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5節:什麼是虛無主義

什麼是虛無主義

尼采之前的虛無主義

據海德格爾考證,在哲學上首先使用"虛無主義"(Nihilismus)一詞的是雅可比。雅可比在1799年給費希特的一封信里提到,他本人把唯心主義斥為虛無主義。很顯然,他所使用的含義,與後來很不相同。

"虛無主義"一詞流行開來,主要是通過屠格涅夫。1862年,屠格涅夫發表了他的那部在當時引起激烈爭論的代表作《父與子》,其中的主角是一個平民知識分子巴劄洛夫。屠格涅夫自己說,巴劄洛夫的原型是一個使他大為驚歎的外省青年醫生,"照我看來,這位傑出人物正是那種剛剛產生,還在醞釀階段,後來被稱為虛無主義的化身。"轉引自鮑戈斯洛夫斯基:《屠格涅夫》,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第317頁。在小說中,巴劄洛夫的朋友和崇拜者阿爾卡狄這樣說明虛無主義的含義:"虛無主義者是一個不服從任何權威的人,他不跟著旁人信仰任何原則,不管這個原則是怎樣被人認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屠格涅夫:《前夜·父與子》,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第228頁。巴劄洛夫也自稱"否認一切",他嘲笑普希金和詩,藝術,科學,邏輯,貴族制度,自由主義,進步,原則。後來他墮入情網,愛上了貴族女子雅津左娃,可他立即對自己的這種感情深為厭惡,加以否定,對意中人說,愛情"只是一種故意裝出來的感情罷了"。

屠格涅夫筆下的虛無主義者是反對一切權威的偶像破壞者,他們只想破壞,無意建設。阿爾卡狄的父親尼古拉·彼得羅維奇向巴劄洛夫指出:

"您否認一切,或者說得更正確一點,您破壞一切……可是您知道,同時也應該建設呢。"

巴劄洛夫答道:"那不是我們的事情了……我們應該先把地面打掃乾淨。"屠格涅夫:《前夜·父與子》,第262頁。

事實上,在當時俄國平民知識分子中,這種否定一切的思潮有著相當市場,青年文學評論家皮薩列夫就是一個典型。他在1861年寫道:"請容許我們用我們天生的懷疑主義來搖撼那些懨懨待斃的東西,那些陳腐的破家當——你們所稱作普遍權威的東西。""我們年輕人陣營的一句結語是——可能擊潰的,必須擊潰;受得起打擊的,才是合適的;一擊即潰的,盡是廢物;無論你向右打去,向左打去,也不會有而且不可能有什麼害處的……"轉引自高爾基:《俄國文學史》,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第437頁。這種破壞一切的激情在當時俄國農奴制度下無疑有革命性作用,但是,隱藏在其背後的卻是人生無目的、無意義的悲觀情緒。皮薩列夫在與拉夫洛夫論戰時說:"拉夫洛夫向生活過程外尋找生活的理想和目的;我則在生活中只看見其過程,而排除其目的和理想。"轉引自高爾基:《俄國文學史》,第438頁。當然,他之所以要排除,是因為他看不到生活本身有什麼目的和理想。巴劄洛夫對此說得更直截了當。一天,他和阿爾卡狄躺在一個干草墩的蔭處聊天,歎道:"我想:我躺在這兒草墩底下。……我占的這塊小地方跟其余的沒有我存在、並且和我不相干的大地方比起來是多麼窄小;我所能生活的一段時間跟我出世以前和我去世以後的永恒比起來,又是多麼短促。……在這個原子里,這個數學的點里,血液在循環,腦筋在活動,渴望著什麼東西……這是多麼荒謬!這是多麼無聊!"屠格涅夫:《前夜·父與子》,第361頁。之所以藐視一切權威,摒棄一切信仰,否定一切原則,至深的原因就是因為所有這些權威、信仰、原則都不能為生命提供目的和意義了。在一個看破紅塵的人眼中,人世的一切當然都失去了價值。

《父與子》之後,車爾尼雪夫斯基、安德列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都出現過虛無主義者的形象。很奇怪,在19世紀,虛無主義似乎主要是一種表現在文學作品中的俄國現象。直到尼采死後,人們才從他的遺稿中發現,這位敏感的德國哲學家如此關注虛無主義問題,以至于把它看作歐洲人精神生活中最重大的事件,對之作了系統的哲學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