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陰影中的少年皇帝(7)



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後一看形勢不妙,馬上把漢武帝叫到自己宮中,警告他說:“你的皇位是竇太皇太後點頭才算坐上的,現在你的皇位並不鞏固,竇太皇太後可以隨時找個別的人代替你,你可要小心謹慎,千萬不能和她把矛盾鬧大。”


漢武帝到底還年輕,祖母勢力又大,他只好革去趙綰和王臧的官職,把他們下了監獄。他還想等到竇太皇太後火氣下去之後,再把這兩人放出來。


可是竇太皇太後抓住把柄不肯罷休,非要漢武帝將這兩個宣傳邪道的“新垣平”砍了不可。趙綰和王臧一看已無活路,他們還挺懂事,就在獄中自殺了。


漢武帝把竇嬰和田蚡免了職。那個申公挺有造化,趁著機會告老還鄉。什麼明堂、巡狩等等都成了一團泡影。


竇太皇太後可有她自己的主張。她討厭誇誇其談的儒生,可是她特別看重少說話多做事的實干家。她對漢武帝說:“儒生專注重外表,寫的文章讀起來好聽,寫得天花亂墜,可是沒有一個趕得上‘萬石君’一家子能夠為朝廷實實在在做些事。”


“萬石君”是河內人石奮的雅號。石奮從十五歲時就伺候著漢高祖劉邦打天下,後經惠帝、呂後、文帝、景帝這幾朝一直做著官。石奮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但是為人忠厚老實,處事謙虛恭敬,無人可比。他有四個兒子,也像石奮自己一樣的樸實。在漢景帝在位時,石奮父子五人都做了朝廷的大官,每人的俸祿都是兩千石。全家一共一萬石,所以漢景帝給石奮一個雅號叫“萬石君”。


石奮一家人是當時忠厚老實的典范。石奮家的子孫擔任低級官吏,回到家中時,石奮一定穿上入朝的官服接見,以示互相敬重。他只稱呼子孫的官銜,而從不叫他們的名字,子孫們從不敢怠慢。


要是子孫中有人犯了過失,石奮也不責備,只是坐在一旁對著飲食不肯吃一口。兒孫們自己責備自己,由別的長輩們脫去上衣,露出臂膀向他請罪,並下保證以後改正錯誤,這時石奮才原諒他們。


子孫們到了二十歲行了冠禮之後,算是正式成人了。石奮只要看見有這些成年的子孫們在旁邊,即使是平常日子,也戴好官帽,不敢有絲毫服飾不整的情況,為子孫們樹立了榜樣。


由于石奮嚴格的自我要求和約束,子孫們又遵守教導,所以他們一家都以孝順謹慎的行為,聞名于所隸屬的封國和郡縣。


竇太皇太後反對儒家舞文弄墨,但對“萬石君”石奮一家那樣專心做事、不多說話的老實人比較欣賞,所以總在漢武帝面前稱贊他們這一家子。


這時候,石奮已經告老還鄉了,他的大兒子石建都已雙鬢飛白,就連小兒子石慶都已是進入壯年。漢武帝聽了竇太皇太後的話,為了討她的歡心,就任命石建為郎中令,負責宮廷的警衛事宜,石慶為內史,管理長安市。


石建曾在漢景帝朝中為官,他總是在沒有旁人在場的時候,才對一些軍國大事談談自己的看法。但等百官早朝聚集一堂時,他卻表現得很遲鈍,好像不善言辭,其實他只不過是不想嘩眾取寵而已。景帝劉啟對他十分信任和器重,主要因為這個緣故。


石建擔任朝中高官之後仍不忘孝道,他每隔五天回家一次去給他的老父親請安。他總是偷著將老父親換下來的衣服拿去洗乾淨,然後再交給仆人,從來不讓他父親知道是他自己洗的。


石建看公文時,仔細到了不能再仔細的程度了。有一次公文批下來,他看到屬吏寫的公文上面的“馬”字少了底下一點,不禁大吃一驚,他說:“馬有一尾四足,少一點真是死罪。”他連忙恭敬地將那一點補了上去。


內史石慶的那股謹慎勁兒跟他父親和兄長不相上下。有一次,他替漢武帝套車,漢武帝問他:“拉車的馬一共有幾匹?”


石慶當然知道皇帝的車總是六匹馬拉的,照一般人,恐怕早就脫口而出回答了。可是石慶恐怕忙中出錯,就用馬鞭子一匹一匹地把馬數一遍,這才回答說:“六匹。”再不多說一個字。石慶在石奮的幾個兒子之中,是最為隨便的,還是如此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