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現在的城還有60余座清代王府,其中位于什剎海畔的恭親王府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恭王府,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最早是乾隆皇帝寵臣、士、清朝大和珅的私人家宅。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晏駕,次日嘉慶皇帝奪了和珅軍機大臣、九門提督兩職,抄了和家,和珅被“賜令自盡”,其宅邸被沒收。咸豐元年(公元1852年),咸豐帝將此宅院賜予六弟奕,改名恭王府。

和珅是曆史上的“貪汙之王”。當初他大興土木逾制修建了這座豪宅,為日後恭王府的恢弘富麗奠定了基礎,也為自己築就了一條通往滅亡的路。嘉慶帝賜死和珅時,宣布了他的20條罪狀,其中之一就是:“所蓋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寶閣、隔斷皆仿造甯壽宮制造,其園寓點綴,與圓明園蓬島瑤台無異,不知是何肺腸。”和珅獲罪,宅第入宮,先被嘉慶帝賜予慶王永璘,後被咸豐帝賜予恭親王奕,奕在原有基礎上對王府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形成了今日前王府、後花園的布局。如今的恭王府,南北長300多米,東西寬180多米,占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府內的建築分東、中、西三路,由南自北都是以嚴格的中軸線貫穿著的多進四合院落組成。

位于王府東路一進院落的“多福軒”是恭親王的會客廳,奕常在此會見外賓大臣。當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奕全權負責與英法聯軍的議和事宜。而奕也是在迫于無奈之下與英法簽訂了《北京條約》,“多福軒”也因而成為重要的曆史見證地。

府邸最深處橫有一座兩層的延樓,是王府最大的建築,東西長達160余米,據說內有104間房,俗稱“99間半”,取道教“屆滿即盈”之意。延樓二樓的40多個後窗框造型各異,絕無重樣。整座樓氣勢宏偉,不同于一般王府。相傳這里曾是和珅的藏寶樓,嘉慶帝從中抄出了和家富可敵國的家產,也留下了那句“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話。

每當恭親王在府邸居住時期,整個王府總出入的大門在東側院落的東牆上。在現存的正門外,有兩組並列的院落;西側院落在正門前縱列著四排房屋,院南側有兩排倒座房,為當時王府的辦事機構;東側院落南邊也有一排倒座房,駐護衛的八旗兵丁,北面有一座四合院。正門兩重,南向,大門三開間,前置石獅一對,二門五開間,均在中軸線上。二門內是正殿及東西配殿,其後為後殿及東西配殿,後殿懸“嘉樂堂”匠額。中軸線上的建築物,屋頂都用綠琉璃瓦、脊吻獸,配殿屋都用灰筒瓦,顯示出王府的與眾不同。

東路前院正廳名“多福軒”,後院正廳名“樂道堂”;西路前院正廳名“葆光室”,後院正廳“錫晉齋”。葆光室與錫晉齋之間有垂花門一座,上懸“天香庭院”匾額。垂花門南有竹圃,北有西府海棠兩棵。在三路院落的後部,有長160余米、貫連50余間的兩層後罩樓環抱,東邊懸“瞻霽樓”、西邊懸“寶約樓”匾額;樓前簷出廊,後簷牆上每間上下各開一窗,下層窗長方形,上層為形式各異的會錦窗,窗口磚雕精細,樓梯原為木假山形。樓中間偏西原有一間下層是過道門,通向府後的花園。

萃錦園恭親王所建,正門在園南,為西洋式石雕花拱券門。門內左右都有青石假山,正面迎門聳立一座柱形太湖石,頂刻“獨樂峰”;石後為一蝙蝠形小水池,舊名“福河”。水池後面是一座五開間的正廳,名“安善堂”,其東配房名“明道堂”,西配房名“棣華軒”。堂後一方形水池,池後一組疊成龕形的假山,中嵌康熙禦筆福字碑一座。假山上一座盝頂敞廳,名“邀月”,廳兩側都有爬山廊通向東西配房:西配房名“韻花移”。中軸最後為“養云精舍”5間,兩側各接出折曲形的耳房,屋頂形式特殊多變,形如蝠之兩翼,因得名“福殿”。

東路第一進院前有一座垂花門,右前方有一座流杯亭,名“沁秋亭”。門內東房一排8間和西房3間,靠南邊的3間東房名“香雪塢”,西房即明道堂之後卷。院北即為大戲樓,為三卷勾連搭式,最北一卷就是“怡神所”。戲樓北邊有北房5間,東房兩間,傳聞這里才是天香庭院。園東側南北方向疊有青石假山。花園西路最前面有一段城牆式的圍牆,牆上辟券洞,額書“榆關”。牆兩端接青石假山。榆關內有“秋水山房”、“妙香亭”、“益智齋”等建築,再北有一個較大的水池,池心有水座3間,名“詩畫肪”。池北有5間兩卷房,名“澄懷擷秀”,其東耳房名“韜華館”,再北為王府的花洞。園西側有南北向的土山一座,從榆關以西一直延伸到澄懷擷秀的西側。萃錦園的院牆為城磚砌成,原來沒有門通往街道,只能從府後出入。

愈是位高權重、貪戀權勢之人,其渴望甯靜之心往往愈迫切。從花園的布局中,人們不難體會得出王府主人當年的心隨境轉。花園入口是一座西洋門,上有題字:外題“靜含太古”,內題“秀挹恒春”,意指在喧鬧之中取太古幽境,頗有道家意境。進門後,正面有一直立突兀的孤石,上書“獨樂峰”三字。獨樂峰是花園的屏風障景,“獨樂”亦是奕複出政壇的屏風障景。奕被慈禧罷官三次,每次他都來園中“獨樂”,在甯靜安詳的氛圍中韜光養晦,在“獨樂”的幌子下伺機重返官場,所以說奕正如在西山所居時所想的一樣,韜光養晦,借機再起。可惜躊躇滿志的恭親王早慈禧太後十年就去了,空留下一個恭王府供後人憑吊。

民國以後,恭王府及花園于上世紀20年代被末代恭親王溥偉和其弟著名書畫大師溥儒(字心佘)抵押給西什庫教堂,1932年後,產權為輔仁大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