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27節:南征(4)

多爾袞剛才所說的話,其實正是洪承疇自己平時暗地里的打算。

“要引誘天下第一大富豪鄭芝龍上鉤,不可能有其他的誘餌。天下!奪取天下!……男子漢大丈夫都想試一試吧?!論財富,榮譽,這也應當說是登峰造極了吧。承疇,明白了嗎?你要裝作跟他同謀合伙的樣子,一定要引誘鄭芝龍歸順!”多爾袞這麼說,聲調十分嚴肅。

“不過,這太可怕了!”洪承疇終于抬起頭來。

“這是命令!”多爾袞干脆地說。

“是!”洪承疇又低下了腦袋。

“我要起草一份文件,明確說明你是根據我的命令,偽裝跟他同謀。寫明為了利誘鄭芝龍,你做任何事情都是無罪的。”多爾袞的聲調變得稍微柔和了一些。

清朝正式出兵南征,是把六歲的順治皇帝從舊都盛京迎到北京之後。

這不是一般的行幸,而是遷都。

清朝利用這次遷都,向天下表明它要君臨全中國的意志。

盛京是順治的父親太宗皇太極在沈陽營建的城,在其祖父努爾哈赤時代就把都城從遼陽遷到這里。

自順治帝遷都北京後,就把原來的都城盛京改稱為“留都”,後來又改名為“奉天”。

順治皇帝一行于八月二十日從盛京出發,緩緩朝西南而行。九月九日重陽節那天過了山海關,九月十九日從北京的正陽門進入紫禁城。早已入京的多爾袞,率滿洲八旗兵迎接。

我們不能從現在的故宮規模來想象當時的紫禁城。明朝的宮殿在農民起義軍攻占北京時遭到焚毀,到處是斷瓦殘垣。多爾袞臨時進行了整修,勉強把幼帝迎入宮中。

十月一日,順治皇帝赴南郊祭天地,宣告即皇帝位。

“請問殿下,即位大典為什麼要舉行兩次呢?”洪承疇等漢族降臣覺得奇怪,這麼問攝政王。

太宗皇太極一死,六歲的皇子福臨已舉行了即位儀式。福臨遂稱為順治皇帝。第二年進入北京後,又要重新舉行即位典禮。

“去年在盛京舉行的,是即滿族皇帝的儀式。這次在北京舉行的大典,是向天地神明宣告陛下已成為‘中國的皇帝’。”多爾袞這麼回答說。

“唔,原來是這樣。”洪承疇裝作領悟了的樣子說。但退出之後,他搖了搖腦袋:舉行兩次大典,不符中華的風習,到底還是夷風……

順治皇帝曾經贈給多爾袞以“皇叔父攝政王”的稱號,不久又升格為“皇父攝政王”。

多爾袞是皇帝的叔父,稱“皇叔父”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稱為“皇父”,這又叫洪承疇這些漢族官員們百思而不得其解了。

滿族是氏族社會,兄弟的孩子都被看做是自己的孩子。從孩子方面看,叔父就等于是父親。所以按照他們的習慣,對“皇父攝政王”的稱號並不感到奇怪。

多爾袞後來跟他哥哥太宗皇太極的遺孀——順治皇帝的母親結了婚,成了真正的“皇父”。

據《史記》上記載,把兄弟的遺孀收為自己的妻子,自古以來就是塞外民族共同的風俗。但漢族是很看不慣這種習俗的。

多爾袞帶著吳三桂,打敗李自成,進入北京,是五月二日。順治皇帝在北京登基,正好是五個月之後。

在這期間,多爾袞匆忙修複了燒毀的宮殿。當然,這只不過是做了一些臨時的修整。

真正大清帝國皇宮的大宮殿群是在第三年——順治三年才開始營造的。那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故宮。

舉行即位大典之後,清政府立即組織了遠征軍。

國號“大順”的李自成向西撤退;在四川有建立“大西國”政權的張獻忠。大清不消滅這兩個政權以及南京的“大明帝國”臨時政權,就不可能成為中國真正的主人。

英親王阿濟格被任命為西征軍的統帥,並授予“靖遠大將軍”的頭銜。吳三桂、尚可喜等將領從征。

南征軍統帥多鐸授定國大將軍銜,手下有孔有德等將領。

阿濟格是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子,多鐸是第十五子。多爾袞是第十四子。他和阿濟格、多鐸是同母所生,而且他們的母親太妃納喇氏只生了這三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