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2節:黑暗中呼喚的名字(2)

他以為也許會有衣服,就一邊向前爬著,一邊用手向四下里摸索。他很快就碰到了牆壁。這屋子的天棚很高,但似乎並不大。

他沒有找到衣服,但弄清楚了這房子三面都是灰泥牆,開著格子窗的那面有一道門。門很厚實,推拉不動。

統太郎決定先站起來系好兜襠布。小肚子被兜襠布一勒緊,胃里就鬧騰起來,直想吐。

“是誰打了我一悶棍?為什麼要打我?我的錢包里只不過裝了點零花錢。”他怎麼也弄不明白。

他想不起跟誰結過冤仇,他也不是那種值得綁架的大人物,再說他連一個親人都沒有。

“那麼,為什麼?”仔細推測下去,也許會理出一個頭緒來。但他不願往下想。

“聽之任之吧!”他跟自己這麼說。

推想下去,說不定會找出一個什麼原因。但他害怕找出原因。他希望把一切都置之度外。他並不是沒有好奇心——希望了解真相的心情。但他覺得橫豎不會有什麼好事情。

關于他個人,他早就決心把一切都置之度外了。

統太郎出生于平戶藩①一個姓林田的下級武士家庭(起碼他在十歲之前是這麼認為的)。但他父親死後不久,親戚中就產生了這樣的議論:統太郎不是林田的親生子。他父親膝下無子,為了有人繼承家業,他父親未履行正當的手續,就領了別人的孩子當自己的兒子撫養,欺騙了藩主。

這倒不是因為林田家有一筆可以繼承的巨額財產或令人羨慕的地位。據說只是由于有些親戚總是想方設法地把自己無業可就的次子、三子②塞到林田家去。

悄悄地收領養子,說是自己的孩子,這恐怕是常有的事。這樣既不需要辦理麻煩的手續,而且從嬰兒撫養起,在感情上也比較親密。不過,對一個領取俸祿的封建家臣來說,這確實是一種欺騙藩主的行為。事情要是泄露出去,林田家就完了。

林田家為此事召開過宗族會議,那些德高望重的長者們就捏造了一條理由,說什麼統太郎自幼信佛虔誠,曾表示將來要皈依佛門,看來其決心十分堅定等等。就這樣把統太郎廢了嫡。

會議還決定暫且把統太郎寄養在長崎的寺廟里。

長年服侍林田家的老仆孫兵衛,一直把統太郎送到渡口。臨別時孫兵衛含著眼淚說:

“少爺,您要忍耐點!跟少爺要好的福松少爺,不是孤身一人到言語不通的外國去了嗎?福松少爺那時才七歲啊。在長崎,日本話總還是可以相通的。”

從那以後,統太郎每當感到痛苦的時候,就自然地想起了福松。奇怪的是,他一呼喚福松的名字,就真的覺得什麼都可以忍受。

“福松!”統太郎系好了兜襠布,在黑暗中低聲地這麼呼喚著。

明朝海商鄭芝龍滯留在平戶的時候,娶了下級武士田川家的女兒,生下兩個兒子。長子名叫福松,次子叫次郎。

海商說起來好聽些,其實有人干脆稱他們為海盜。當時的商船都配有武器,在海上遇到勢力派別不同的商船,一般都要交戰。戰勝的一方就把對方的貨物占為己有。這已成為海上的通用規則。

鄭芝龍長得十分英俊。據說他離家來到海上,是因為父親的小妾迷戀上了他,事情敗露之後,他被趕出了家門。

在平戶的時候,他在一個名叫顏思齊的海商團首領的手下工作。顏思齊在台灣因飲酒過度死去後,鄭芝龍以繼任首領的身份接受了顏思齊的整個海商團。

之後鄭芝龍被明朝任命為“五虎游擊將軍”,在福建泉州建立了基地。這樣一來他就不能隨便到日本來會見妻兒了。于是他要求日本的幕府①允許他接走家眷。

幕府不知出于什麼原因只批准七歲的福松出國。這也許是考慮到次郎年紀太小,經不起海上的風浪。這樣,次郎的母親當然也就未能獲准出國。

福松孤身一人乘中國船,來到了對他來說完全是陌生的祖國。這是寬永七年(1630年)的事。第二年就發生了統太郎被廢嫡的事。

限定中國船只從長崎港口出入,是從寬永十二年開始的。福松回國時,在平戶還可以看到中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