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武經總要·後集卷十三》

真實的《武經總要》(節選)

真實的《武經總要》是我國宋代軍事著作,是我國第一部以"武經"命名的兵書,是兵家的經典著作宋仁宗康定元年(040),曾公亮(999~078),丁度(990~053)等奉敕編集,以供將領學習參考

五年成書,共四十卷前集二十卷,包括《制度》十五卷,《邊防》五卷;後集二十卷,包括《故事》十五卷,《占候》五卷

《制度》部分不僅摭采宋代與前代的兵法,軍事條令之類,介紹宋時的戰術,戰陣,訓練,軍隊編制,裝備等情況,還首次附有大量武器,陣列等插圖,是全書的精華《邊防》部分介紹北宋北部,西北部,西南部等的邊境地理,還有遼,西夏等的民族,地理概況《故事》部分仿效唐朝杜佑的《通典》,分門別類,摘錄舊史所載的前代各種戰例《占候》部分介紹天文,氣象等對戰事的影響,具有迷信色彩,是全書的糟粕

《武經總要》為研究宋代軍事史的重要資料由于該書保存了唐代的兵法,軍事條令等,對研究唐代軍事史也有參考價值其《邊防》部分對研究契丹,黨項,西南少數民族等曆史,也有資料價值

《武經總要》保存不少北宋火藥武器的記錄,還記載了毒藥煙球,火炮和蒺藜火球三種火藥配方,反映了當時火藥兵器已在武器裝備中占有一定比例,對于了解中國古代的火藥等發明,彌足珍貴該書影印明正德刊本僅有前集,《四庫全書》本有前集和後集

《武經總要》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宋初兵備和總要集成

(二)冷兵器集成

(三)床弩和炮

(四)攻守戰具

(一)宋初兵備和總要集成

公元九六A年,原五代後周殿前都檢點趙匡胤發動著名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而做了北宋的開國皇帝,即宋太祖趙匡胤靠掌握禁軍起家,又是以兵變方式奪得政權,因此深知掌握軍隊的重要他當了皇帝以後,一方面想方設法陸續解除了自己一些帶兵老部下的軍權,另一方面加緊了朝廷對國家主力軍禁軍的直接控制,抑制和改變了唐以來地方藩鎮割據的局面同時加強了國家對武器制造業的集中管理北宋王朝在國都汴梁(令河南開封)建立了大規模的兵器生產作坊,即南,北作坊,又建立了弓弩院,專門生產各類刀槍甲具和遠射兵器南,北兩作坊設在汴梁的興國坊,主要制造各種鎧甲和刀,槍等兵器以及兵幕,甲袋等裝備;弓弩院專門負責遠射兵器的生產,制造各種強弓勁弩和各類箭支在南,北作坊以下,還有更細密的分工,分為五十一"作",每一作專門負責制造一類產品,如"鐵甲作""馬甲作"等等兩作坊的工匠多達七,八千人太祖趙匡胤並親自督查武器的生產情況,開寶八年時(九七五年),他每隔十天便查核一次各種兵器的質量最高統治者的高度重視,使得北宋初的軍械生產水平便有了很大提高,南,北作坊的武器年產量達三萬多件正是在軍隊的高度統一領導和軍備生產集中管理的基礎上,北宋前期誕生了一部集當時及古代兵器之大成的百科全書式兵書——《武經總要》

《武經總要》是宋仁宗趙禎朝編纂的,是中國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編修的兵書當時距宋朝立國已有六十多年宋仁宗為防止武備松懈,將帥"鮮古今之學",不知古今戰史及兵法,所以下令天章閣待制曾公亮,工部侍郎參知政事丁度等,編纂一部內容廣泛的軍事教科書曾公亮等以五年的時間編成《武經總要》,仁宗皇帝親自核定後,又為此書寫了序言


《武經總要》分前,後兩集,每集二十卷其中前集的二十卷詳細反映了宋代軍事制度,包括選將用兵,教育訓練,部隊編成,行軍宿營,古今陣法,通信偵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戰,武器裝備等,特別是在營陣,兵器,器械部分,每件都配有詳細的插圖,這些精致的圖像使得當時各種兵器裝備具體形象地層現在我們面前,是研究中國古代兵器史的極寶貴資料後集二十卷輯錄有曆代用兵故事,保存了不少古代戰例資料,分析品評了曆代戰役戰例和用兵得失

作者:浣雪200--2522:3回複此發言

--------------------------------------------------------------------------------

4回複:選自《武經總要·後集卷十三·假托安眾》

《武經總要》反映了宋仁宗時期宋王朝軍事思想上的某些積極變化本來,北宋初以來為防止地方割據,將帥專權,將將帥的統兵權和作戰計劃的制定權都收歸皇帝直接制轄,但矯枉過正,結果弄得將不知兵,兵不識將,導致仗仗失利,節節敗退而《武經總要》中則重新重視和強調古代《孫子》等兵書中用兵"貴知變","不以冥冥決事"的思想,這在宋代軍事史上是難能可貴的,只是北宋後來的統治者並沒有遵循和實踐這種用兵思想書中還十分注重人在戰爭中的作用,主張"兵家用人,貴隨其長短用之",注重軍隊的訓練,認為並沒有膽怯的士兵和疲惰的戰馬,只是因訓練不嚴而使其然

《武經總要》詳盡記述和介紹了北宋時期軍隊使用的各種冷兵器,火器,戰船等器械,並附有兵器和營陣方面的大量圖像特別是第十至第十三卷,如《攻城法》,《水攻》,《水戰》,《守城》等攻戰篇,不但記錄了與這幾種戰法有關的兵器裝備,還有防禦工事和戰艦的情況第十三卷《器圖》,集中了當時軍隊的各種武器裝備,每一件都有清晰的插圖,僅第十至第十三卷的四卷中,就附有各式插圖二百五十幅以上,圖上還以楷書注有詳盡的器物名稱,使用方法等文字說明,是研究我國古代兵器史的極為重要的資料這里還有兩個問題需要特別指明:一是宋代的兵器是承繼著漢唐以來的傳統,所以《總要》中記錄的許多兵器類型,可以清楚地看出它們從漢代以後,經過唐,五代的發展變化,由這部書作了總結後,又影響到北宋以後的兵器類型,可以說《總要》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二是自唐,五代以來,中央王朝的軍隊吸收了不少北部和西北部少數民族的優秀兵器如《器圖》中的"鐵鏈夾棒",書中明白地注明是從"西戎"處學來的,是北方少數民族騎兵用來攻擊宋代步兵的兵器,被北宋部隊吸收過來,經過改造,成為更適用的兵器因此,北宋兵器裝備的種類比以前增多了,銳利程度也有所加強

《武經總要》的內容極為豐富,我們在下面的幾節中還要有針對性地具體加以介紹

(二)冷兵器集成

中國古代的冷兵器,主要是步兵兵器,在宋代達到了完全成熟的階段所謂"十八般兵器",到此時已基本全部出現,且趨于定型,這些兵器在《武經總要》中幾乎都有記錄

北宋的軍隊仍以步兵為主,所以《武經總要》中記錄的各種冷兵器,也是以步兵兵器為重點主要包括遠射兵器,格斗兵器和防護裝具三類

.遠射兵器,一般還是弓和弩

關于弓的情況,《武經總要》里記錄了四種:黃樺弓,黑漆弓,白樺弓和麻背弓,從所附圖像看,它們都是複合弓《總要》中記錄的弩有黑漆弩,雌黃樺梢弩,白樺弩,黃樺弩,跳鐙弩和木弩六種,前四種是較強的弩,由士兵自己踏張;後兩種弩是較小的,由士兵用臂力開弩弓和弩所用的箭,有點鋼箭,鐵骨麗錐箭,木撲頭箭,三停箭,飛羽箭等以上的弓和弩,都是利用一個士兵的力量就可以發射的,便于行軍野戰,是部隊中大量配備的兵器

2.格斗兵器

《武經總要》里講到北宋軍隊裝備的格斗兵器,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的格斗兵器,另一類是北宋時期新出現的兵器類型前一類主要是刀和槍;後一類主要是各種棒類以及骨朵(蒜頭),鐵鏈夾棒等


刀有八種名目:手刀,掉刀,屈刀,掩月刀,戟刀,眉尖刀,鳳嘴刀和筆刀其中只有手刀是短柄的,其余七種都是裝有長柄的手刀的樣子已經和漢唐以來的傳統形制不同了,刃口弧曲,刀頭較寬,厚脊薄刃,堅重有力,比漢代的環首直刃鐵刀更適于劈砍,是部隊中常用的兵器長柄的刀可以泛稱為陌刀,其中又有直刃尖鋒的掉刀以及類似偃月狀的掩月刀,鳳嘴刀,屈刀,筆刀等以上列舉的是當時軍隊里最常用的刀

《武經總要》中記錄的槍有九種名目:雙鉤槍,單鉤槍,環子槍,素木槍,鵶頸槍,錐槍,梭槍,槌槍和大甯筆槍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安有長的木杆,上裝刃,下裝鐏這些槍有些是供騎兵用的,有些是供步兵用的騎兵用的槍常在槍首側面加有雙倒鉤,單倒鉤,或是在杆上裝環,被稱為"環子槍"步兵使用的多是素木槍,鵶頸槍等梭槍是一種值得注意的兵器,它的柄較短,只有幾尺長,是北宋時從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那里汲取來的新品種它是和盾牌配合使用的,戰士一手舉著盾牌保護自己,另一只手拿著梭槍,它可以用來與敵人格斗拼刺,還可以投擲,以擊中幾十步以外的敵人在當時,又可以叫標槍

除了有鋒刃的刀槍以外,北宋的步兵還常常使用沒有鋒刃,專門用來砸擊敵人的兵器,其中最常用的是棒類棒,北宋時又叫"棍","杵"或"杆",是用粗重堅硬的木料制成的,一般長一點五米左右,其中有在表面包一層鐵皮的訶藜棒,前端裝有帶雙倒鉤尖刃的鉤棒,以及沒有尖刃只有倒鉤的抓子棒還有更厲害的一類,是在棒端安粗頭,上面密密麻麻地安著尖釘,叫做狼牙棒還有一種鐵鏈夾棒,它的形狀很像農村打麥場上使用的連枷,在棒的前端用鏈環連著另一個較短的鐵棒,用來自上而下打擊敵人,這是向西北的少數民族學來的一種兵器另有一種連珠雙鐵鞭,即後世被俗稱為"三截棍"的兵器,直到今天還能在武術器材中看到它的形象骨朵是這時期出現的新兵器,是在一根棒的頂部裝一個圓球形的錘頭,錘頭呈多瓣球狀的叫"蒜頭";制成帶刺的蒺藜形狀的叫"蒺藜"從前舊京戲有一出戲名叫"八大錘",說的就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抗金名將岳飛的故事由于岳飛的兒子岳云和另外三名將領都雙手使錘,因此戲名定為"八大錘",實際上當時的錘並不是戲台上的樣子,而就是北宋兵器中的"骨朵"在宋遼,宋金戰斗中,主力是步兵的宋軍要面對鐵騎上的遼金騎兵,掄起大棒和錘去砸擊敵人的兵馬,當然比用單薄的刀槍直射更為有力也許這就是宋遼金時期宋軍大量使用棒類砸擊兵器的直接原因

3.防護裝具

北宋軍隊使用的防護裝具,仍舊是傳統的盾牌和鎧甲《武經總要》里記載的盾牌只有步兵和騎兵使用的各一種,都是木制胎骨,外蒙皮革步兵盾牌較長,平底尖首,可以倚立在地上,使步兵的整個身軀都蔽隱在牌後騎兵盾牌是正圓形的,前面畫著獸面圖案,面積不大,作戰時套在騎兵的左臂上,以抵禦飛來的敵箭

北宋的鎧甲,是在唐代鎧甲的基礎上形成了較完整的形制北宋初年,南北作坊制造了大量的鎧甲;品種很多,有塗金脊鐵甲,素甲,渾銅甲,墨漆皮甲,鐵身皮副甲,金錢朱漆皮馬具裝,鐵鋼朱漆皮甲具裝等甲胄的質料有鐵,皮,紙三種,鐵鎧最為貴重北宋步兵使用的叫"步人甲",甲身是一整片,由十二列小長方形甲片組成,上面是保護胸,背的部分,用帶子從肩上系連,腰部又用帶子向前束紮,下垂左右兩片膝裙身甲上綴披膊,左右兩片披膊在頸背後聯成一體,用帶子結系在頸下頭部的兜鍪是圓形的覆缽狀,後面垂綴著較長的頰項,頂上中央插著三朵漂亮的纓球北宋初年宋軍的馬甲有皮質和鐵質兩種,到北宋中期則主要應用皮質的馬甲馬甲結構合理而完整,包括面簾,雞頸,蕩胸(即當胸),馬身甲和搭後五部分,披裹在戰馬身上,可有效地護住戰馬的頭,頸和軀干,只有眼睛,嘴,耳朵,四肢和尾巴露在外面這種皮馬甲外還塗漆,最初塗黑色,以後逐漸改成了朱紅色

(三)床弩和炮

北宋時期,步兵的遠射兵器除了一般的弓弩以外,還進一步發展了兩種重型遠射兵器,即利用複合弓的床弩和原始的炮

床弩,又稱床子弩,它是在唐代絞車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將兩張或三張弓結合在一起,大大加強了弩的張力和強度張弩時用粗壯的繩索把弩弦扣連在絞車上,戰士們搖轉絞車,張開弩弦,安好巨箭,放射時,要由士兵用大錘猛擊扳機,機發弦彈,把箭射向遠方《武經總要》里記錄的這種使用複合弓的床弩有八種,可以依弩的強弱和射程分為兩類一類是雙弓床子弩,上面裝有兩張弓,分別置于粗大的弩臂前端和後部,兩張弓相對安置,發射時,先用一條兩端帶鉤的粗大繩索,一端鉤住弩弦,另一端勾住絞車的軸,然後用五,七個或十余個戰士合力絞動絞車,把弩弦張開,扣在機牙上,專管裝箭的弩手安好弩箭,並瞄准目標放射時,用人手的力量是扳不動扳機的,要由專管發射的弩手高舉起一柄大錘,以全身力氣錘擊板機,于是巨大的弩箭便呼嘯著飛向敵方這些箭很粗大,箭鏃是扁鑿形的,所以叫"鑿子箭",射程約為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五步

另一類是三弓床弩,較前一類更強大,射程也遠一倍弩臂上的三張弩弓,前端安兩張,後面裝一張,也是前後相對安裝由于這類床子弩力量更強,所以又叫"八牛弩",表示用八頭老牛的力量才能拉開它用人力開弩,一般需二十至一百人,一般射程在二百至三百步,即三百七十至五百六十米左右三弓床子弩使用的弩箭更為巨大,有粗壯的箭杆和鐵制的箭羽,前端裝有巨大的三棱刃鐵鏃,因為它的大小和一般士兵使用的長槍差不多,所以又叫"一槍三劍箭"它還有另一個名稱叫"踏橛箭",那是因為它還有一種特殊的功能,即在攻打敵方城堡時,將粗大的三弓弩箭射向敵方城牆,使弩箭的前端深深插入牆內,只留半截粗大的箭杆和尾羽露在牆外,攻城的士兵在己方的掩護下可攀著這些射插在牆上的巨大箭杆登上城牆,攻陷城池于是,這種巨大的弩箭又成了攻城者攀登的踏橛,因此這些箭又有了"踏橛箭"的名稱

北宋軍隊裝備的另一種比床弩威力更大的遠射兵器,就是各種類型的原始炮——發石機在火炮發明以前,這種發石機就是最重型的遠射武器發石機,即原始的炮,是利用杠杆的原理制造的把一根長長的炮梢,也就是巨大的杠杆裝在可以轉動的橫軸上,再把橫軸架在用粗大的木材構成的炮架上在炮梢的一端用繩索連著一個用來兜裝石彈的皮窩,另一端系上幾十根長長的拽索放射時,由一個戰士負責把石彈安置在皮窩里,另外幾十個戰士猛地拽動拽索,梢杆一下子反轉過來,把安在皮窩中的石彈拋射出去巨大的石彈可以摧毀敵方的防禦工事,也可以摧毀敵人的攻城器械,也可以殺傷敵人,擊亂敵人的陣線

據考證,"炮"字的出現是比較晚的,東漢時期許慎的《說文解字》中還找不到它,大約是在晉朝才開始出現與此有關的一個字,寫作"?(石馬交)"字但將發石機用于戰爭,則是很早以前的事,據說在春秋末期的越國,就已經使用了可以把十二斤重的石頭拋擲到二百步遠釣原始"炮兵"兵器後來,曹操也使用過發石機,在"官渡之戰"中用來打擊袁紹營壘的"霹靂車",就是發射時有巨大聲響的發石機唐代也有不少使用發石機作戰的記載,例如李勳攻遼東時,使用的發石機可以把很重的石球拋擲到一里以外宋代的發石機炮,在前代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發展唐以前的發石機,雖有零星的記載,但沒有留下任何形象的材料,只有在《武經總要》中,我們才清楚地看到了發石機——炮的形象這也是我們將炮這種武器放在宋代才加以敘述的原因

《武經總要》中一共記錄了十幾種不同式樣的炮,有單梢炮,雙梢炮,五梢炮,七梢炮,虎蹲炮,柱腹炮,旋風炮,合炮,臥車炮,車行炮和行炮車等,還有一種只用兩個人的輕便的"手炮",能發射半斤重的炮彈,但沒有附圖,故難以了解它的形狀以上列舉的各式炮中,單梢,雙梢,五梢,七梢等炮,基本結構是相同的,都是在一個由四根腳柱構成的方形炮架上裝置炮梢,按輕重之分,最重的七梢炮,可以把九十至一百斤重的石彈拋擲到五十步遠,有拽索一百二十五根,需用二人定炮,二百五十人拽索比較輕便的單梢炮,只用一人定炮,四人拽索,可以把二斤重的炮石拋擲五十步遠虎蹲炮和柱腹炮也安有炮架,但不是四根腳柱構成的方形,而是斜三角形,所以較為靈活,這種炮需戰士七十一名,發射十二斤重的炮石,投擲到五十步外,另一種是旋風炮,這類炮上沒有上面講的那種架子,而是豎立一根巨大的"沖天柱",在柱頭安放炮梢的軸,于是炮梢可以變換方向,向四面發射,不用像單梢炮改變方向時還要移動炮架缺點是因無架座,故不如單梢炮等穩固,發射的炮石也不能太重,只有三斤左右把上述這幾類炮裝置在輪車上,就形成各種炮車,炮車有兩輪的也有四輪的


這種原始的炮(即發石機),在北宋末年的城防中已被廣泛應用,並積累了不少經驗南宋初年陳規在他著的《守城錄》里,很重視這種重型遠射兵器的使用,認為攻城的一方如果"得用炮之術",就可以很快攻破敵城;而守城的一方如果能很好地掌握和運用大炮,也能夠穩固地守住城特別是他曾根據北宋汴京(今開封)被金兵攻克的教訓,指出守城一方的炮不應安放在狹窄的城頭上,因為那樣既不便設較多的炮架,也容易被遠處的敵人看到,成為敵方炮石集中攻擊的目標他認為應利用炮石發射後曲射的特點,將它安在城牆里側,炮前可設置樹木偽裝發射時,每炮在城頭上設一戰士,專管觀察敵情,根據觀察的"斜直遠近,令炮手定放",小偏就讓拽炮索的人移動一下位置大偏,就讓炮手移動炮架;炮石打遠了就減少拽炮索的人,打近了就增加拽炮索的人這樣試射兩三次後,就可以准確地命中目標這種把炮置于隱蔽處,進行觀測修正的間接射擊,在八百多年前無疑是一種很先進的軍事指揮技術

(四)攻守戰具

公元三AAA年以前,希臘人和特洛伊人之間爆發了一場持久的戰爭,戰爭的起因據說是希臘人要到特洛伊城解救一位被特洛伊國王子騙去的美人希臘人在特洛伊城外安營紮寨達十幾年,但由于城池堅固,希臘士兵雖然多次想把城牆推倒,或者計劃爬城而入,但都未能成功最後,希臘人終于想出了一個妙計,將精銳的士兵偷藏在一匹巨大的木馬中,誘使特洛伊人將木馬運入城中,並乘其不備,奇襲出擊,與城外人馬里應外合,才算攻下了特洛伊城這便是古代希臘傳說中著名的"特洛伊木馬"的故事

自古以來,城池的建立大抵與軍事有關,一座堅固的城堡,往往就是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的軍事防線和要塞因此,中外曆代統治者,一方面將自己的城堡修築得高大雄偉,固若金湯,一方面重視研制和改進攻城與守城的武器裝備前面引述的"特洛伊木馬",是外**事家靠智謀破城,而在我國古代,也早就有了關于攻城和守城的記載,如春秋時期魯國的著名工匠公輸班(即後世稱的魯班),就曾為楚王造云梯以攻宋國城池

北宋時期,城防工事更為牢固,攻城的武器裝備也相應發展《武經總要》中便用了相當大的篇幅,記錄了有關城防建築以及守城,攻城的各種重型裝備,其中包括一些專用的特殊類型的兵器,反映出當時攻占和守禦城市在戰爭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關于城防工事,《總要》中畫有詳細的圖像:堅固的磚築城牆,外面圍著寬而深的壕溝,外壕上架的吊橋在敵人來攻時即可升吊起來城門外面加築有圓形甕城,敵人即使攻入甕城,也可能成為甕中之鱉,被困在其中消滅高高的城牆上砌築著女牆,上面開有向下射箭的箭窗每隔一段還築有凸出牆面的"馬面",上面設敵棚或敵樓,配置各種守城器械同時還沿城構築一些和城牆相聯接的弩台,上設重炮和強弩在戰棚前和女牆外,垂掛著防禦炮石弩箭的垂鍾板,篦籬,皮竹笆等用生牛皮,荊柳,竹皮等材料編制的防護設備

面對如此嚴密的城防設施,攻城的一方也有各種攻堅器械首先是云梯,云梯的發明者是春秋時期魯國巧匠魯班,但因沒有圖樣流傳,故其形制無考戰國時的云梯,在已知的戰國銅器圖案紋飾中有示,系由三部分構成:底部裝車輪,可以移動;梯身可上下仰俯,攻城時靠人力扛抬,倚架于城牆壁上;梯頂端裝鉤狀物,用以鉤援城緣,使之免遭守軍的推拒破壞唐代的云梯較戰國時有了很大改進:主梯身固定裝置在木制底盤上,下面有六個車輪;主梯之外又增設一副活動的"上城梯"(副梯),其頂端裝有一對轆轤,登城時可以沿著城牆壁面上下滑動,"謂之飛云梯"攻城時只需將主梯停靠城下,然後再在主梯上架設"上城梯",便可"枕城而上",減少了在戰火中架梯的危險和艱難

宋代的云梯有了重大的改進,《武經總要·攻城法》記載:"云梯以大木為床,下施六輪,上立二梯,各長丈余,中施轉軸,四面以生牛皮為屏蔽,內以人推進,及城則起飛梯于云梯之上"說明宋代云梯采用了中間以轉軸聯接的折疊式結構,又在梯底部增添了防護設施此外,"上城梯"(副梯)也出現了多種形式,有"飛梯,長二,三丈,首貫雙輪,欲蟻附則以輪著城推進";有"竹飛梯,用獨竿大竹,兩旁施腳澀以登"這些改進,增加了云梯車運動時的穩定性,減少了遭守軍破壞的可能,也使疊城迎敵更加簡便迅速明朝以後,這種巨大的云梯因無法抵禦新式火器的攻擊而逐漸廢棄

巢車,這是一種登高觀察敵情的車輛車上高懸可坐人的"望樓",因望樓形似鳥巢,故名巢車最早使用巢車的記載見于《左傳》,公元前五七五年鄢陵之戰中,楚共王曾登上巢車觀察晉軍動向,當時還有大宰伯州黎隨侍,可知此巢車的體積不小巢車又名樓車,《武經總要·攻城法》並配附樓車圖從圖形看,其車體為木質底部有四輪,車上樹望竿,竿上設置望樓,竿下裝有轉軸,並以六條繩索,分三層,從六面將竿固定,繩索底部則以帶環鐵镢楔入地下這種車在攻城作戰中可以隨時登高觀察城中敵情,尋找發現守城敵人的薄弱之處,有針對性地發起進攻

此外,《武經總要》中介紹的攻城器械還有行女牆,木女牆,行天橋,杷車,揚塵車,填壕車,搭天車,鉤撞車,火車(一種點火爐前進的車);還有為開掘地道攻城用的掛搭棚,雁翅笆,皮幔,以及火鉤,火鐮,火叉,抓槍,蒺藜槍,拐槍,鳳頭斧等各種兵器守城用的各種器械裝備,還有車腳檑,穿環,木立牌,竹立牌,拐突槍,鉤竿,銼手斧,等等還有為防備敵人用地道攻城的"聽甕"(地聽),風扇車,以及火攻敵軍用的飛炬,燕尾炬,鞭箭,鐵火床,游火鐵箱,引火球,猛火油櫃等

附:

曾公亮(999-078年),字明仲,號樂正,泉州晉江人少時很有抱負,且器度不凡為人"方厚莊重,沈深周密"我國古代軍火家宋仁宗天聖二年(024年)中進士,授越州會稽知縣六年(028年),他治理鏡湖,立斗門,泄水入曹娥江,使湖邊民田免受水澇之苦數年後,晉升入京,任國子監直講,後改作諸王府侍講不信,升任集賢殿校理,天章閣侍講,知制誥兼史館修撰慶曆八(048)仁宗下召求言曾公亮上疏條陳六事,都是針對當時積弊所發的改革建議他關心國計民生,為官清兼,是個有作為的封建官吏由于政績卓著,因而得了宋仁宗的器重皇祜三年(05年)升翰林學士;嘉祜元年(05年)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與宰相韓琦共同主持朝中政事曾公亮不但善于政事,而且十分重視邊防和軍事建設因此,宋仁宗命他修撰《武經總要》他曆時四年(040-044年)主編的《武經總要》,成為他一生中最在的建樹《武經總要》是將前人關研制火藥,火器的經驗,總結,整理寫出的,全書共四十卷,分前後兩集在第十一和十二卷中,記錄了引火球,蒺藜火藥,毒藥煙球三種火藥配方從這種火藥配方中的組配比率看,已同近代黑色火藥相接近,具有爆破,燃燒,煙幕等作和用這世界上最早的火藥制造配方,它被軍事家們制成了火器應用于古代戰爭,為我國第一批軍用火器的發明和制造提供了物質條件《武經總要》還記載了我國制成的第一批軍用火器當時制造的火器,主要是火球類和火箭類火球類火火球,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靂火球,煙球,毒藥煙球等8種;火箭類火器有普通火箭和火藥鞭箭兩種雖然《武經總要》所記載的火藥,火器還是初級的,但是于中華祖先首成功地發明並使用它,因而最早解決人將火藥應用軍事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武經總要》為中國和世界的火器發展史和軍事技術發展史,寫下了光輝的第一頁,成為世界上許多研究兵器的史學家的珍貴資料正如英國科學家顧約瑟在《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一書中,對《武經總要》所作的高度評價:"(《武經總要》提及的火藥配方,較所有其他文明國家的記錄為早歐洲第一次提及火藥時間是在327年,或是285年之間,總之,是在044年很久以後的一段時間內"日本兵器史家馬成甫先行在他所著的《火炮的起源及其流傳》一書中,在經過對世界各國有關方面資料的對比鑒定後,也認為《武經總要》的記錄,充分證明了中國是世界最早發明火藥和首先使用火藥的國家《武經總要》記錄的火藥配方,證實我國發明火藥起碼早于歐洲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