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頌-閔予小子之什 良耜

畟畟良耜,俶載南畝.播厥百谷,實函斯活.或來瞻女,載筐及莒,其饟伊黍.其笠伊糾,其镈斯趙,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獲之挃挃,積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百室盈止,婦子甯止.殺時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續,續古之人.

注釋

⑴畟(cè)畟:形容耒耜(古代一種像犁的農具)的鋒刃快速人士的樣子.

⑵俶(chù):開始.載:"菑(zī)"的假借.載是"哉聲"字,菑是"甾聲"字,古音同部,故可相通.菑,初耕一年的土地.南畝:古時將東西向的耕地叫東畝,南北向的叫南畝.

⑶實:百谷的種子.函:含,指種子播下之後孕育發芽.斯:乃.

⑷瞻:馬瑞辰《毛傳箋通釋》認為當讀同"贍給之贍".瞻,贍都是"詹聲"字,古音同部,故可相通.女:讀同"汝",指耕地者.

⑸筐:方筐.筥(jǔ):圓筐.

⑹饟(xiǎng):此指所送的飯食.

⑺糾:指用草繩編織而成.

⑻镈(bó):古代鋤田去草的農具.趙:鋒利好使.

⑼薅(hāo):去掉田中雜草.荼蓼:兩種野草名.

⑽止:語助詞.

⑾挃(zhì)挃:形容收割莊稼的磨擦聲.

⑿栗栗:形容收割的莊稼堆積之多.

⒀崇:高.墉(yōng):高高的城牆.

⒁比:排列,此言其廣度.櫛(zhì):梳子.

⒂百室:指眾多的糧倉.

⒃犉(rǔn):黃毛黑唇的牛.

⒄捄(qíu):形容牛角很長.

⒅姒(sì):通"嗣",繼續.

譯文

犁頭入土真鋒利,

先到南面去耕地.

百谷種子播田頭,

粒粒孕育富生機.

有人送飯來看你,


挑著方筐和圓簍,

里面裝的是黍米.

頭戴手編草斗笠,

手持鋤頭來翻土,

除草田畦得清理.

野草腐爛作肥料,

莊稼生長真茂密.

揮鐮收割響聲齊,

打下谷子高堆起.

看那高處似城牆,

看那兩旁似梳齒,

糧倉成百開不閉.

各個糧倉都裝滿,

婦女兒童心神怡.

殺頭黑唇大黃牛,

彎彎雙角真美麗.

不斷祭祀後續前,

繼承古人的禮儀.

鑒賞
《周頌》中的《良耜》與前一篇《載芟),是《詩經》中的農事詩的代表作.《毛詩序》云:"《載芟》,春藉田而祈社稷也.""《良耜》,秋報社稷也."一前一後相映成趣,堪稱是姊妹篇.

《良耜》是在西周初期也就是成,康時期農業大發展的背景下產生的,詩的價值顯而易見.眾所周知,周人的祖先後稷,公劉,古公亶父(即周太王)曆來形成了一種重農的傳統;再經過周文王,周武王父子兩代人的努力,終于結束了殷王朝的腐朽統治,建立了以"敬天保民"為號召的西周王朝,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奴隸從事大規模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良耜》正是當時這種農業大發展的真實寫照.在此詩中,已經可以看到當時的農奴所使用的耒耜的犁頭及"鎛(鋤草農具)"是用金屬制作的,這也是了不起的進步.在藝術表現上,這首詩的最大特色是"詩中有畫".

全詩一章到底,共二十三句,可分為三層:第一層,從開頭到"黍稷茂止"十二句,是追寫春耕夏耘的情景;第二層,從"獲之挃挃"到"婦子甯止"七句,寫眼前秋天大豐收的情景;第三層,最後四句,寫秋冬報賽祭祀的情景.

詩一開頭展示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幅春耕夏耘的畫面:當春日到來的時候,男農奴們手扶耒耜在南畝深翻土地,尖利的犁頭發出了快速前進的嚓嚓聲.接著又把各種農作物的種子撒入土中,讓它孕育,發芽,生長.在他們勞動到饑餓之時,家中的婦女,孩子挑著方筐圓筐,給他們送來了香氣騰騰的黃米飯.炎夏耘苗之時,烈日當空,農奴們頭戴用草繩編織的斗笠,除草的鋤頭刺入土中,把荼,蓼等雜草統統鋤掉.荼,蓼腐爛變成了肥料,大片大片綠油油的黍,稷長勢喜人.這里寫了勞動場面,寫了勞動與送飯的人們,還刻畫了頭戴斗笠的人物形象,真是人在畫圖中.

在秋天大豐收的時候,展示的是另一種歡快的畫面:收割莊稼的鐮刀聲此起彼伏,如同音樂的節奏一般,各種谷物很快就堆積成山,從高處看像高高的城牆,從兩邊看像密密的梳齒,于是上百個糧倉一字兒排開收糧入庫.個個糧倉都裝滿了糧食,婦人孩子喜氣洋洋."民以食為天",有了糧食心不慌,才能過上安穩的日子.這可說是"田家樂圖"吧!

另外,這首詩用韻或不用韻,依據內容的需要而作靈活處理,也是它的一大特色."畟畟良耜,俶載南畝",開頭兩句都用韻,"耜","畝"葉之部韻.接著"播厥百谷,實函斯活"兩句,卻是無韻句."或來瞻女,載筐及筥,其饟伊黍"三句描寫婦女,孩子到田間送飯,句句用韻,"女","筥","黍"葉魚部韻,節奏明快."其笠伊糾,其鎛斯趙,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這五句寫夏日耘苗的情景,句句用韻,"糾","趙","蓼","朽","茂"是幽宵合韻,節奏也明快."獲之挃挃,積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百室盈止,婦子甯止."這七句描寫秋天農業大豐收情景,除"其崇如墉"一句不用韻外,其余句句用韻,"桎","栗","櫛","室"葉質部韻,"盈","甯"葉耕部韻,同樣節奏明快.最後四句,除中間兩句"角","續"葉屋部韻外,其余兩句均無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