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逐燕,逐燕燕高飛,高飛上京畿之三

公元1368年五月,明洪武三十一年,英雄了一輩子的明太祖朱元璋,終于抵擋不住自然的規律,生病死了,時年七十一歲.朱元璋臨死之前,下了兩道詔書:一,命皇太孫朱允文繼承皇位;二,命分封在全國各地的兒子們,化悲痛為力量,鎮守藩國,不得來京奔喪.

朱元璋的第一道詔書順理成章.明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病死後,朱標之子朱允文,被朱元璋立為太孫.其時朱允文十六歲,到洪武三十一年,朱允文已經做了五六年的儲君,所以朱元璋一死,皇帝之位,非朱允文莫屬!

但朱元璋的第二道詔書,有點不近常理兒.按當時封建論理,明王朝普通朝臣逢到"丁憂"(父母之喪),尚需"奪"(辭職回老家奔喪,守孝27個月左右),堂國家最高領導人死了,他二十多個兒子,居然不讓到場哭個別,僅讓孫子送葬,從人上講不通!在朱元璋眾多兒子中間,也許有真心孝敬的,但迫于皇命,多不敢一個"不"字.獨建文帝朱允文的四叔朱棣,知道父親駕崩的消息,星夜南下,到達淮安時,被當地駐軍所阻,急報建文帝.其時朱允文才稱帝幾天,見四叔朱棣不服從皇爺爺之命,他既氣又急!所以他也下一道不近人的詔書:責令燕王朱棣北還!

《明史》記載,燕王"怏怏北還!"

在太子朱標死後,因為皇位繼承權的問題,朱棣與建文帝已經埋下日後沖突的伏筆.據《明史》記載:因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認為,皇四子燕王朱棣"類己",所以想立朱棣為太子.但大學士劉三吾等人,堅持"立嫡"原則.按"立嫡"原則,太子朱標死後,皇位的第一繼承人應是朱標之子,朱允文;第二繼承人,皇二子朱夾;第三繼承人,皇三子朱拓.再其次,才能輪到皇四子朱棣.為反對立朱棣為太子,劉三吾提出兩個理由:一,皇孫朱允文時年十六歲,已經成年,而且聰明仁孝,在朝臣之中,口碑很好,是一個不錯的守成之主.二,如果皇帝跳過朱允文,立皇四子朱棣為太子,這做老子的心眼兒太偏了,置皇二子朱夾,皇三子朱拓于何地?

劉三吾一席話,打消了朱元璋想立朱棣為太子的念頭.但朱元璋想立朱棣為太子的想法,卻傳得宮里宮外滿天飛.這些消息,對于燕王朱棣來,有相當強烈的心里喑示,可以增強他的自信心,但對于建文帝來,從聽到這類道消息開始,他對自己這位四叔,多了兒份猜忌與懷疑!以至,在他還是皇太孫時,就表現出,對全國各地眾多強勢的藩王叔叔們的"遠濾".一次,他在皇宮的東角門里,與太常卿黃子澄閑吹時:"眾位皇叔分封天下,一旦有變,當如何應對?"

黃子澄給朱允文吃了一顆定心丸:武力清剿!為了給朱允文增加信心,黃子澄還給朱允文列舉了漢景帝之世,漢景帝成功削平七國之亂為例.確實,朱元璋的分封諸王,與漢高祖劉邦分封一樣.而分封制度,可能是防止外亂的一貼藥.但吞下這貼治世之藥,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是內亂.漢景帝之時,有周亞夫這等帥才,幫漢景帝穩住了天下.可朱允文的大明王朝,只有李景隆這類降將!所以,同樣的曆史布局,發生在不同的曆史時期,不同個性的人物身上,最後的結局自然也不會一樣!

朱允文未必明白這個理兒,在他稱帝之後幾天,就發生了燕王藐視皇命事件,這讓朱允文心里十分窩火,所以過了幾天,他就把黃子澄找來,對黃子澄:"先生可記得東角門談話否?"

黃子澄當然沒有忘,于是乎朱允文與黃子澄開始"暢談",如何如何處置外藩的種種設想.而就在朱允文與黃子澄在皇宮里密談時,燕王朱棣,早就在朱允文的皇宮里,密布了許多線人.他們把皇帝的談話內容,原原本本的泄露給了燕王朱棣!

公元1399年,明建文帝頒布了,朝庭對全國各地藩王的新政:諸藩王不得節制封地的文武吏士,不得代收國家稅賦,不得干涉地方民政!皇帝一紙詔書,把藩王們的軍權,人事權,民政權統統給沒收了!而且喑示朝臣們,羅烈證據,給各地藩王找茬兒.

其時,明王朝實行分封制度,已經二十余年時間,這些皇子,皇孫們,在他們的封地里,他們是貨真價實的"王",什麼巧取豪奪,欺男霸女,為非作歹,胡作非為之事,做了到是正常,不做到是不正常!如果朱允文下定決心,用大明法律,把藩王們一個一個往里套,大概也是:全部砍頭,可能有冤枉;一個挨一個砍頭,肯定有漏網!


結果,朝庭整治藩鎮的命令,才執行兩個月,建文元年四月,朱元璋皇十七子岷王朱楩,嚇得自殺.皇十二子,代王朱桂,查出問題,被貶為庶人.

三個月後,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舉兵造反,史稱"靖難之變".其時距離明太祖朱元璋駕崩,才十個月時間,按古制,也算是老皇帝尸骨未寒!這叔侄兩就這樣鬧騰起來!

從建文帝稱帝時間上看,他撤藩之舉,過于迫切.燕王"靖難之變",多少有點官逼民反的意思.據《明史》記載,"莫逐燕,逐燕燕高飛,高飛上京畿"讖,產生于建文帝中期,有一不知名的道士,游走于南京的大街巷之間,邊走邊唱:莫逐燕,逐燕燕高飛,高飛上京畿!時人不知其意.

建文帝自公元1398年稱帝,公元1402年去位,連頭帶尾僅五年時間.而燕王朱棣起兵"靖難"時間,為公元1399年7月,在時間上,屬建文初期.所以是燕王朱棣"靖難"在前,道士作讖歌在後.當時許多人都看到一個瘋瘋癲癲道士,嘴里反反複複地,唱著"莫逐燕"這則讖歌,但沒有人把道士的讖歌,與眼下正在進行的叔侄大戰聯系起來.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經過數年的"靖難"之戰,攻占了南京,把朱允文逼上了絕路.有人他投火自焚,也有人他逃出了南京,出家當了和尚.等燕王朱棣進了南京,稱了帝之後,有許多南京人才想起道士的讖歌!"莫逐燕,逐燕燕高飛,高飛上京畿!"這不是明擺了勸建文帝不要"逐燕"(王)嘛?

可唱讖歌的道士早就不知所終,只留下這則應了讖的讖歌!

這則讖,是大明王朝,比較有影響的讖,和中國曆史的許多讖一樣,這則讖出現得比較神秘,出自方外道士之口.而這個所謂的道士,很可能是一看破世的世外高人,他可能是想通過讖歌的形式,勸朱允文撤藩不能太急!

但此時的朱允文,是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道士想進忠,卻找不到話的台階.所以出此下策,佯裝瘋癲,在南京的大街巷里,苦唱讖歌.希望某個重要的朝臣,或朱允文聽到,起當頭棒喝,懸崖勒馬之效!

道士唱歌之時,朱允文的"國軍",與"燕軍"正處于戰略僵持狀態.朱允文此時,還有很大的戰爭主動權.但他沒有聽到道士的讖歌,或者就是偶有聽到,也沒有弄明白!所以他不遺余力地"逐燕"!最後,皇四子燕王朱棣,在戰爭之中,壯大起來了,真的飛上了京畿!皇四子燕王朱棣,化身為明成祖朱棣!

所謂的曆史,都是從前的現實.我們把從前的曆史,不是當做故事來讀,而是當做發生過的現實,來研讀時,我們對"莫逐燕"這則讖,所牽及人物最後的命運,以曆史之中,並非絕對化的節與過程,許多人會止不住為建文帝的失敗,而扼腕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