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47節:"主體"派生出"實體"(1)

"主體"派生出"實體"

尼采對"意識"、"意志"、"自我"、"主體"等觀念的現象論分析,具有明確的反形而上學的目的。他認為,這些觀念在形而上學的虛構中起著重要作用,是"理性運動建立于其上的前提"《強力意志》第487節,第339頁。,"我們的理性信仰的心理根源"《強力意志》第488節,第340頁……形而上學的基本范疇,包括"實體"、"存在"、"自在之物"等,均由這些觀念派生而來。

相信我們身上有一個曆經變化而始終如一的"主體"、"自我",這種信念本身即已包含著對一個先驗的"實體"概念的信仰。尼采在談到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命題時寫道:"這意味著我們已經相信實體概念是'真正先驗的'……簡言之,這里已經有一種邏輯-形而上學假設被制造出來——而不僅是被診斷出來……"《強力意志》第484節,第338頁。當然,對于"自我"、"主體"的信仰並不自笛卡兒始,它是一種"最古老的'實在論'",自古以來的靈魂迷信實質上都是把"自我"信奉為實體,為唯一的實在,據之而判斷萬物是否實在。參看《強力意志》第487節,第339、340頁。然後,人們又按照"自我"、"主體"的形象塑造和理解其余一切存在物,得出了"實體"、"存在"、"物"等范疇。

海德格爾在論及尼采與笛卡兒之間的內在聯系時曾批評道:"在尼采對笛卡兒'我思'命題的最尖銳的拒斥背後,仍然存在著同笛卡兒所奠定的主體性的密切聯系,兩位思想家在冥冥中保持著曆史的、即決定其基礎的本質關系。"海德格爾:《尼采》,第2卷,第174頁。海德格爾認為,尼采只是用軀體意義上的主體取代了笛卡兒的"思考著的自我"意義上的主體,卻並沒有離開笛卡兒所奠定的"主體性"這一特殊的形而上學立場,相反是這一立場的徹底發揮。可是,受自己的強力意志形而上學的遮蔽,尼采誤解了自己與笛卡兒形而上學基本立場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也誤解了形而上學的本質。在海德格爾看來,這種誤解集中表現在尼采的下述命題中:參看海德格爾:《尼采》,第2卷,第129、173、182、187、189頁。

"實體概念是主體概念的產物,而非相反!"《強力意志》第485節,第338頁。

在海德格爾看來,舊形而上學的本質在于人神同形同質論,即從人這個特殊的"存在者"出發理解"存在"。在這個意義上,他把尼采哲學看作舊形而上學的完成和終結。關于這一點,在適當的地方再予評論。這里僅想指出,海德格爾在揭露尼采與笛卡兒立場的共性之時,至少對于兩者的差異強調得不夠。按照尼采的認識論基本觀點,人對一切事物的認識是無法擺脫人的"自我"的,就此而論,尼采確實繼承和發展了笛卡兒的"主體性"原則。但是,重大的分歧就出在對這"主體性"的理解上。讓我們來看看尼采的兩段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