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58節:語言形而上學批判(2)

尼采給詞下過這樣一個定義:詞是"一個神經刺激在聲音中的摹本。""一個神經刺激,首先轉譯為一個圖像!第一個隱喻。"轉引自W·格布哈德:《尼采的整體主義》,柏林-紐約,1983,第120頁。尼采又打比方說,設想有一個未嘗感知過聲音的聾人,當他看到沙上的聲形圖時,會把弦的振動當作造成聲形圖的原因,並且以為這聲形圖就是人們稱作"聲音"的東西。我們對于語言的關系與此相仿。"當我們談論樹、顏色、雪、花的時候,我們相信自己知道了事物本身的一點東西,但除了事物的隱喻——它們與真正的實質全然不相符合——之外,我們一無所有。就像聲音顯現為沙形一樣,自在之物的隱秘的x先是顯現為神經刺激,然後顯現為圖像,最後顯現為聲音。"轉引自W·格布哈德:《尼采的整體主義》,第121頁。由這些論述可以斷定,在尼采看來,語言符號的真正"所指"是神經刺激,而非事物或事物的概念。外界事物對人的機體的作用造成了神經刺激,它是人與外部世界的唯一交接點。當人先是把神經刺激同視覺印象(圖像)結合起來,隨後又把一些相似的視覺印象同一個聲音表象結合起來,詞便產生了。這里經曆了兩次轉譯,詞是第二級的隱喻。有詞才有概念,"'詞'以及看到一個詞所對應的一些相似圖像時會產生些微情緒激動,這種微弱的情緒激動乃是概念的共性和基礎。"《強力意志》第506節,第374頁。

重要的是,在尼采看來,詞僅僅是神經刺激的摹本。因而,人通過詞所把握的並非外部事物的真正實質,而僅是它們對人體的一種作用。尼采由此得出結論:"語言構成物"無關乎"自在之物",而"僅表示物對人的關系"。"在語言產生時,事情並非邏輯地進行的,而後來真理之士、研究者、哲學家于其中並藉之工作、營造的那全部材料,倘若不是來自縹緲幻境,則也絕不是來自事物的本質。"轉引自W·格布哈德:《尼采的整體主義》,第120、121頁。既然概念又是建立在詞的基礎之上的,那麼概念同樣也無關乎事物的本質。人類思維的鏈條一開始就不是系在"自在之物"上面的。我們的遠祖發明了詞,用以指稱和傳達機體所感受到的不同神經刺激,以便作出協同反應。"一些有力的因素把事物的名稱造就成了法則",這些因素就是"安全的需要,迅速領悟信號和聲音之緣由的需要,縮寫手段的需要"。《強力意志》第513節,第350頁。這是人類遠祖的聰明之處。但他們的愚昧——在尼采看來,也是人類不可擺脫的愚昧——使他們發明的這個符號世界與現實世界完全不相符合。他們還把符號世界同現實世界相混淆,視為現實世界的反映,從而鑄成了世世代代難以擺脫的迷信。

詞作為隱喻一旦形成,便有凝固下來的傾向。但是,尼采指出,藉此並不能否認隱喻的任意性。"一個隱喻變得凝固、僵硬……完全不擔保這個隱喻是必然的,唯一合理的。"轉引自W·格布哈德:《尼采的整體主義》,第123頁。後來索緒爾也指出了這一點:語言符號除了傳統之外別無依據,恰好證明了它的任意性。參看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商務印書館,1982,第1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