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大發展 第四十七章 粗茶大事 下

這種味道實在是太"怪"了一點.讓賴發明覺得這茶葉和龍眼雞的葉子的味道很不相搭,但是湊在起又似乎一點也沖突,反而有一種特別的味道!

"怪,但是卻很好喝!"

賴發明又不由得喝了一大口,然後放下手里的碗,笑著對眾人說.

"真有這樣神奇?"

"不就是一粗茶還有一龍眼雞葉子麼?我來試試看有什麼好喝的.

羅綱和周超英都不相信地端起碗喝了起來!

"是還不錯吧?!"趙海生看到羅綱和周超英都放下了眼,笑著問.

"真的是一種奇怪的味道!"周超英放下了手里的碗之後,閉上眼睛想了一下,然後睜開眼睛,說:"茶葉不太好,所以味道也不怎麼樣,龍眼雞的葉子有點發青的味道,這些都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這湊到一起,味道真的是完全不同了."

"沒錯,完全不同了,但是這種味道卻是美妙無比的!真的是怪了!山村的粗野之物,也能沖出這樣的味道,真的是太讓人驚訝了!"羅綱也感歎著說.

一邊說著,羅綱還不太相信地看了看碗里的那還殘留著的黃色的茶水和龍眼雞葉子和茶沫子,一切都還是那樣的不起眼.只是這味道卻讓人回味無窮,真的是一種奇妙的東西!

"世界上最奇妙的東西莫過于味道,有時候幾個味道不一樣的東西一配起來那就會形成一種新的,特別的味道!"趙海生說.

"呵,那得有高手來配才行,象我們這樣的,就不可能配得出來!"羅綱笑著說.

他的話倒不是在稱趙海生,因為這是事實,這種茶葉和龍眼雞葉,他們平時也沒有少喝,但是卻從來也沒有想到過這兩樣東西可以配起來,而且關鍵是,就算是把這兩樣東西混一起,也不太可能沖得出這樣的味道,畢竟這混到一起的比例也是一個很技術活的東西,不是人人都懂的.

"其實,這里面起著至關重要的還是明叔的井水.這井水清冽,才能最大限度地帶出龍眼雞葉子中的那個發青的甘味,這樣和茶葉的味道一撞,就很容易出彩了!所以說這水一好,沖出來的茶味道就會憑空多出幾分誘人的精氣神!一般的井水是不可能真正地發揮出龍眼雞葉子的青味的."趙海生細細地解釋說.

"原來是這樣!"賴發明等人直到現在才明白原來這水在這個茶之中原來是如此地重要.

"來,我們一邊喝一邊聊,這樣的好東西可不是時時能喝得到."趙海生擒起茶壺給眾人滿上.

四個人先是說了一會閑話,然後就慢慢地把話題轉到了海潭鎮的捕撈業之上,畢竟這件事情是最近大家都在操心的事情,四個人也都是忙人,這聚到一起也不可能光光是喝喝茶這樣簡單.

"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了?"

現在只有趙海生,賴發明,羅綱和周超英在,所以賴發明這話也問得很直接.反正都是熟悉的人,也沒有這麼多講究.

趙海生想了一下,說:"情況很不錯.現在很多人都加了進來,雖然離我們的目標還有點距離,但是我覺得遲早都會達到的,所以說情況相當地不錯!我想再花點時間就一定能達到我們的目標!"

"這樣就好,這個事情事關重大,呵,現在看來當初海生的你這個不要求一步到位的辦法是很對頭的."賴發明欣賞地看了看趙海生笑著說.

當初他和苗炎都想著一步到位,迅速地組建起一支統一的海潭鎮的船隊,但是這樣遇到了大量的阻力,後來聽從了趙海生的建議,一步一步的來,效果相當的不錯,這一招"曲線救國"完成得相當漂亮!

既達成了目標,又沒有引起各個村子的反抗,穩定一直是當政者所追求的第一目標,在這方面趙海生做得不錯.

"現在船隊有多少船了?"賴發明問.

"四十二艘."趙海生對現在船隊的情況相當地熟悉,馬上就回答說.

"你看最後能達到多少艘?"賴發明問.

"五十至六十艘."趙海生遲疑地說.

"這個數目,你覺得怎麼樣?足夠了嗎?"賴發明的語氣突然之間變得很嚴肅,盯著趙海生問.

趙海生明白賴發明的話.賴發明問的是這個數目能不能滿足海潭鎮的捕撈業的發展.

仔細地盤算了一下,趙海生才也認真地說:"以目前的規模,在確保一定的分紅的情況之下,每年船隊可以擴大規模,也就是增加的船可能在五艘左右!當然,這樣的一支船隊已經有很大的產出,但是如果說要想迅速地發展,搶占市場,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那應該是不足夠的!"

聽完了趙海生的話,賴發明的眉頭一下子就皺了起來,既然他想著把海潭鎮的捕撈業作為重點來發展,以形成一定的政績,那當然就不能小打小敲.

這樣就象是隔靴搔癢一樣,沒有什麼意思.

想了好一會,賴發明才認真地問:"海生,你覺得有沒有必要聲速地擴大船隊的規模?"

趙海生馬上點頭說:"當然有這個必要,而且是越快越好!"

"為什麼?!"賴發明基本上下意識地問道.

"現在這個時候,不管是在咱們國家,又或者是更大的范圍,比如說世界,捕撈業都處于一下迅速發展的時候,如果我們能迅速地擴大我們的規模,形成更大的生產力,那麼我們就能領先一步,聲速地積累起大量的財富,買更好的船,去更遠的地方!所以說,迅速地擴大我們的船隊的規模是發展,形成更大的生產力是最重要的.因此此時是發展的的關鍵時間,一步領先就能步步領先!"

"一步領先就能步步領先!"


賴發明不由得喃喃地重複著趙海生的這一句話,不一會雙眼漸漸地散發出更亮的光芒!

"好.好一句'一步領先就能步步領先’!"羅綱也一拍自己的大腿說.

他對于趙海生的這句話那是有著深刻的感悟的,其實不單是他,賴發明和周超英也深有感覺.

現在海沙村為什麼能領先其它的村子?靠的其實就是這"一步領先"所造成的"步步領先"的局面!

所以說趙海生的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眾人,當然就更是深深地打動了賴發明這個縣長了!

"可是,這不容易吧?"周超英疑惑地問,"你剛才也說了,現在這個船隊,每年大概只能擴大五艘,既然這樣,又何來迅速擴大規模?"

"是啊,就算是這海潭鎮各個村子的村民看到這湊份子買船有很大的收益,也不可能是無限的湊下去,畢竟大家的錢也就那麼些,再擠也擠不出來的."羅綱仔細地思考了一下,指出了問題的關鍵.

"老羅和老周說得沒有錯,到了一定的程度,確實不可能再湊得出來錢,所以說這迅速擴大規模也不是很現實."賴發明也同意說.

讓盡可能多的人湊份子來買船,這是早期"一究二白"的時候形成規模的最簡單的辦法,但是當這規模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這種辦法就再也不可行了.

原因是大家不可能再有錢拿出來湊份子了,所以說再用這種辦法就不可能了.

因此,賴發明才同意羅綱和周超英的說法.

"也不盡然.辦法當然是有的."趙海生笑著說.

"什麼辦法?"羅綱打頭問道.

趙海生先沒有馬上就說,而是穩坐釣魚台,先是端起了碗,吹了吹,美美地喝了一口.

看著趙海生這樣子,周超英突然腦子里閃過一個想法,笑罵著說:"難道你又想把主意打到我和老羅的頭上了?"

趙海生把手里的碗放了下來,笑了笑,還是沒有說話.他知道在這件事情上也許賴發明比他更積極,既然這樣,那就讓他們先去對上幾句話再說.

果然.賴發明馬上看向了羅綱和周超英,說:"老羅,老周,你們兩個怎麼也得支持一下我們天溪縣吧?"

周超英看了看趙海生,然後又看了一下賴發明,才笑著說:"我說你急什麼啊?這里面最急的不是應該是海生麼?你被他當槍使了.哈哈哈!"

賴發明很快地也就回過神來,看著趙海生笑著說:"你這小子,越來越滑頭了."

雖然趙海生確實有這樣一小個念頭,但是既然賴發明已經說了出來,他可就不敢認這個帳了,連忙說:

"超英說,你這可就是冤枉我了,我哪敢有這樣大的膽子,不過明叔說得也對,這事情確實得你們大力支持啊!沒有你們的支持,我們可是發展不起來的.你們可是我們在溪縣的兩個大財神爺啊!"

賴發明也沒有真的在意這個事情,此時聽到趙海生這樣說,馬上明白過來,還真的如趙海生所說的那樣,羅綱和周超英真的是天溪縣的大財神爺,這老同學歸老同學,但是也得伺候好了,于是也馬上笑著說:

"哈!海生說得沒有錯,你們可是我們的財神爺,一定得支持我們天溪縣!所以說,你們不管怎麼樣說也得給我們貸個數千萬才行!"賴發明這一下也是獅子大開口說!

羅綱和周超英一聽,嚇了一跳,他們確實沒有想到賴發明這一開口就是"數千萬",這可是一個了不得的數字!

"唉,我說這老同學歸老同學,你這個獅子口也開得太大了吧?"周超英瞪了賴發明一眼.

"哈!數千萬不行,那我們可以再談嘛,好說好說."賴發明也知道一下子要這麼多錢是不可能的事情.數千萬,這個數目他也知道是大了一點,而且在他看來也許用不了這麼多.

不過他的話才剛說完,趙海生接的一句話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明叔說得沒有錯,這一次我們得多貸一點,數千萬可能是多了.但是最好能貸給我們一千萬!"

"啊!你要這麼多?!"羅綱首先驚叫了一聲說.

"海生,這麼多,有這個必要嗎?"賴發明在大吃一驚之後也回過神來問.

在他看來,迅速地擴大規模當然是必要的,但是有沒有必要這麼快,那就是另外一個要仔細考慮的事情了.有很多事情是過猶不及的,一千萬!這樣大的一筆錢投下去,能買多少的船?這樣真的是有必要的麼?

趙海生的這個胃口是不是太大了一點?

所以說,賴發明也不由得有點遲疑起來.

但是趙海生沒有猶豫,他肯定地點頭說:"如果是有可能,我還想貸更多的錢!"

聽趙海生這樣一說,三個人都不由得一下子沉默下來.

還想要貸更多?

也就是說在趙海生的設想里,這個錢的數目還遠遠不夠!那麼趙海生的計劃到底有多大?


又過了十來分鍾,首先說話的還是賴發明,他說:"海生,這麼多錢,買下的船打來的魚蝦,能不能賣得出去?"

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打來的魚蝦賣不掉,那這樣子迅速地擴大船隊的規模,那就成了盲目的行為,肯定就是一件壞事.

規模並不是越大越好!

這樣的道理大家都還是很簡單地就能作出判斷的!

趙海生先是愣了一下,但是馬上也明白過來賴發明所擔心的是什麼,于是笑著說:"明叔,這個絕對不用擔心.我在廣州上的生意現在很好,基本上我估計只要能抓得到,那就不愁賣不出!接下來我會在廣州開更多的海鮮連鎖店,和更多的酒樓合作,現在不要說什麼出口之類,光是廣州的這個市場都還沒有飽和!所以說,沒有必要擔心賣不出去!"

趙海生的話並不是空口說的,在他的記憶之中,在接下來的七八年的時間里,這個海鮮的市場都一直處于對供方有利的情況之下,基本上所有抓得到的魚蝦蟹,都賣得出去.

國內飽和了,可以走出口的方式,所以說趙海生從來也沒有擔心過會出現抓來的魚蝦會賣不出去!

當然,這種情況他是不可能和賴發明三個人說的.

"可是,如果是這樣,那是不是沒有必要一下子就要一千萬,慢慢地根據情況來擴大船隊的規模不是更好麼?"羅綱看著趙海生,似乎是想看出他內心的真正想法.

應該說,羅綱所說的這個辦法是最穩妥的,但是心中有著另外的計劃的趙海生是不可能同意這種方式的.但是他心中的真正的那個計劃,他也不想在三個人面前說出來,于是他就必要找到一個可以說服三個人的理由.

想了一下,迅速地組織了一下自己腦子里的東西,趙海生緩慢但是卻堅定地說:"最近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海潭鎮處理這個組建船隊的事情.等這個事情一結束,我就會上去廣州或者還有其它的一些城市為開拓市場而努力,你們也知道,這擴大船隊的規模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很簡單,這造船的周期也不是一兩個星期就能完全.萬一我在廣州等地找到了銷路,而我們卻沒有東西供應,那這個對我們的影響就非常大了!"

看到賴發明,羅綱和周超英都面露慎重的神情,趙海生知道自己的話對他們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于是繼續說:

"而據我所知,現在市場這一塊並不是什麼大的問題,我們海潭鎮的海鮮相當地出色,所以根本不愁銷路!對于這一點,我是很有信心的.而且,這筆錢,我並不是全部都用來買船,要買車,還在在廣州或者還有別的城市開店,這些都是需要錢的,所以這幾筆帳算下來,這錢或許並不多."

對于趙海生這自信滿滿的話,賴發明等人都沒有反駁,在他們看來趙海生確實有這個能力!

"也許海生說得也沒有錯,從開始造船到形成船隊這段時間,確實不是一兩個星期就能完成的,這樣一來,早點開始投入也許進必須的."不知不覺之中,羅綱似乎也給趙海生的話所說服了.

"海生這樣的計劃也不是沒有道理,只是我總覺得這樣似乎太冒進了一點,海生,你是不是要再仔細地考慮一下?"

周超英的話里透著關心,這讓趙海生也不由得有點感動,他知道這絕對不是周超英擔心什麼貸出錢收不回來.

其實就算是他和周超英再熟悉,這該走的程序還是得走,只不過會容易一點罷了.所以說,周超英這話里更多的就是一種長輩對晚輩的關心了.

趙海生抬起頭來,迎上了周超英看向自己的視錢,說:"超英叔,這個事情我早就考慮清楚了,應該說這個計劃是我原來的一個大的發展計劃中的一步,現在到了這個時候了,所以我才把這個計劃拿出來!"

周超英從趙海生的眼光里,從他的語氣里聽出了他的堅定,于是微微地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一直以來,趙海生給他的印象都是很穩定的人,萬事在做之前都已經有了詳細的計劃,所以此時聽到趙海生說已經考慮清楚了,也就沒有再勸,當然,至于同不同意貸這麼多錢,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只是這筆錢,船隊的人願意貸麼?"賴發明遲疑了一下問.

現在海潭鎮的船隊,可不是趙海生一個人的,是由很多人湊了份子一起建起來的,不管或多或少,別人總有份子對不對?

如果只是海沙村的的人湊起的份子,以現在趙海生的威望,說不定還能決定得了,但是現在畢竟是各個村子的事情,這人一多,事情就肯定複雜,所以賴發明才這樣說.

"沒錯,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羅綱也同意說.趙海生貸下這筆錢,其中的大部分肯定是用來組建船隊的,但是空上船隊又不是一村一戶的,這貸款總是要有抵押的,那現在的這個船隊要想用這筆錢,最直接的就是得用這個船隊的般來抵押.

這貸款總有風險的,就算海沙村在這個船隊之中擁有最大的份子,願意承擔這個風險,如果別的村的人都不願意,這事情還是不可能辦得下來的.

"你們說得這種情況是很可能出現的,但是我有信心說服他們."趙海生肯定地說.

雖然對于趙海生的話有點半信半疑,但是之前趙海生的表現太完美了,所以賴發明,羅綱和周超英倒也沒有再多說什麼.

也許在他們看來,這件事情雖然難,但是也許趙海生還真的能說服那些人接受這個主意,畢竟至少目前看來.貸這麼多錢來擴大船隊有很大的風險,但是這收益也很可能是更大的巨大的!

既然這樣,那趙海生也就有了說服那些人理由!

當然,他們根本想不到趙海生的真實想法是他根本沒有想著去說服那些人,而是打著另外的一個主意!

一個他計劃已久的主意!

既然對這個問題已經沒有了意見,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羅綱,特別是周超英,他們有沒有可能貸出這麼多錢來給以趙海生為首的這些海潭鎮的人?

"怎麼樣,難度有多大?"這一下問周超英的不是趙海生,而是賴發明,既然趙海生已經說服他們應該貸這樣大的一筆款,加上這件事情也不僅僅是趙海生和海潭鎮的事情,更是關系到他的仕途命運的事情,所以說于情于理他都是得問這一句話的.

這件事情,他是責無旁貸地要出一份力的!

周超英並沒有馬上接話,而是沉默了好一會,很久之後才說:"確實比較困難,這筆錢可是什麼百十萬的,而是千萬,這樣大的一筆貸款,並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的,所以說這件事情肯定是有難度的."


賴發明聽到周超英說這件事情有難度,就知道是真的有難度了.他和羅綱還有周超英的交情已經沒有必要用著得說客套話,所以說如果不是真的有難度,而且這難度可能還不小,周超英是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的.

"那有沒有什麼解決的辦法?"賴發明問.

趙海生倒是知道一個辦法,而且在後來這個辦法是被普遍地運用的,但是這個辦法卻是不太方便從他的嘴里說出來,所以他這個時候是閉嘴不說話.

周超英猶豫了一下,才說:"辦法不是沒有,但是估計也不那麼容易."

"你先說,到底能不能操作,我們再研究."賴發明直截了當地說.

周超英點了點頭,說:"第一,這貸款是必須要有抵押的,這一點就由海生來想辦法,這個先不考慮,但是要貸這樣大的一筆錢,並不是有抵押就夠了,還得有人支持,也就是說得有人表態,只要有人表態了,這程序上就好走了,要不這事情就算最終能辦成,最後也不知道要拖到猴年馬月,那那個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聽到周超英的話,趙海生的心就放下了一半了,原來他還擔心周超英說出來的不是這個辦法或者直接說沒有辦法,此時他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他相信這個辦法雖然有難度,但是應該還是能辦得下來的.

原因無他,就是賴發明也想促成這件事情不是?

賴發明也明白了周超英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在趙海生能提供足夠的抵押的情況之下,這件事情的難度就在于審批的程序上,而這個審批程度的難度不在于它不合法——事實上是絕對合法的,而是在于沒有人願意為此而承擔風險,畢竟這樣大的一筆錢貸出去,批准的人怎麼樣也得承擔風險是不是?

所以說如果有人願意為這件事情表個態,當然,得有相當的份量的表態才行,那這樣一來事情就會好辦得多.

"你的意思是說讓我們天溪縣的政府來作一個表態?"賴發明說.

周超英馬上點頭說:"沒錯,正是這樣,如果你們天溪縣的政府能表一個態,那這件事情在操作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其實,這就是相當于天溪縣給趙海生的貸款當一個類似擔保人的角色.

此時趙海生只是靜靜地聽著,現在的這個辦法就是他最想聽到的辦法,但是到底天溪縣的政府會不會表這樣的一個態,那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當然,這件事情首先得賴發明支持,但是光有他的支持還是不夠的,他雖然是縣長,但是這個倒政府並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這里面的難度趙海生就算是再沒有經驗也想得出來並不是小.

所以說,他這個時候只能是坐在旁邊,等賴發明作出決定.

賴發明的眉頭皺了又展,展了又皺,這個態不是那樣好表的,因為這並不是他個人的事情,而是要政府來表這個態,那也就是說他必須把這件事情拿到會議上去討論.

這樣一來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賴發明也一下子肯定不了——盡管現在的縣政府在他的領導之下說得上是鐵板一塊.

考慮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賴發明最後才慢慢地說:"原則上,我是同意做出這樣的一個表態的,但是最終能不能這樣做,還是會上討論過之後才知道."

趙海生聽到這里,才算是真正地松了一口氣,他知道賴發明的態度肯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到最終的結果,此時他從賴發明的語氣里聽到了很堅定的意思,所以這心也就有數多了.

只要賴發明有這個心,那麼這件事情也就成了七八成了.

"如果你們縣政府能做出這樣的一個表態,那我可以保證,這件事情我基本上可以辦得下來."周超英也有點拍胸口地說.

"呵,這件事情我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這千言萬語也不能表達我的感激之情啊."

趙海生看的看賴發明,又看了看周超英,然後很是認真地說.

確實,這件事情如果不是賴發明和周超英出力,他還真的辦不下來,就算他有著再多的後世的經驗也無濟于事,因為在這個世界,他就是一個一般的商人,就算是成功一點,還是一個商人,這貸款的事情,特別是貸這樣大的一筆款子,沒有點人脈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說他的這句話說得是出自肺腑!

賴發明擺了擺自己的手,想了一下,才說:"這件事情到現在已經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了,我想你也明白,這件事情如果成功了,對于我來說意味著什麼,當然,如果失敗了,我也難逃此咎,所以說,我們得好好想想怎麼樣才能把這件事情處理好."

趙海生知道賴發明這樣說那是掏心窩子的話了,如果不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以一個縣長的身份,是不可能這樣子說話的.

這話其實更直白一點的說法就是:"咱們倆現在是一條線上的螞蚱了,你小子得精神點,我也精神點,咱們兩個人一起把這件事情做好了,這樣大家都有好處 ,如果不是,那我們大家也都沒好下場."

"明叔,我事情的重要性我自己理會得了,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人敢掉以輕心啊!畢竟這樣多的錢,不可能不警醒啊!"趙海生也無比慎重地說.

"呵,我說發明啊,海生辦事情你放心,有擔當得很呢."羅綱對于趙海生的印象一如既往地好!

"這個當然,如果不是這樣,這樣大的事情,我又怎麼可能放得下了心讓他這樣的一個小伙子來做?!"賴發明也覺得自己似乎有點過于嚴肅了,當下也就笑了一下說.

"應該的,畢竟我的年紀擺在這里,就算是有再大的本事,也得不時好好敲打敲打才行啊,要不還是會出問題的,再說了,我可沒有你們想象之中的那樣的本事."趙海生也笑著說.

這兩句話一落,眾人之間的氣氛一下子就又輕松起來.

誰也沒有想到,就在賴發明的家的廚房里,四個人坐在灶頭邊的矮凳子上就決定了關系到整個海潭鎮,後來更是關系整個天溪縣的一件大事,這件事情後來影響的人不僅僅是趙海生,還有賴發明,羅綱,周超英這些人!

在趙海生的一生之中第一個具有決定性的事件就這樣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