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秦二

○齊助楚攻秦

齊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後,秦欲伐齊,齊、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謂張儀

曰:“吾欲伐齊,齊、楚方歡,子為寡人慮之,奈何?”張儀曰:“王其為臣約

車並幣,臣請試之。”

張儀南見楚王,曰:“弊邑之王所說甚者無大大王,唯儀之所甚願為臣者亦

無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亦無先齊王,唯儀之甚憎者亦無大齊王。今齊王之

罪,其于弊邑之王甚厚。弊邑欲伐之,而大國與之歡,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

而儀不得為臣也。大王苟能閉關絕齊,臣請使秦王獻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

此,齊必弱,齊弱則必為王役矣。則是北弱齊,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為

利也,則此一計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說,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求之不穀得商、於之田,方六百里。”

群臣聞見者畢賀。陳軫後見,獨不賀。楚王曰:“不穀不煩一兵,不傷一人,而

得商、於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為智矣。諸士大夫皆賀,子獨不賀,何也?”

陳軫對曰:“臣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妄賀。”王曰:“何也?”

對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齊也。今地未可得,而齊先絕,是楚孤也,秦

又何重孤國?且先出地絕齊,秦計必弗為也;先絕齊後責地,且必受欺于張儀。

受欺于張儀,王必惋之。是西生秦患,北絕齊交,則兩國兵必至矣。”楚王不聽,

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無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絕齊。使者未來,又重

絕之。

張儀反,秦使人使齊。齊、秦之交陰合。楚因使一將軍受地于秦。張儀至,

稱病不朝。楚王曰:“張子以寡人不絕齊乎?”乃使勇士往詈齊王。張儀知楚絕

齊也,乃出見使者,曰:“從某至某廣從六里。”使者曰:“臣聞六百里,不聞

六里。”儀曰:“儀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

使者反報楚王,楚王大怒,欲興師伐秦。陳軫曰:“臣可以言乎?”王曰:

“可矣。”軫曰:“伐秦非計也。王不如因而賂之一名都,與之伐齊。是我亡于

秦,而取償于齊也,楚國不尚全事?王今已絕齊,而責欺于秦,是吾合齊、秦之

交也,固必大傷。”

楚王不聽,遂舉兵伐秦。秦與齊合,韓氏從之,楚兵大敗于杜陵。

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僅以救亡者,計失于陳軫,過聽于張儀。

○楚絕齊齊舉兵伐楚

楚絕齊,齊舉兵伐楚。陳軫謂楚王曰:“王不如以地東解于齊,西講于秦。”

楚王使陳軫之秦。秦王謂軫曰:“子秦人也,寡人與子故也。寡人不佞,不

能親國事也,故子棄寡人事楚王。今齊、楚相伐,或謂救之便,或謂救之不便,

子獨不可以忠為子主計,以其余為寡人乎?”陳軫曰:“王獨不聞吳人之游楚者

乎?楚王甚愛之,病,故使人問之曰:‘誠病乎?意亦思乎?’左右曰:‘臣不

知其思與不思,誠思則將吳吟。’今軫將為王‘吳吟’。王不聞管與之說乎?有

兩虎諍人而斗者,管莊子將刺之,管與止之曰:‘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也。今兩

虎諍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無

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齊、楚今戰,戰必敗。敗,王起兵救之,有救

齊之利,而無伐楚之害。”

計聽知覆逆者,唯王可也。計者,事之本也;聽者,存亡之機。計失而聽過,

能有國者寡也。故曰:“計有一二者難悖也,聽無失本末者難惑。”

○秦惠王死公孫衍欲窮張儀

秦惠王死,公孫衍欲窮張儀。李讎謂公孫衍曰:“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孫

顯于韓,起樗里子于國。三人者,皆張儀之讎也,公用之,則諸侯必見張儀之無

秦矣。”

○義渠君之魏

義渠君之魏,公孫衍謂義渠君曰:“道遠,臣不得複過矣,請謁事情。”義

渠君曰:“願聞之。”對曰:“中國無事于秦,則秦且燒焫獲君之國;中國為

有事于秦,則秦且輕使重幣而事君之國也。”義渠君曰:“謹聞令。”

居無幾何,五國伐秦。陳軫謂秦王曰:“義渠君者,蠻夷之賢君,王不如賂

之,以撫其心。”秦王曰:“善。”因以文繡千匹,好女百人,遺義渠君。義渠

君致群臣而謀曰:“此乃公孫衍之所謂也。”因起兵襲秦,大敗秦人于李帛之下。

○醫扁鵲見秦武王

醫扁妾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

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君以告扁鵲。扁鵲怒而投其石,

“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

○秦武王謂甘茂

秦武王謂甘茂曰:“寡人欲車通三川以窺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對

曰:“請之魏,約伐韓。”王令向壽輔行。

甘茂至魏,謂向壽:“子歸告王曰:‘魏聽臣矣,然願王勿攻也。’事成盡

以為子功。”向壽歸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

甘茂至,王問其故,對曰:“宜陽大縣也,上黨、南陽積之久矣,名為縣,

其實郡也。今王倍數險,行千里而攻之,難矣。臣聞張儀西並巴、蜀之地,北取

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為多張儀,而賢先王。魏文侯令樂羊將,攻中山,

三年而拔之。樂羊反,而語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樂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

之功,主君之力也。’今臣羈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孫衍二人者,挾韓而議,王

必聽之。是王欺魏,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

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者不殺人。’織

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

‘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

則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賢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適

三人,臣恐王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聽也,請與子盟。”于是與之盟

于息壤。

果攻宜陽,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孫衍二人在,爭之王。王將聽之,

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對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複使甘

茂攻之,遂拔宜陽。

○宜陽之役馮章謂秦王

宜陽之役,馮章謂秦王曰:“不拔宜陽,韓、楚乘吾弊,國必危矣。不如許

楚漢中以歡之。楚歡而不進,韓必孤,無奈秦何矣。”王曰:“善。”果使馮章

許楚漢中,而拔宜陽。楚王以其言責漢中于馮章,馮章謂秦王曰:“王遂亡臣,

固謂楚王曰:‘寡人固無地而許楚王。’”

○甘茂攻宜陽

甘茂攻宜陽,三鼓之而卒不上。秦之右將有尉對曰:“公不論兵,必大困。”

甘茂曰:“我羈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陽餌王。今攻宜陽而不拔,公孫衍、樗里

疾挫我于內,而公中以韓窮我于外,是無伐之日已!請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

以宜陽之郭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賞。明日鼓之,宜陽拔。

○宜陽未得

宜陽未得,秦死傷者眾,甘茂欲息兵。左陳謂甘茂曰:“公內攻于樗里疾、

公孫衍,而外與韓侈為怨,今公用兵無功,公必窮矣。公不如進兵攻宜陽,宜陽

拔,則公之功多矣。是樗里疾、公孫衍無事也,秦眾盡怨之深矣。”

○宜陽之役楚畔秦而合于韓

宜陽之役,楚畔秦而合于韓。秦王懼。甘茂曰:“楚雖合韓,不為韓氏先戰,

韓亦恐戰而楚有變其後。韓、楚必相禦也。楚言與韓,而不餘怨于秦,臣是以知

其禦也。”

○秦王謂甘茂

秦王謂甘茂曰:“楚客來使者多健,與寡人爭辭,寡人數窮焉,為之奈何?”

甘茂對曰:“王勿患也,其健者來使者,則王勿聽其事,其需弱者來使,則王必

聽之。然則需弱者用,而健者不用矣,王因而制之。”

○甘茂亡秦且之齊

甘茂亡秦,且之齊,出關遇蘇子,曰:“君聞夫江上之處女乎?”蘇子曰:

“不聞。”曰:“夫江上之處女,有家貧而無燭者,處女相與語,欲去之。家貧

無燭者將去矣,謂處女曰:‘妾以無燭,故常先至,掃室布席。何愛余明之照四

壁者?幸以賜妾,何妨與處女?妾自以有益于處女,何為去我?’處女相與語以

為然,而留之。今臣不肖,棄遂于秦而出關,願為足下掃室布席,幸無我遂也。”

蘇子曰:“善。請重公于齊。”

乃西說秦王曰:“甘茂賢人,非恒士也;其居秦,累世重矣。自殽塞、谿谷,

地形險易,盡知之。彼若以齊約韓、魏,反以謀秦,是非秦之利也。”秦王曰:

“然則奈何?”蘇代曰:“不如重其贄、厚其祿以迎之。彼來,則置之槐谷,終

身勿出,天下何從圖秦?”秦王曰:“善。”與之上卿,以相迎之齊。甘茂辭不

往。

蘇秦偽謂王曰:“甘茂賢人也,今秦與之上卿,以相迎之;茂德王之賜,故

不往,願為王臣。今王何以禮之?王若不留,必不德王。彼以甘茂之賢,得擅用

強秦之眾,則難圖也。”齊王曰:“善。”賜之上卿命而處之。

○甘茂相秦

甘茂相秦,秦王愛公孫衍,與之間有所立,因自謂之曰:“寡人且相子。”

甘茂之吏道而聞之,以告甘茂。甘茂因入見王,曰:“王得賢相,敢再拜賀。”

王曰:“寡人托國于子,焉更得賢相?”對曰:“王且相犀首。”王曰:“子焉

聞之?”對曰:“犀首告臣。”王怒于犀首之泄也,乃逐之。

○甘茂約秦魏而攻楚

甘茂約秦、魏而攻楚,楚之相秦者屈蓋為楚和于秦。秦啟關而聽楚使。甘茂

謂秦王曰:“怵于楚,而不使魏制和,楚必曰:‘秦鬻魏’。不悅而合于楚。楚、

魏為一,國恐傷矣。王不如使魏制和,魏制和,必悅。王不惡于魏,則‘寄地’

必多矣。”

○陘山之事

陘山之事,趙且與秦伐齊,齊懼。令田章以陽武合于趙,而以順子為質。趙

王喜,乃案兵告于秦曰:“齊以陽武賜弊邑,而納順子欲以解伐。敢告下吏。”

秦王使公子他之趙,謂趙王曰:“齊與大國救魏而倍約,不可信。恃大國不

義。以告弊邑,而賜之二社之地,以奉祭祀。今又案兵,且欲合齊而受其地,非

使臣之所知也。請益甲四萬,大國裁之。”

蘇代謂齊獻書穰侯曰:“臣聞往來之者言曰:‘秦且益趙甲四萬人以伐齊。’

臣竊必之弊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于計,穰侯智而習于事,必不益趙甲四萬人

以伐齊。是何也?夫三晉相結,秦之深讎也。三晉百背秦,百欺秦,不為不信,

不為無行。今破齊以肥趙;趙,秦之深讎,不利于秦。一也。秦之謀者必曰:

‘破齊弊晉,而後制晉、楚之勝。’夫齊,罷國也,以天下擊之,譬猶以千鈞之

弩潰癰也,秦王安能制晉、楚哉?二也。秦少出兵,則晉、楚不信;多出兵,則

晉、楚為制于秦。齊恐,則必不走于秦,且走晉、楚。三也。齊割地以實晉、楚,

則晉、楚安;齊舉兵而為之頓劍,則秦反受兵。四也。是晉、楚以秦破齊,以齊

破秦,何晉、楚之智而齊、秦之愚?五也。秦得安邑,善齊以安之,亦必無患矣。

秦有安邑,則韓、魏必無上黨哉。夫取三晉之腸胃與出兵而懼其不反也,孰利?

故臣竊必之弊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于計,穰侯智而習于事,必不益趙甲四萬

以伐齊矣。’”

○秦宣太後愛魏丑夫

秦宣太後愛魏丑夫。太後病將死,出令曰:“為我葬,必以魏子為殉。”魏

子患之。庸芮為魏子說太後曰:“以死者為有知乎?”太後曰:“無知也。”曰:

“若太後之神靈明知死者之無知矣,何為空以生所愛葬于無知之死人哉?若死者

有知,先王積怒之日久矣。太後救過不贍,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後曰:“善。”

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