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28節:形而上學走向瓦解和虛無主義走向成熟(3)

最後,康德的批判主義在道德哲學中暴露了其全部秘密。康德認為,現象界的人受制于欲望,沒有自由,然而,我們心中普遍有效的道德律的存在使我們知道,必有不受欲望支配的自由意志存在,它是一種先天的道德能力,屬于本體界的人,康德名之為"實踐理性"。為了使道德與幸福相統一,使德行獲得報償,又必須假定上帝存在和靈魂不死。這樣,康德"專門發明了一種理性"即實踐理性,用以為道德辯護;《強力意志》第414節,第282頁。又"發明一個超驗世界,藉此為'道德自由'保留一席之地"。《強力意志》第578節,第393頁。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把范疇的普遍有效性和必然性設定為全部知識論的前提,對這個前提他未加任何批判,但把它限制在現象范圍內,從而維護了也縮小了理性的權威。針對此,尼采譏康德為"史無前例的畸形的概念殘疾人"。《偶象的黃昏》,第64頁。在"實踐理性批判"中,康德同樣把道德律的普遍有效性設定為全部道德論的前提,對這個前提他也未加任何批判,並且因為它在現象界得不到實現,便為之虛構了一個本體界。也就是說,為了維護道德的絕對權威,康德不得不假設現象背後有"自在之物",現象世界彼岸有"真正的世界"。康德之前,對于上帝存在的證明,無論是安瑟爾謨的柏拉圖主義的證明,還是托馬斯·阿奎那的亞里士多德主義的證明,抑或近代笛卡兒從完滿性觀念出發的證明,都帶有概念推導的性質。康德否認憑理性認識上帝的可能,但他無疑意識到了上帝信仰的喪失對人們道德意識所會產生的災難性後果,因此,他直接訴諸人們的道德意識,用道德的必要性來反證上帝存在的必要性。尼采諷刺他這是以"一個狡猾的基督徒的方式"把世界分為"真正的世界"和"虛假的世界"《偶象的黃昏》,第28頁。,並且一再指出:道德的統治在康德哲學中也占據著優勢,在一定意義上"使批判的理解力的全部工作臣服于己,為己所用"《強力意志》第412節,第281頁。;"在康德身上,神學偏見、不自覺的獨斷論、道德主義透視起著支配、操縱、命令的作用。"《強力意志》第529節,第362頁。應該承認,尼采的批評盡管尖刻,卻是擊中要害的。

然而,在康德那里,"真正的世界"(上帝,"自在之物")畢竟成了一個不可證明的假設,"被看作一個安慰,一個義務,一個命令"。《偶象的黃昏》,第29頁。這就離它的完全被廢除為期不遠了。

尼采認為,批判主義動搖了理性的絕對權威,畢竟是巨大的功勞,而浪漫主義卻是對批判主義的反動,因為它試圖依靠信仰來排除懷疑論的危險。"兩種傾向在黑格爾身上達于頂峰:他把德國批判主義因素和德國浪漫主義因素徹底普遍化了",由此得出"一種辯證的宿命論"。《強力意志》第422節,第287頁。黑格爾的曆史主義本是對批判主義的發展,作為"化妝為哲學的曆史"《強力意志》第412節,第281頁。,它不像批判主義那樣僅僅從主體能力上揭示理性權威的相對性,而且從思維內容上揭示了范疇形式本身的相對性。更重要的是,它還從曆史發展的角度揭示了任何權威包括道德權威的相對性。黑格爾常常談到善惡觀念的相對性和惡的曆史作用,尼采對這一思想評價極高。他寫道:"德國哲學(黑格爾)的意義:構想出一種泛神論,在其中,惡、謬誤和痛苦不被感覺為反對神性的論據。這一偉大創舉被現存權力(國家等等)濫用了,仿佛統治者的合理性藉此得到了批准似的"。《強力意志》第416節,第282頁。"克服'道德上帝'的哲學嘗試(黑格爾,泛神論)。"《強力意志》第1節,第8頁。在尼采看來,這樣一種肯定世界的生成變化包括其中必然包含的惡、謬誤、痛苦的泛神論世界觀,同把善和理性絕對化的形而上學恰是根本對立的,而與他本人所主張的酒神世界觀卻相當一致。他表示,對他來說,黑格爾哲學的魅力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