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26節:形而上學走向瓦解和虛無主義走向成熟(1)

德國哲學:形而上學走向瓦解和虛無主義走向成熟

從文藝複興開始的基督教解體是一個持續了若干世紀的過程,"上帝"、"天國"、"彼岸"的信仰早已動搖,道德偶象卻久未觸動。反映到哲學中,便是宇宙論形而上學日益瓦解,"真正的世界"先是成為一個不可知領域,繼而成為一個無意義的假設,終遭否棄,但道德形而上學仍然保持著相當大的慣性力。這種情形在近代德國哲學中表現得尤為分明。從康德的批判主義,到黑格爾的曆史主義,再到叔本華的悲觀主義,"真正的世界"一步步遭到否定,可是在尼采看來,所有這些哲學學說仍都處在道德的統治之下。事情似乎是,在失去了對上帝的虔信之後,德國哲學家們試圖退回到柏拉圖主義去,但求保住上帝的原型"善"的理念。

尼采總體上對德國哲學評價甚高,早期認為它和德國音樂一起預示著複興希臘生活方式的希望參看《尼采美學文選》,第86頁。;後期仍把它看作"文藝複興":"整個德國哲學(舉其要者,有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叔本華)是迄今為止最徹底的一種浪漫主義和思鄉情懷:它要求曾經有過的最好的東西……而這便是希臘世界!但是,偏偏通往那里的一切橋梁都已折斷,——除了概念的彩虹!""德國哲學是一出反宗教改革的戲,甚至還是文藝複興,至少是求文藝複興的意志,是要進一步發現古代、挖掘古典哲學的意志,尤其是挖掘前蘇格拉底學派——一切希臘廟宇中埋得最深的廟宇!"《強力意志》第419節,第284、285頁。這里所指的顯然是德國哲學的辯證法內涵,在尼采看來,它是以概念形式重現前蘇格拉底學派樸素生成世界觀的嘗試。當然,德國辯證法不同于蘇格拉底辯證法,後者按其原意是辯論術,只是一種歸納推理技巧。如果說後者曾是從希臘世界觀蛻化為形而上學的橋梁,那麼,前者就是從形而上學複歸到希臘世界觀的橋梁,盡管是"彩虹"一般過于纖弱、難以勝任的橋梁。

在宇宙論上,形而上學日趨瓦解,實質上在向希臘世界觀複歸;在道德論上,柏拉圖主義仍占上風,竭力維護瓦解中的形而上學。尼采認為,德國哲學就處在這矛盾之中。

首先來看看康德。康德認為,現象是世界向我們呈現的方式,它作用于感官,形成經驗。我們的一切知識都從經驗開始。但經驗只具有或然性。那麼,具有普遍有效性和必然性的知識(所謂"先驗綜合判斷")從何而來呢?既然不可能來自經驗,其根據就只能在主體自身之中,這就是主體先天固有的直觀形式(空間,時間)和思維形式(范疇)。因此,現象的"統一"是由主體提供的,而不是由現象背後的"自在之物"提供的,它是主體按照自身固有的心理結構對現象加以綜合的產物。如果主體試圖超出現象的范圍,對我們經驗中不能呈現的"自在之物"加以論斷,把主體的心理結構當作世界本身的結構,把范疇奉為世界本質,就犯了獨斷論的錯誤。康德以此證明了不可能有科學的形而上學,並且宣布以往一切形而上學都是獨斷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