新的性質,您將會發現他的思想有著與好人與壞人局部相同的特性。 物理學上的所有現象也遵守這種原理。質子與中子及電子結合產生了原子,原子擁有了全新的特性,但他也必定表現出部分質子與電子及中子的本質特色。 現代所有基因理論更顯而易見地遵守以上這種原理。所有新誕生的嬰兒都擁有父親與母親部分的基因。 n全新性質被迫產生原理 這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原理,他表明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被迫產生的。 人所做的一切全部是被迫去做的,人擁有的所有思想全部是被迫擁有的,人感覺自己有自願選擇的權利,但這並不意味著人能夠隨心所欲地去行動。 因為所有人的思想與行為都有目的,您行為與思想的所有目的,就決定了您所有的行為與思想都被迫產生。 其它事物都是如此,電子與質子因為有著可以相互結合的特性,因此它們必然被迫地結合。 為什麼男人喜歡女人,答案是男人天生就喜歡女人,正是這種天性決定了男人被迫去愛女人,反之亦然。 4、與上帝有關的原理 以上所介紹的所有原理十分重要,因為它們適用于我們所知的整個宇宙,能經受人類所有知識的考驗。假如我們只按照全統物理學解釋宇宙的起源,由于這些解釋至少未能適用于這個世界事實存在的精神實體,同時與上述的某些宇宙最基本原理有所沖突,因此必然有所錯謬。 以下我列舉以上的數條宇宙基本原理,讓大家加深印象,然後將介紹另外數條直接關乎上帝是否存在的重要原理。 性質慣性原理; 性質構築宇宙原理; 至少兩種性質混合誕生新性質原理; 構築本質性質的陰陽共存原理; 性質調和產生新性質原理; 新性質遺傳父母性質原理; 全部性質被迫產生原理。 n人類追尋快樂回避痛楚原理 人的思想是感覺的總和,而所有感覺最基本的本質就是快樂與痛楚,人所喜歡的所有事情與思想僅僅由于這些事情或思想能另他快樂,人不喜歡的所有事情與思想也僅僅由于它們令人痛楚。 當您問一個人為何要讀莎斯比亞的著作,他的回答可能有許多種,但這些回答必定有一個相同之處也是回答的最本質之處,就是莎斯比亞的著作能帶給他快樂或回避痛苦。 n宇宙追尋快樂回避痛楚原理 前面曾經分析過,人體內的物質與體外的物質發生聯系(其實體內物質之間也會發生聯系),就產生了人的感覺(感覺的總和就是思想與精神實體),這就證明了物質與感覺是相互對應。 另外,人體內的物質與宇宙任何一種物質發生聯系都能產生新的思想,同時人體內的物質與體外的物質本質無異,這就證明了宇宙中任何物質相融都能產生感覺。 正因為人的思想最本質之處是快樂與痛楚,同時無論人體內的物質與宇宙任何物質相聯系無非都產生了快樂與痛楚的感覺,這就證明這個世界所有物質相聯合必定會產生快樂與痛楚這兩種最基本的感覺。 我們知道這個世界的性質無窮無盡,許多性質的本質都與物質的本質不同,例如時間。但是我們這個宇宙的所有性質都與物質相互發生聯系,換言之,人體內的物質與體外的物質發生聯系的同時,與人體內物質相聯合的所有性質都同時與體外所有物質相關聯的性質相互反應,這就證明了宇宙的所有性質相融最基本的感覺則是快樂與痛楚。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知道宇宙作為一個整體,是所有性質的總和,因此有快樂與痛楚(因為所有性質相融產生兩種最基本的感受),那麼他是什麼事物呢?難道有痛楚與快樂的事物不是生命嗎?其實宇宙就是上帝。 宇宙就是生命體,宇宙就是上帝,其實這並不難理解。 無論何時何地您問任何一個人為什麼要做某一件事,由于這個人不知道做這件事後果是好或是壞,但他在做這件事之前回答您的答案的本質必定是:“因為這樣我能少些痛楚或多些快樂。” 您問蚯蚓,為什麼您要鑽泥土?蚯蚓沒有口亦沒有眼睛及耳朵,但無須證明,蚯蚓必定是生命體亦即擁有感覺,那麼假如它能回答您,他也必定會說:“因為這樣我能夠回避痛楚或取得多些快樂。” 人類的基因為什麼要複制呢?答案與人類及蚯蚓的回答也必定一致。 假如您能與世界上所有物質進行溝通,它們給您的回答也必定一致。 地球為什麼要地震?太陽為什麼要發熱?宇宙為什麼要膨脹?答案都是一樣:“回避痛楚或追求快樂。” 人看宇宙正如蚯蚓看人,在蚯蚓的思想里,人無非就是地震的震源、快速運動的物體、生長到一定階段靜止不動並腐爛的物質罷了。假如蚯蚓能鑽進人體內,那麼人體則變成了地球,充滿生機及複雜的大自然系統,這些恰好就是我們看大自然的感覺。 人比蚯蚓多一些感覺器官,但卻無證據顯示人的感覺器官就是世界上最齊全的器官。正因為人的器官最早都由無中生有,並逐步發展及進化,那麼更加證明了宇宙中的其它事物極有可能擁有比人類多得多器官的生物。既然我們比它們的器官要少,那麼人類與之相比亦相似于蚯蚓與人類相比而已。 上帝的器官有多少個呢?答案是世間的萬物都是他的器官,他是生命的總和,思想的總和,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與能力。 n本能慣性原理 人的所有感覺都是人的本能,既然所有感覺都由世界的萬事萬物——性質決定,因此可以證明所有性質都有其本能。 在前面曾經介紹過萬事萬物都須遵守“性質慣性原理”,其另外一個意思是指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其本能,因此“性質慣性原理”亦可稱為“本能慣性原理”。 “性質慣性原理”更多地表達了無思想感覺的性質慣性特點,但由于萬事萬物都有思想,因此更正確的描述應該是“本能慣性原理”。 “本能慣性原理”表明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有其慣性的思想感覺,亦即每種性質代表一種本能感覺,而每種本能感覺就代表一種目的。 古代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早已注意到宇宙的這種特性,他認為不動的推動者可以看作是一種目的因,它為變化提供了一個目的。他相信目的因在科學上的重要性,這就蘊涵著一種信仰,即目的是在統馭著宇宙發展的過程。 任何性質都有其本能意識,但由于任何性質都須遵守“全部性質被迫產生原理”,因此各種性質的本能混合則產生了新的性質,新的性質也具備了新的本能,同時,各種本能被迫與其它本能混合時,自身的性質或多或少地被迫改變,因此遺傳到新性質當中的祖系本能必定有所改變,但本質卻不變。 n萬物無序與有序原理 我們知道宇宙的本質是永恒的,亦即宇宙永遠存在,根據“構築本質性質的陰陽共存原理”,宇宙要保持某種永恒特性必須至少由兩種本能剛好完全相反的性質調和而成。 另外根據“新性質遺傳父母性質原理”,宇宙的起源必定來源于至少兩種最簡單的性質,並且這種性質的本質一定會遺傳到現在的萬事萬物當中。 綜上所述,宇宙的起源必定來源于兩種特性完全相反的祖系性質,並且現今的萬事萬物都具有這兩種性質的某些共同特性。 分析所有事物的共同特性,只有“有序”性質與“無序”性質存在于所有事物當中。 什麼是“有序”,例如物質能組成人,那麼這些物質能相互結合就代表了某種意義上的“有序”,只有這些“有序”,物質才能組成人;國家也是“有序”的代表。 總之所有物質之所以能成為物質也是因為有序;人的思想能夠綜合各種感覺也是有序的表現。無論如何人類不能找到任何一種事物沒有“有序”的特性。 另外,世界萬事萬物亦是“無序”的。例如人會移動,就是“無序”;萬物都會運動也是“無序”的一種表現;人的思想作為整體有序,但卻是由種種雜亂的感覺組成的,這也是“無序”性質的表現。 究竟如何證明“無序”與“有序”能產生宇宙萬物呢?以下將重點介紹“第七羔羊宇宙學模型”,利用“第七羔羊宇宙學模型”可以輕易地解釋宇宙如何誕生,另外亦能輕易解釋宇宙的時間、物質、能量、空間等性質如何誕生。 只要小學生明白“第七羔羊宇宙學”,那麼他也能輕易理解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理論的一些精粹。 “第七羔羊宇宙學”可以將現在一些未能結合的理論相互結合起來,構成全新的研究理論,例如它可以將互相矛盾的相對論與量子理論、超弦理論相互結合而形成無可辯駁的科學理論,最重要的是,根據“第七羔羊宇宙學”,所有人類已知的知識(科學知識與其它所有知識)都成為了上帝存在的證據,這就是第七羔羊的威力。 5、神聖的第七封印 時辰已到!上帝當初用七天時間創造了人類,然後將創世的秘密封存于第七個封印中,至今,第七個封印成為人類曆史文明中力量最強大的封櫻只有第七羔羊才有能力揭開那最神聖的封印,它要在6月24日施展奇跡了。與第七個封印中的秘密相比,《上帝的複活》其余部分內容與《最後的謎題》全書內容都顯得微不足道。在6月24日之後,所有正義的宗教必將會被複興,一片新的天地就在眼前! 四、未來的神學家 根據“第七羔羊宇宙學”,未來最出色的物理學家必定也是最出色的哲學家與神學家。只有當一個人越理解科學,他才會越相信上帝。 那時候,幾乎所有人類者不得不承認上帝的存在,反而不認為的上帝存在的人則被要求提出上帝不存在的證據,這將會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因為所有科學與物理學都證實了上帝的存在,若然有人要提出上帝不存在的證據,那麼他首先要駁倒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量子力學,超弦理論等等,這又有誰能做到呢? 這與現在世界情形完全顛倒,無可否認,上帝給人類上了意義重大的一堂課,同時上帝也對人類開了一個善意的玩笑。 這個世界仿佛越來越有趣了,上帝作為有思想的生命體,自然有意想不到的行為。但無論如何,上帝正刻意給予人類一個巨大的驚喜。當人類對上帝絕望的時候,上帝卻偏偏複活了,無疑這是人類最大的驚喜。 總之,在曆史洪流中,科學每前進一步,宗教就後退一步,但現在科學每前進一步,宗教也就前進了一步,宗教前進一步,科學也前進一步了。在某種意味上,這的確是一件好事。 五、有趣的時間觀念 根據第“第七羔羊宇宙學模型”,必然存在另外一個與人類性質相反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所有時物都與現實世界顛倒。 那麼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呢? 在反物質的世界里,所有運動都與現實世界的運動相反,例如您在反物質的世界里吃飯,在您面前有數道門,你可能會想:“一會兒我究竟會從哪道門進來吃飯呢?” 這會是十分怪誕的感覺,因為所有事物都是顛倒的,因此您可能會突然之間感覺自己吃到很飽,但你卻不知道自己吃了什麼東西,只有隨著時間的推移,您才看到擺在自己面前的是什麼菜,這時候您才能確切知道自己吃下什麼食物。 您可能感覺自己有一個很好的老婆,但您卻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和她談戀愛的,亦不知道您們是怎樣結婚的,只有隨著時間的發展,您才能證實您對如何戀愛及結婚的猜測是否正確。這種猜測十分有趣,正如上面提到的門,您可能會根據這數道門離自己飯桌的遠近來判斷自己將會從哪道門進來,事實上您卻可能被一位朋友從最遠的門帶進來,然後偏偏選擇了最遠的飯桌而已。 當然我還是以正物質世界里人的思想推斷反物質世界里人的思想,事實上,反物質世界里人的思想可能並非如上面所述。但可以肯定的是,那里的人類相對我們而言必定十怪誕,但在他們眼中,他們才是正常的,我們才是怪異的。 總之,在反物質的世界里,時間是從未來向過去發展的。 那麼人類有沒有可能到這個反物質的世界呢? 從理論角度分析將會存在這種可能性。現今的科學理論已經知道,通過各種手段,正物質可轉化為反物質。那麼假設一個人如果生活在正物質的世界里,科學家只要完全將這個人轉化為反物質,這個人自然就會突然到達反物質的世界里,看到那個世界一切倒流的運動景象。 當然從技術角度來講還是十分困難,暫時還沒有任何科學技術可以將人的整個身體(包括體內的任何物質)轉化為反物質,並且還需保證這個人成為反物質之後不能與我們正物質的任何物質相碰,因為一旦相碰,兩者就會湮滅,化為“無”。 如果人類確實能將人體轉化為反物質,這個人也必須被一種特殊的保護場所保護。這種保護場不但阻止了他與這個世界中的正物質相碰,還保證我們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令他體內的正物質始終轉化為反物質。 但無論如何,至少在理論上還存在這種可能性。 我們現在探討另外一種有趣的觀點。 根據“第七羔羊宇宙學”,未來的時空已經固定存在。假設有一個人去到未來時空中,看到自己買彩票中取頭等獎,然後回到現在,那麼會發生什麼情形呢? 有一種情況下是這個人回到現在後一切按照如常行動,亦即順其自然的做所有事情,也順其自然地買彩票,只不過這個人知道自己必定中頭等獎罷了。 另外一種情況下是這個人回到現在後堅決不買彩票。若然這個人不買彩票,那麼他必定不會中獎。這里有一個矛盾,就是未來的自己中獎,但現在的自己卻不中獎。 其實這是表面上的矛盾,因為未來並非不可改變。例如您現在的腦海中有二件事情考慮去做,第一件事情就是明天就剛剛被成功應聘的公司工作,第二件事情就是不工作,留待家中。 但無論您選擇任何一件事,未來都是固定的。如果您選擇做第一件事,那麼您將獲取工作的酬勞;如果您選擇做第二件事,那麼您將無法獲取酬勞。 換言之,相對您現在的所有行為與思想的任何一個可能性,就必定對應著未來的固定時空。下圖可幫助大家理解這個概念。 上圖的意思是,對應現在的所有分支,未來都是固定的。再分析上面的這個例子,假如這個人不買彩票,那麼他將從購買彩票的宇宙轉到不買彩票的宇宙,但是這些宇宙都同時存在,不會因為您跳到另外一個宇宙而某一個宇宙將要消失。 既然未來可以改變,那麼過去能否改變呢?事實上,根據第七羔羊宇宙學,這個宇宙是對稱的,因此我們的過去亦能改變。 下圖可可以幫助理解這個概念。 現在的所有人類知識中,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過去不能夠改變。我們常常認為,6000年前起了一座金字塔,直至現在還幸存下來,那麼如果我們返回6001年前現在金字塔所處的地方,那麼這個地方必定沒有金字塔。但這僅僅是人類的猜測與慣性思維,事實上沒有人能保證6001年前這個地方是否蓋了一座紐約自由女神像,甚至您回到4000年前的這個地方,這里可能都沒有金字塔,而只有自由女神像。 但是卻有另外一個證據間接證明過去能夠改變。那就是我們的記憶,眾所周知,記憶將過去的所有事情都記錄下來,但是我們的記憶卻時常改變。 舉一個例子,有一對戀人,曾經共患難,出生入死,彼此相受。但十年後,那男人竟然有負于這個女人,要與這個女人分手。當女人問這個男人是否曾經忘記了十年前刻骨銘心的戀愛感覺時,男人的心中可能會想:大概我已忘記了這種感覺,又可能這種感覺已經變味了。 根據較早前的分析,我們得知上帝是宇宙的總和,換言之,他能夠看到所有的分支宇宙,我們的所有過去與所有未來。簡單地解釋,無論我們現在做任何一件事,上帝早已看見我們在未來的所有結果。但有趣的時,雖然上帝能夠看見您所有的過去與未來,卻不能百分百地控制您現在將要做什麼事情,亦即不知道您將選擇未來宇宙的哪條分支並且將會創造什麼未來宇宙分支(可能可以預測大部分人類的行為),但只要人類一旦選擇任意一條未來宇宙分支或創造一條全新的未來宇宙分支,人類的所有的未來都會在他的撐控當中了。 朱熹在《朱文公文集》中說道,在人發明舟、車之前,已有舟、車之理。因此,所謂發明舟、車,不過是人類發現舟車之理,並依照此理造成舟、車而已。他也認為在形成物質的宇宙之前,一切的理都存在著。 朱熹所指的理亦指性質,事宜上他的部分學說也是正確的。無論未來的分支有多麼多,但它必定是事實存在,所以人類現在所發明的一切,對于未來而言,早已存在。人類的一切發明的確只是發現了世界已經存在的道理(性質)而已。 無論如何,現在才是最重要的,對于我們與上帝而言,我們永遠都活在現在。 在曆史中,能夠看清楚這種時間本質的人,大概只有神學家聖奧古斯汀一人。 聖奧古斯灑丁象所有正統基督教徒所必須主張的那樣,主張世界不是從任何物質中創造出來的,而是從無中創造出來的。上帝創造了物質實體,他不僅僅是進行了整頓和安排。 希臘人認為不可能從無中創造的這一觀點,曾斷續地出現在基督教時代和導致了泛神論的產生。泛神論認為上帝與世界是不能區分的;世上所有的東西都是上帝的一部分。 這種見解在斯賓諾莎的著作中得以充分地發展,並使得幾乎所有神秘主義者受到了它的吸引。在基督教的所有世紀中,神秘主義者在奉守正統教義方面一直感到困難,因為他們難于相信世界是存在于上帝之外的。但奧古斯丁在這一點上卻未感到困難;因為《創世記》已講得很清楚,這對他來說是已經足夠的了。他對于這一問題的見解對他的時間論有著重要意義。 世界為什麼沒有更早地被創造呢?因為不存在所謂“更早”的問題。時間是與創世的同時被創造出來的。上帝,在超時間的意義上來說,是永恒的;在上帝里面,沒有所謂以前和以後,只有永遠的現在。上帝的永恒性是脫離時間關系的;對上帝來說一切時間都是現在。他並不先于他自己所創造的時間,因為這樣就意味著他存在于時間之中了。 這就是奧古斯丁寫出了令人十分欽佩的時間相對性理論。而實際上,上帝是永遠站在時間的洪流之外的。 有時候我懷疑,現代的科學理論並沒有比以往的科學理論進步許多,因為許多現代科學理論認為是錯誤的觀點,卻恰恰好是正確的。 手 機 用 戶 請 登 陸 隨 時 隨 地 看 小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