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宋代城池攻防戰略解(一)

一,攻城

,渡河

折疊橋/填壕車

為了通過城外的壕溝或護城河等障礙,攻城軍就必須有機動性的便橋我國自戰國時代便有使用壕橋的紀錄,稱為「飛江」或「飛橋」根據《六韜.虎韜.軍用》的紀錄中有:「渡溝塹飛橋,一間廣一丈五尺(4.7公尺),長二丈(.2公尺)以上,著轉關,轆轤,八具,以環利通索張之」由此可知宋代之前我國在壕橋的發展方面已極為成熟,不但應用了銷軸,轆轤等機械裝置,其橋寬且達一丈五尺,若一次使用八具,可以提供寬達十二丈(37.5公尺)的正面供部隊通過

除了頭車之外,轒辒車,木牛車和尖頭木驢都是屬于攻城的車輛

轒辒車

轒辒車的曆史很悠久,最早出現此一名稱是在《孫子.謀攻》其言曰:「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闉,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轒辒車的用途和頭車差不多,只是構造簡單的多,車子的容量大概是十個人,共有四個路輪它的車底是空的,所以乘員可以在里頭推車前進,車頂和兩旁則用生牛皮覆蓋不過大概為了減輕重量,所以車頂的牛皮是以繩子作為支撐由于轒辒車是尖頂的,所以可以減少炮石的破壞力

尖頭木驢的車形和轒辒車很接近,因襲轒辒車尖頂的優點,尖頭木驢車頂的斜度更大,車脊則換為較堅固的大木為增加行車的安定性,路輪又增加成為六個,車長為一丈五尺(4.7公尺),高八尺(2.504公尺),車的乘員一樣是十名尖頭木驢曾為梁將侯景所使用,但卻因守建業的羊侃火攻擊退,事載《太平禦覽》,《梁書》及《通典》,因《通典.兵典》所載較詳,故錄于下:

梁將侯景反,兵逼建業,皆危懼梁將羊侃為守城督,因偽稱得外射書,云「邵陵王,西昌侯兵已至近路」,乃少安賊為尖頭木驢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鐵鏃,以油灌之,擲驢上,焚之俄盡

可見這種攻城車最大的致命傷還是在防火上,難怪頭車的車頂上平時就備有泥漿桶和渾脫水袋,准備隨時滅火

尖頭木驢在宋代又被稱為鵝車洞子,自北宋末年以後的宋金戰役中被金人大量使用為攻城主要兵器,據《靖康紀聞》一書記其功能構造為:

洞子可以沼道,可以攻城而上,用車輪推行,其狀如峻屋,上銳下闊,人往來其間節次續之,帶有長數十丈者上用生鐵裹,內用濕氈,矢石灰火皆不能入

而在趙萬年的《襄陽守城錄》中更詳細的記錄了金兵充分利用洞子攻襄陽城的情形

木牛

比較起來最簡單的還是木牛,是以堅木厚板組成的攻城車,外層以生牛皮包裹,一樣有四個路輪但是,它的車頂卻不是尖的,可以想見對于炮石的防禦力較低

鉤撞車

上述幾種車雖然設計精巧,但是對于沖出城的守軍卻缺乏攻擊力,故還有一種鉤撞車,它的形狀和尖頭木驢相仿,只是車子的頂部安裝了一些長兵器,可以用以防禦敵軍,必要時,可以抽出使用,避免了車內狹小,無法攜帶長兵器的缺點

木幔

木幔是一種機動式的屏障,因《武經總要》並沒有詳細說明,我們只有透過其它的曆史記載來了解它在《宋書.武帝本紀》中曾記載這種木幔的功效:「張綱治攻具成,設諸奇巧,飛樓木幔之屬,莫不畢備.城上火石弓矢,無所用之」另據《通典.兵典.攻城戰具》的記載:「以板為幔,立桔槔于四輪車上,懸幔逼城堞間,使趫捷者蟻附而上,矢石所不能及,謂之『木幔』」可見木幔是用來暫時抵禦來自城堞的矢石攻擊,使攀牆攻城者減少傷亡的一種設施

3,攻堅--云梯

云梯是士兵用來越過城牆進行攻擊的器材,尤其在冷兵器時代,城牆的破壞極為困難,藉由云梯直接進行攻擊往往是攻城戰的重要手段

08

宋代的云梯有許多形式,如:飛梯,竹飛梯,躡頭飛梯,避檑木飛梯,杞車,行天橋,搭天車,行女墻和云梯等其中前四者的構造較為簡單,飛梯和躡頭飛梯的前端都裝有車輪,以便在推梯附城時較為迅速竹飛梯更只是以一支大竹為主干,在梯身上安裝踏腳的橫竿而已至于避檑木飛梯如何避檑?由于《武經總要》並沒有說明,因而無法得知其作用

至于在敵人矢石攻擊當中,利用上述云梯攀附城牆往往死傷慘重,因此宋人又研發出一系列重型的云梯,以減少攻城部隊在攻擊發起至開始攀牆作業前的傷亡

要減少傷亡就必須從幾個方面下手:首先縮短自攻擊發起至抵達城牆的時間為達到此目的,宋人將許多云梯都改成車型,根據《武經總要》**收錄了五種:杞車,行天橋,搭天車,行女墻和云梯其次是加強車身對于攻城部隊的防護,上述五種中的杞車並未配備任何防護,而行天橋則在梯子的頂端設有一段女墻,可以在與守城部隊短兵相接時提供簡單的防護,至于行女墻和云梯則更在車體部分增置了生牛皮作為乘員的防護,可以使乘員在攻城前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第三是縮短架梯的時間,關于這一方面,宋人發展了兩種折疊式云梯這種重型云梯是以粗大的木頭作為車座,梯子每段各長二丈(.2公尺),以轉軸相連接作戰時乘員必須在車內以人力將云梯推至預備攀登的地點,然後以車後的轆轤將第二節梯放出,第二節梯的前端設有鐵鉤,可以迅速的固定梯位,武裝乘員便可由梯攻入城內搭天車和云梯就是屬于這種云梯值得注意的是,搭天車和云梯的折疊梯頂端都設有鐵鉤,可以鉤住城牆,使得梯子較為穩固,在攀登高度較高的云梯時這種設備相形重要,也因此只配備在能架較高高度的云梯上

值得注意的是,云梯的戰術並非以單梯作戰,否則極易為敵人所消滅,必須先集結大量的云梯于矢石的攻擊范圍外,然後由炮隊先行攻擊城牆,待減低敵人的防禦力後,最後再由云梯部隊沖鋒,以使攻城部隊的傷亡減到最低

4,火攻

有時守城者防禦嚴密,無法直接進行攻城作業,這時就必須倚賴火攻攻城所用的火攻術主要是以引起敵軍火災,焚燒敵軍兵器或是以煙熏敵軍為目的在《武經總要》中所收錄用于攻城的火攻器械有以下幾種:

⑴雀杏

雀杏是捕取來自城中的鳥雀,然後以中空的杏子裝入燃燒的艾草(火種),等到黃昏時利用其返巢的行為,將火種帶至敵人糧倉

⑵行煙


根據《武經總要》的說法,如果攻城超過十天,則可以准備易燃的干草或薪束約一萬束,一束以人力能夠背負為准,然後至城的上風處,以干草為中心使其易燃,周圍則置濕草,使其發煙鑒于引火發煙的地方不可以離城太遠,必須注意准備皮笆或是傍牌以防敵人以矢石攻擊這些草料因為帶著濕氣,所以會發出濃煙,可以熏逐城上的守軍

⑶煙球和毒藥煙球

這兩樣武器都是利用投石車(炮車)投射至城外的煙球是以火藥三斤外面敷上一斤黃蒿,要投彈時再以燒紅的錐子刺入點燃包裹火藥的厚紙層,放在炮車上發射,算好距離與燃燒速度,球落至敵軍陣營時,剛好點著球火藥引起爆炸毒藥煙球的成分就複雜了,重量大概是五斤,可以使敵方士兵口鼻出血

⑷揚塵車

揚塵車設計的主要目的在于驅趕敵人守城將士,其目的與今日的化學戰有些相仿,但揚塵的目的並不是殺傷敵軍,而是利用散播石灰使敵軍口眼無法張開,或將毒煙吹至敵軍陣中,攻城部隊就利用此一守城部隊離開防守崗位時,利用云梯蜂擁而上使用揚塵車也是必須二三十輛同時使用,等待風向合適,或是有鼓風的設備時,將車移至上風處,理論上應該先用炮車轟擊數次,迨敵軍的矢石稍弱,再將揚塵車推向城邊進行揚塵作業

另一方面,守城部隊要是施放化學藥劑進行作戰的話,攻城部隊也必須采取一定的防禦措施,此時亦可充分利用揚塵車以制敵

⑸皮漫

《武經總要》一書也提到敵軍若在地道上方掘翻身窟准備傾倒毒液的話,就必須以張開皮漫,固定于排沙柱上來阻擋毒液流入地道中造成傷害皮漫的大小為六尺五寸(2.03公尺)見方,材質是生牛皮

5,水攻

所謂水攻,主要是指利用水力來阻擋敵人的運輸路線,沖毀敵人的城牆,或是浸泡敵軍的資材糧秣等利用水攻的戰術主要是在于水源必須高于城池的地方才行,只要水源高于城,就可以截斷敵人水源,或是引水沖擊城牆或交通線,最後還可以于水源中加入毒藥自古以來便有許多水攻的戰例如:韓信就曾利用濰水消滅龍沮是故,測量水源的高低是最重要的工作用來測定水的高低的器具有三種:水平,照版和度竿水平是一個小水槽,共有三個相通的小水池,三個小水池中都置有略比池小三分的浮木,浮木上有齒,若三齒一樣高則代表水平

照版的形狀有點像方形的扇子,長四尺(.25公尺)下二尺塗成黑色,上二尺白色,寬是三尺(0.94公尺),有一尺(0.3公尺)長的握把至于度竿,寬二寸(0.0公尺),刻成精度達到分的尺

平,照版和度竿是如何測量相對高低的?一般而言,先將照版和度竿置于待測地點,用白繩測量待測地點和水平的距離,然後使照版上黑白相交的部分和水平的視覺延長線重合,再利用水平的高度減去度竿測量照版黑白相交線與地表的距離,此即為兩地實際相差的高度

只要一旦確定水源高于實施水攻的地區,就可以實施水攻,反之,則必須注意是否會被敵人有采取水攻的可能

,其他

由于城牆的阻隔,攻城軍隊于守城部隊的一舉一動很難得知,因此必須利用高過于城牆的偵察設施來偵察敵情這類的車輛種類也不少,如巢車,望樓,櫓,飛樓,云樓等《孫子.謀攻》中就有:「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闉,又三月而後已」之言,其中的「櫓」就是指這種利用高度來進行偵察作業的武器又如《戰國策》卷十二齊五〈蘇秦說齊閔王〉:「故明君之攻戰也,甲兵不出于軍而敵國勝,沖櫓不施而邊城降,士民不知而王業至矣」可見櫓對于攻城有絕對的重要性

望樓

宋代《武經總要》中就錄有望樓圖其說明文中記載望樓高八丈(25.4公尺),用堅木支撐,頂端建一座寬五尺的版屋,在屋底設一出入口,堅木上釘上釘子以便觀測人員(望子)攀爬,底座是用兩枝各長一丈五尺的鹿頰木先埋入土中,只露出八尺,以船只上綁桅杆的方法將堅木和鹿頰木固定,然後在堅木上綁上一百二十尺(37.5公尺),一百尺(3.3公尺)和八十尺(25.04公尺)三種高度的固定繩以確保其安定性一般而言,望樓中只配屬一名望子,由他手持白色旗,無敵情警戒時旗子是卷起來的,若敵來犯則將旗張開,敵人靠近則將旗杆橫置,若敵人退走則慢慢將旗舉起

望樓車

有些觀測設備為了符合機動的需要也會發展成車的形式,如望樓車和巢車望樓車基本上和望樓的形制很接近,只是多了一個四輪車座而已,望樓車的車轅高度為一丈五尺(4.7公尺),輪子的直徑為三尺五寸(.公尺),望竿的高度為四十五尺(4.08公尺),由于望竿上必須支撐觀測室,所以必須用上直徑八寸下直徑一尺二寸(0.38公尺)的木料,若取材困難時也可以用多木接合的方式達到此一強度,和前面所提到的望樓一樣,望樓車的固定方式也是由繩索固定于地面,所不同的是,因為高度的不同,望樓車所采用的固定繩較望樓少但一樣是三層,繩索的長度也短的多,分別是七十尺(2.9公尺),五十尺(5.5公尺)和四十尺(2.52公尺)

巢車

巢車的功能雖與望樓車相近,但車制有些不同,巢車的車座是采用八輪車座,而且是以雙竿作為支撐機制的,竿的高度則視城池的高度而定一般而言,唐宋的城牆約五丈(5.5公尺),因之要偵察城內必須高過此數在雙竿的頂上設置一個轆轤,以便將觀測用的吊艙舉起,因為舉起吊艙需要很大的力道,所以和其他的觀測車不同,他是以生牛皮為材質,可以防禦敵人的矢炮攻擊

拒馬鎗

由于攻堅作業時,騎兵部隊很難助攻,但守方隨時有可能以騎兵迅速沖出城,快速消滅攻城部隊,因之,防范城內騎兵的突襲只能仰賴一些障礙物,而拒馬鎗就是其中一種,利用一支較粗的軸木,將鎗穿插其中,以防止馬的沖擊

二,守城

,城防體系

城池的構築在中國曆史上是淵遠流長的周人以城立國,武裝殖民,統一了中國東周時代列國相互交征,攻城往往成為戰爭的關鍵時刻,田單複國的故事就是發生在攻城的情節里,討論到攻守城技術最早的文獻《墨子》也出現在此一時代

現今所保存的古城以魏晉以後者較能反映城的規制,尤其以鄴城,洛陽和匈奴王赫連勃勃于西元43年所興建的統萬城,已經可以略窺城防系統的演進尤其統萬城雖為匈奴人所建,已可以見到墩台,馬面,甕城等設計的雛形唐代的城制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在杜佑所著《通典》中,也特別列有〈守拒法〉一章,敘述了城牆,城壕,弩台,羊馬牆等設施

宋代的城制總和了曆代的經驗,將城池的防禦系統發展成由城牆,城門,甕城,馬面,鍾樓,鼓樓,望樓,弩台,敵樓……等機制所構成的複雜體系且由于宋代外患頻仍,面對敵人強大的騎兵,野戰時常無法致勝,戰爭往往因而發展為曠日持久的城池攻防戰,如北宋末年的汴京,南宋時的德安和襄陽城的攻防戰都長達數月之久,更刺激了宋人對于城防的重視除了《武經總要》這樣大部頭的軍事百科全書有《守城》和《攻城》的專章外,也出現了記錄守城戰術和經驗的專書:如陳規等所著《守城錄》和趙萬年的《襄陽守城錄》知識分子也在筆記中提到一些經驗,此外士人也極為重視和城防相關的知識如沉括在《夢溪筆談.官政門》即曾提及有關馬面的資料

一般而言,宋代城牆的高度約在公尺左右城門外要構築甕城,一般是半圓形或方形的,厚度和城牆一樣,在兩側設有門城外距離三十步(4.95公尺)的地方則掘壕溝,以吊橋交通往來靠近壕溝的內側則在距離城牆十步(5.5公尺)的地方築羊馬城,羊馬城高一丈至八尺(3.3-2.50公尺)之間,羊馬城的城門要和甕城的城門方向錯開羊馬城的女牆的高度為五尺(.57公尺)

城上都置有女牆,城上每十步(5.5公尺)就設有一個敵棚(樓),馬面上也有四面設置有弩台,弩台的面積為寬一丈六尺(5公尺),長三步(4.7公尺),可以安置大型的床弩沉括在《夢溪筆談.官政門》中曾強調馬面的作用:「予曾親見攻城,若馬面長則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則矢石相及,敵人至城下則四面矢石臨之」


《武經總要》一書曾歸結了守城五項的失敗原因來提醒守城者:一是壯大寡小弱眾;二是城大而人少;三是糧寡而人眾;四是蓄貨積于外;五是豪強不用命如果再加上外水高而城內低,土脈疏而池隍淺,守具未足,薪水不供,雖有高城也要棄守如果要確保城守,則要符合五全的條件,一是修城隍,二是器械具;三是人少而粟多;四是上下相親;五是嚴刑賞重如果再加上大山之下,大河之上高而不旱,水用足的先天條件,則符合兵法上所說:「城有不可攻」的優越守勢

靖康年間金人攻克汴京,燒殺擄掠,給予北宋的士大夫很大的打擊,開始深切反省失敗原因並研究守禦之道紹興十年(40),陳規在讀完夏少曾所著《靖康朝野僉言》之文後,深感「痛心疾首」遂撰寫《靖康朝野僉言後序》一文檢討守禦之道,並將其守禦德安成功的經驗,再撰寫了《守城機要》陳規在這些作品當中表述了他對于城守的新觀念

在技術史的觀念上,陳規的守城戰術是建立在因應投石器迅速發展的基礎上尤其投石器雖然是漢人所擅長,但是隨著軍事的失利,許多宋兵為外族所擄,這種利器也就日益被「師宋之長技以制宋」的外族所充分利用,甚至直接將宋兵編為一軍,反過頭來攻打自家人由于投石器的廣泛使用,城牆被破壞的機率大增,城防系統的改進也變得日益迫切

陳規對于城防制度的改進主要在于三個方面,第一是改良甕城:陳規認為甕城應該拆除,改成一道橫牆;第二是收縮城角,使得防禦能力增強;第三是增加城和壕的的數目陳規的守城觀念從戰術的層面來說,就是主動防禦和加大防禦縱深

陳規所提出的城制,雖然基本上對防守有幫助,但還要考慮許多其他條件,因此,到南宋甯宗時,又有襄助襄陽城統帥趙淳,成功擊退攻城金兵的趙萬年,詳細的紀錄下了當時襄陽城的防禦設備,而其規劃雖與陳規所主張類似,但也有因地制宜之改進措施(詳情請參閱趙萬年所撰之《襄陽守城錄》一書)

2,阻滯設施

在敵軍攻城前應盡量消耗敵軍的有生戰力,以降低攻城時敵軍所給予的壓力,所以就必須設這些阻滯設施不過據著名的古兵器學者周緯表示:宋人這方面並沒有太多發明,多半還是沿襲前代而來如:鐵菱角是來自周秦鐵蒺蔾,鹿角木來自漢代,三國時代魏軍曾大量的運用于守城

蒺蔾

蒺蔾是一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因為它的果實外殼有刺,所以古時作戰常常就地取材,將它收集後灑于敵軍必經之路,用以刺傷敵軍人馬腳部早在《孫子兵法.虎韜.軍用》就曾提到木蒺蔾和鐵蒺蔾的用法:「木蒺蔾,去地二尺五寸,百二十具領步騎,要窮寇,遮走北」「狹路微徑,張鐵蒺蔾,其高四寸,廣八寸,長六尺以上,千二百具,敗步騎」

使用鐵蒺蔾也有實際的戰例,如三國時代蜀漢將楊儀就曾利用過蒺蔾來阻止司馬懿的追擊事見《通典.兵典》:

蜀大將諸葛亮悉十萬,由斜谷出始平,據武功五丈原魏大將司馬宣王帥師拒之,與亮對于渭南……,亮卒于軍中及軍退,懿追焉亮長史楊儀結陣,反旗鳴鼓,若將向懿,遽退,不敢迫經二日,乃行其營壘曰:「天下奇才也」懿乃追之,儀多布鐵蒺蔾,懿使軍士二千人著平底木屐前行,蒺蔾悉著屐,然後馬步徑進,追至赤岸,方知審問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懿笑曰:「吾能料生,不料死故也」

可見鐵蒺蔾在野戰的使用上很早至宋時,此器之使用亦十分普遍,如宋將韓世忠在剿平勝捷軍張師正潰師時,曾下令將鐵蒺藜自塞歸路,以示剿平的決心,事見《宋史.韓世忠傳》:

(李)彌大檄世忠將所部追擊,至臨淄河,兵不滿千,分為四隊,布鐵蒺藜自塞歸路,令曰:「進則勝,退則死,走者命後隊剿殺.」于是莫敢返顧,皆死戰,大破之,斬複,餘黨奔潰.乘勝逐北

不過上述所言,都是在野戰時的用途,其實在守城上它的起源也很早,《墨子》一書中也多次提到蒺藜的用途,他指出除了在城內要儲存外,在地道的進出口和門戶都應設置,以防止敵人偷襲另外在《漢書.爰盎晁錯傳》亦曰:「……高城深塹,具藺石,布渠答」其中「渠答」指的就是鐵蒺藜

地澀,謅蹄,鹿角木

除了鐵蒺藜外,地澀和謅蹄也是類似的阻滯設施其中地澀是以逆須釘入長三尺(0.94公尺)寬二尺(0.3公尺)厚三寸(0.09公尺)的布版;謅蹄則是由一具釘滿逆須釘的七寸(0.22公尺)木框構成,都是較大型的阻滯設施鐵菱角則是部署在水較淺的壕溝,或是近城的溪流塘陂,以防止敵軍涉渡鹿角木是長數尺的堅木,插入土中一尺多,目的是用于阻擋騎兵

陷馬坑,機橋

一般而言,通常攻城軍最先抵達的部隊是偵察的騎兵部隊,可以利用陷馬坑來遲滯敵軍騎兵的行動宋代陷馬坑的長約五尺(.57公尺),寬三尺(0.94公尺),深四尺(.25公尺),坑中底部布滿削尖並用火烤過的鹿角槍和竹簽,坑的排法是巨字形據《通典》的記載,唐代的陷馬坑是以亞字形排列,長五尺(.57公尺),寬一尺(0.3公尺),深三尺(0.94公尺)可見宋代的陷馬坑較唐代為大坑上以芻草或種草苗覆蓋,藉以欺敵陷馬坑一般設置于敵人通行的道路和城門的內外兩側機橋是一種陷阱裝置,主要是部署在壕溝上,平常與正常的便橋無異,但是,有敵軍攻城時,則可將栝木取下,敵軍一踐踏橋面,橋就立刻翻覆

檑木

在攻城的過程中攻城軍傷亡最大的階段就是攀爬城牆時(也就是「蟻附」),此時守城軍可以用所有的兵器去對付攀爬中無力還擊的攻城士兵其中應用的最多的大概就是檑具,早在《周禮.秋官.職金疏》中就記載它的存在:「雷,守城捍禦之具」宋代《武經總要》中所載的檑具就有三種,傳統型的檑木共有三種材質:木檑,磚檑和泥檑其中木檑是采用巨大的木材,修成長四尺(.25公尺)直徑五寸(0.公尺)的木柱,然後在木柱上釘上逆須釘,以增加檑木投擲時的殺傷力泥檑顧名思義是以土混合豬鬃,馬尾或毛鬣三十斤(使其不易斷裂)做成長二三尺(0.3-0.94公尺),直徑五寸(0.公尺)的柱型磚檑是用燒磚的技術燒成,大小約為長三尺五寸(.公尺)直徑六寸(0.9公尺),與泥檑的大小差不多

回收型檑木

上述這些傳統型的檑木多半是藉助重力來產生破壞力,制作的材料多半容易自城中取得但是若敵人圍城經年,城中有限的資源無法長期支應制造檑木所需,很快的便無法應付蟻附的攻城軍,所以可以回收多次的檑木便出現了這些回收型的檑木有車腳檑和夜叉檑兩種,其中車腳檑是自城上立一個絞車,然後以車輪作為檑具,投擲後再以絞車收回而夜叉檑(又稱留客住)則是以長一丈多(3.3公尺)直徑一尺(0.33公尺)的濕榆木制成,檑木外釘滿長五寸的逆須釘,兩端裝有輪子,一樣依靠城上的絞車施放如此一來,當夜叉檑施放後,兩端的輪子(當然它們的直徑超過五寸)可以迅速的幫助檑木回到原位,而不會受到逆須釘和城牆摩擦而導致難以回收的窘境

狼牙拍,飛鉤,鐵撞木

除了可回收的檑木之外,宋代還有其他回收型的攻擊兵器,如狼牙拍,飛鉤和鐵撞木狼牙拍的拍面是由長五尺(.57公尺),寬四尺五寸(.4公尺),厚三寸(0.09公尺)的榆木板釘滿五寸長,重六兩的狼牙鐵釘二千二百個,四面各裝上一刀刃,以加強殺傷力狼牙拍的操作是由兩組繩子來控制,敵軍一但進行攻城,就用一組繩子將拍面舉起與城牆垂直,迨敵軍攀爬至拍面下方,立刻將拍放下飛鉤又名「鐵鸮」,它的設計有點像是在釣魚,末端利用一段鐵煉來增加拋擲時的穩定性,然後再加上鉤鋒長利的鐵鉤鐵鉤是運用在敵軍士兵穿著沉重的鐵甲攻城時,因為頭戴物笠,又擔心矢石攻擊,不敢抬頭的心理,只要他們聚集在城下,就立刻將飛鉤拋下,飛鉤會鉤住盔甲,每次可以鉤到兩三個人鐵撞木則是設計來攻擊攻城的木驢車,所以它和前述以殺傷敵人為主的「人員殺傷檑」不同,是以撞擊力為主,所以鐵撞木是木身鐵首,鐵首是由六個鐵鋒所組成,每個鐵鋒長一尺多(0.3公尺),就像一只大狼牙鐵釘,可以穿刺攻城車輛的頂部破壞車輛之後可以用燕尾炬燃燒破壞

守城個人兵器

士兵據城而守,所用的兵器當然和野戰時所使用的不盡相同,因為防守具有掩蔽及隱蔽的優勢,而且不必考慮機動性的問題,所以為了能夠斬殺攀城的敵人,一般守城所用的武器較野戰所使用者長如:拐突鎗長二丈五尺(7.83公尺),抓槍長二丈四尺(7.5公尺),拐刃槍長二丈五尺,叉竿長二丈(.2公尺)另外也有一種銼子斧,和一般的斧頭「直柄直刀」設計不同,它是用「直柄橫刀」的方式,主要用于鉤刺攻城人及砍攀城人手

消防

攻城部隊常常利用炮車投擲燃燒彈,因此城牆上必須預貯水源,以便隨時滅火減少傷害一般的水袋是以牛馬雜畜的皮毛制成水袋,可以貯水三,四石,出水口以長一丈(3.3公尺)粗徑的竹,中間打通,以利出水遇到城上的城樓或戰棚失火,以三至五人為一組,立刻提起水袋灌救,一座城門必須配置兩具水袋若是敵人在城下起火,則用另外一種可以投擲的水囊,水囊是用豬或牛的胞衣制成火勢大的時候,水不易接近火源,可以利用唧筒將水噴灑到火源上遇上油性的燃燒物時,就不能以水來滅火,否則會有火苗四散的情形,這時就以麻搭(也就是現代的拖把)沾泥漿來滅火,麻搭杆長八尺(2.54公尺),杆頭包紮散麻二斤

4,輔助防禦設施

塞門刀車,布幔,皮簾


城池一但遭到敵人的破壞,若無法即時修複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守城時務必准備輔助防禦設施,來暫時阻擋敵人的攻勢如塞門刀車就是用來代替被敵軍破壞的城門,它共有兩個車輪,門板上向前插出許多鎗刃,以防止敵軍再度破壞

木女頭則是代替被破壞的女牆,它高六尺(.88公尺),寬五尺(.5公尺),牆面上預開了一些射口,底部設兩個輪子以便推行,迨移至定位時用附帶的兩枝拐木加以固定因為女牆往往是城上爭奪戰的僵持地點,所以往往是攻方攻擊的重點,若是女牆為攻城部隊所破壞,則城上的守軍就失去屏蔽,很快便會喪失戰力,所以守軍多半會利用布幔來保護女牆布幔是以很多層的厚布(也有用繩子編成繩網)做成一面布幕,以一枝竹杆撐出牆外七八尺外(2.9-2.50公尺)來抵擋矢石,當然同理它也可以用於保護望樓若是城上被打出缺口,則利用牛皮制的皮簾來遮蔽,皮簾的長八尺(2.50公尺)寬一丈(3.3公尺)

木立牌,竹立牌

單兵所使用的防禦盾牌也較野戰所使用的尺寸大,更重視其防禦力《武經總要》中載有兩種防禦盾牌:木立牌和竹立牌木立牌和竹立牌的型制接近,大小也相仿,為了讓士兵可以在盾牌後准備攻擊,兩者均附有拐子(支撐架),盾牌可以不靠外力來站立竹立牌的防禦力較木立牌佳,因為它是用牛皮條將寬五分(直徑.5公分)長五尺(.5公尺)的厚竹條編成的,也有將整只牛的牛皮穿在盾牌上的,此種盾牌特別的堅固在有敵情顧慮下,士兵巡視城牆時或駐紮於戰棚時可以用來防禦火炮火箭

5,地防設施

若是攻城部隊挖掘地道攻城,守城部隊往往防不勝防,因此若能得知挖掘部隊所在的位置,就可以提早准備探知敵軍地下活動的利器就是甕聽和聽地,它們其實不是什麼特別的器械,它只是一只甕而已一般而言,守城均必須在城內的各方先掘好深二丈(.2公尺)的洞穴,以耳力好的軍士待在洞中,然後取一個新的甕蓋在洞頂,只要敵人在數百步(一步等於五尺,相當於.57公尺)之內活動,在洞中的軍士就可以藉由聲音來判斷敵軍的方位,然後再利用風扇車迅速的將毒藥或石灰粉吹向敵軍方向也可以在敵方地道方向預鑿地道,兩旁橫向鑿洞,隱藏伏兵,洞外再以土色氈簾加以隱蔽欺敵

,交通設施

圍城時,守城部隊必須時時出城偵察,以便了解攻城部隊的動態但是偵查部隊只要出城,敵軍可以依城門開合的情形來判斷守城軍的活動,同時,也怕敵軍利用城門打開時發動奇襲,所以利用城門以外的路徑進出城是很重要的一般大部分是利用繩梯和下城絞車,繩梯的設計與今日所使用者無異,使用者必須自行攀爬,若是有傷員或是婦女,小孩,繩梯就不那麼方便,而下城絞車就是利用絞車的設計,可以由城上的人來控制上下,好處除了較為迅速外,若是敵軍欲混入,也較容易預防

7,守城炮

在火藥發明之前所謂的「炮」就是指投石車,確實的起源時間雖不可考,但是,可以確定在春秋時代已經有實際投入作戰的紀錄,而唐代時更是廣泛的運用,今試舉一例,《舊唐書̷東夷̷高麗傳》:

時李績已率兵攻遼東城高麗聞我有拋車,飛三百觔石於一里之外者,甚懼之,乃於城上積木為戰樓以拒飛石績列車發石以擊其城,所遇盡潰又推撞車撞其樓閣,無不傾倒帝親率甲騎萬餘,與李績會,圍其城俄而南風甚勁,命縱火焚其西南樓,延燒城中,屋宇皆盡戰士登城,賊乃大潰,燒死者萬餘人,俘其勝兵萬餘口,以其城為遼州

文中所見「拋車」,「飛石」一詞即為炮車可見這些投石器不僅運用於守城,也有許多時候運用於攻城或野戰的時候,宋代《武經總要》曾提到:「凡炮,軍中之利器也,攻守師行皆用之」足見宋代對於投石器的重視正德本《武經總要》共記載有十八種炮車,其中用於攻城的有兩種行炮車,用於守城的則有炮車,單梢(ㄕㄠ)炮(兩種),雙梢炮,五梢炮,七梢炮,旋風炮,虎蹲炮,拄腹炮,獨角旋風炮,旋風車炮,臥車炮,車行炮,旋風五炮,合炮,火炮共有十八種,不過有詳細記載結構的只有八種,各炮諸元詳見下表:

這些炮中大多數都以「梢」的數量作為名稱,「梢」是指炮杆的組成結構,若為一支炮杆則稱為單梢炮,五支則稱為五梢炮,複合組成的炮杆彈力較佳,容易將炮石投擲至遠處在投擲時炮石的固定極為重要,皮窩與炮杆系以兩組繩子相連結,一組固定於炮杆上,另一組則以鐵環活套於炮杆,由於炮杆尾端的角度稍微上揚,活環端在炮石尚未投擲出時並不會脫離炮杆,必須在炮石已經達到與地面垂直時,活環端才會脫離炮杆,炮石才會投擲出去,這種設計對於安全投擲炮石有很大的幫助

這些投石器在攻守城中往往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因為大多數的兵器都是直射武器,只有投石器是拋射武器,可以越過障礙攻擊敵人,但這些炮本身缺乏防護,所以多半必須倚城而戰而且投石器使用時軍士蕈集,若為敵人偵知位置,進行反炮戰,造成傷亡往往極大值得注意的是《武經總要》中所載的投石器射程和《襄陽守城錄》所載的射程相差很大,其中單梢炮的射程在《武經總要》中為50步(78.25公尺)和80步(25.2公尺),而在《襄陽守城錄》中則為250步(39.25公尺)相差三至五倍之多,可能是北宋在編《武經總要》時刻意的隱瞞了投石器的射程

針對固定炮架和固定炮杆所延伸的移動和調整射擊方位問題,也發展出了旋風炮和一些車型的投石器旋風炮的支柱是單竿設計,可以旋轉調整射擊方位,而不必搬動炮架這種投石器也受到北宋敵人西夏的注意,在《宋史̷西夏傳》中提到了西夏運用這種炮的情形:

有炮手二百人號「潑喜」,立「旋風炮」於橐駝鞍,縱石如拳得漢人勇者為前軍,號「撞令郎」若脆怯無他伎者,遷河外耕作,或以守肅州

西夏人顯然寄望投石器能賦予機動性,來增加其野戰的使用性有趣的是,西夏許多操縱炮車的軍士是漢人,這和明末時滿洲人利用漢人來操作火炮的情形相類

投石器到了南宋已經發展成對重式(counterweight-poweredengine),原來的投石器需要許多人拉索,但改成對重式後,大部分拉的力量改由重物所取代,士兵可以先利用絞車將重物升起,裝上炮石後,只要釋放重物,就可以將炮石投出,這種方法除了大幅減少操作的人員,減少操作所需的空間外,對於投擲的准確度也大為提升,可以調整重物來控制射程,若是以人力拉擲則無法控制,而且人員必須訓練才能順利的投擲出炮石南宋的守城戰中,宋軍能夠克敵致勝,這種對重式的襄陽炮居功厥偉

由於炮車的發展日新月異,雙方同時用炮相互交戰的情形增加了,因此對於炮擊時可能受到的弓矢,炮石的攻擊均必須考慮防護設施,於炮石的防護也日益受到重視,據《宋史̷兵志》所載,就有「護陴籬索」這種防禦設施

咸淳九年,沿邊州郡,因降式制回回炮,有觸類巧思,別置炮遠出其上且為破炮之策尤奇其法,用稻穰草成堅索,條圍四寸,長三十四尺,每二十條為束,別以麻索系一頭於樓後柱,搭過樓,下垂至地,梁垂四層或五層,周庇樓屋,沃以泥漿,火箭火炮不能侵,炮石雖百鈞無所施矣且輕便不費財,立名曰「護陴籬索」是時,兵紀不振,獨器甲視舊制益詳

護陴籬索不但可以防火炮,火箭,還可以扺禦百鈞的炮石,用費又少,可以說是有效又經濟的設計



弓的發展曆史源遠留長,在上古文獻中有許多記載,如《世本》將弓矢的起源歸於皇帝的大臣「揮」和「夷牟」;《山海經》則稱:「少皞生般,始為弓矢」此外,弓也與許多神話故事有關,如耳熟能詳的後羿射下九個太陽的傳說可見弓矢的起源很早弩的起源也相當早,和弓一樣,沒有人確切知道它的發明時間但是可以確知的是,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隨著戰爭型態的日益擴大,弓和弩已經成為軍隊中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宋代的弓弩種類繁多,僅在《武經總要》一書就記錄有弓四種,弩十二種(包含六種床弩)這些弩的規格各異,可以看出宋人對於弩的多方需求在單人操作的弩方面,除了《武經總要》所載的六種之外,還有一種宋代最知名的弩「神臂弓」神臂弓是於熙甯六年(08)十二月,由入內府都知張若水進呈由歸順的黨項酋長李宏所設計的偏架弩由於性能優異,發現可以擊穿雙層的鐵甲,因此很快的配屬於部隊神臂弓的弩身是用堅硬的山桑木制成,弩梢則采用檀木,「馬面牙發」(扳機)用銅制,弦是用麻繩弩的前端圓環有一協助裝填的裝置「干鐙」它的弩身長三尺二寸(約一公尺),弩弓長四尺五寸八分(.43公尺),兩弭各長九寸二分(0.29公尺),弝長四寸,兩閃(弝和弭之間)各長一尺一寸一分(0.347公尺),弦長二尺五寸(0.78公尺),至於弩箭則和弓所使用的箭不同,長度只有數寸長」這種弩除了廣泛的配置於北宋的軍隊中外,南宋時,抗金名將韓世忠又將其改良稱為「克敵弓」,繼續為南宋軍隊所沿用

弓箭設速較高,是弩的2倍,容易制造弩的射程較遠,一般可以達到320公尺以上,但若北宋北宋的神臂弓(其實是弩)射程可達500公尺對於遠處的敵軍可以弩攻擊,近處敵軍則以弓消滅之

床弩

除了個人所使用的弩外,北宋亦發展了一系列巨型的床弩,這些床弩為增加發射的力道,都是以複合弓來提供足夠的彈力這些床弩的發射機制和個人型所使用的弩機不同,一般是以槌子來敲移「牙發」,使弦脫離,進而帶動弩箭床弩一次發射數十箭,對於敵人的密集攻擊具有很大的傷害力由於威力強大,攻城軍往往用來射擊城牆,以便軍士可以蟻附上城,所以攻城軍將這種弩箭稱為「踏撅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