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聯兵抗秦(2)



終于,秦朝集結兵力反擊。章邯率領秦朝大軍,乘機奇襲,大敗楚軍于定陶。

由于身邊護衛的怠慢,項梁不幸在此戰役中被秦兵斬殺了。

項羽和劉邦的軍隊,攻破城陽,追趕秦兵,攻占濮陽(河南省濮陽南)、雍丘(河南省杞縣),進擊至陳留內部。

在戰場上,項羽極為勇猛善戰,經常率先攻入敵陣,如虎入羊群一般,眼看著就要攻入秦都咸陽了。

項梁戰死的噩耗,很快地傳到項羽的耳里。項羽和劉邦認為這對士氣影響很大,于是忍著淚,撤回軍隊。

他們後退到左邊的彭城(江蘇省徐州)。項羽在彭城之北,呂臣在彭城之東,劉邦在碭(安徽省碭山南)布陣據守,養精蓄銳,等待時機。

秦將章邯看出楚軍不足以為憂,突然改變方向,轉攻北邊的趙。

在盱眙的懷王,驚聞項梁的死訊,連忙遷都彭城。

楚軍集結于彭城,以懷王為首,正在商討反擊的對策,忽然從趙飛來了快馬來報:

“巨鹿城被章邯的三十萬大軍包圍了,危在旦夕,迫切需要援軍!”

這時趙歇為趙王。當秦軍攻打首都信都(河北省邢台西南)時,趙王帶著宰相張耳與少數兵士逃到巨鹿城;另一方面,由將軍陳余率領數萬兵卒鎮守巨鹿北邊,這就是史稱的“河北軍”。

秦將章邯將三十萬大軍分為兩支。一支由部將王離、涉間和蘇角帶領,包圍巨鹿城;自己則率著另一支部隊,守護軍隊的糧食補給線,並准備截斷趙的援軍。

當時戰爭的勝敗,和近代戰爭不同,誰先斬下敵將的首級,誰就獲勝。或是截斷敵軍的軍糧補給線,迫使對方投降。這種動員幾萬甚至幾十萬人力的軍隊,如果大將被殺,便會群龍無首而潰不成軍。

章邯知道趙王歇和宰相張耳守在巨鹿城里,因而並不急于和趙軍一決勝負,而采取斷糧的策略。

巨鹿的糧食逐漸缺乏,張耳再三地想派陳余出兵誘敵,但陳余卻按兵不動。陳余知道自己的軍力薄弱,絕非秦軍的對手,所以一直觀望不前。張耳非常氣憤,于是派張超和陳澤去責備陳余。

張耳和陳余同為魏國大梁(河南省開封)人,過去一直是知心的好友。但自從這件事以來,兩人之間感情完全決裂,並互相敵視。

張耳知道陳余不肯伸援手,于是轉而派遣快馬,請求齊、燕、楚等諸侯的援助。

在楚地的懷王,立即召開會議商討對策。因為如果趙國打敗的話,章邯的軍隊可能進擊彭城,情勢十分危急。

這時,范增進言:

“應該立即派遣援軍救趙!”

懷王于是封宋義為上將軍,封項羽為魯公,並任命他為次將,而范增則當末將,組成救援軍去解救趙的困境。另一方面要劉邦率軍向西攻打秦都咸陽。

在出發之前,懷王召集諸侯,對他們說:“誰最先進入咸陽,平定關中地方,誰就是關中王。”

他希望各將都能信守這個約束。

關中是指函谷關(河南省靈寶西南)以西的渭水盆地,秦都咸陽就在關中的中心位置。盆地和周圍的地形,形成了天然的屏障,那兒土地肥沃,是我國文化極發達的地方之一,古時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之稱。

得關中,便制天下。

聽了懷王的承諾,諸將都奮勇地全力以赴。

其中只有項羽非常不服氣。他無法忘懷叔父項梁被秦所殺的仇恨,他下定決心要親手滅秦。但現在自己卻被編入救援軍,而劉邦卻得幸被派往關中。

項羽對懷王的分配極力表示不滿,再三要求能和劉邦一起進擊關中。

他的這種態度,使得懷王和在座的諸將都感到極為不安。

在項梁還沒被殺之前,曾命令項羽攻打襄城(河南省襄城)。襄城的守衛固若金湯,項羽久攻不克,經過了接二連三的惡戰苦斗,好不容易才能把襄城攻下。

他攻入襄城後,便活埋襄城的敵軍和當地的居民。後來,他對于頑強的抵抗者,一律革殺,毫不寬容。他的這種作風,逐漸暴露了他暴虐的本性。

懷王和諸將最害怕的就是這一點。如果把先頭部隊交給項羽,民眾心里一定很不服氣。所以,不願項羽加入攻秦的軍隊,是大家一致的見解。

懷王未答應項羽的請求,項羽只得率軍北上援救巨鹿城。

公元前208年閏九月,項羽和劉邦的咸陽爭奪戰在聯合抗秦的旗幟下揭開了序幕。

由彭城出發,前往巨鹿的宋義和項羽的援軍,不久到達了安陽(山東省曹縣東),但上將軍宋義卻在安陽駐兵不動。經過了四十多天,糧食逐漸缺乏,士兵們開始不滿,其中尤以項羽最為憤怒。他質問宋義說:

“巨鹿城現在就像風雨中的燈燭一般,我們為什麼反而把援軍留在安陽不動呢?請快發布攻擊的命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