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10節:馳騁國際賽場(2)

對于自己的嚴格,張小魯這樣說:"對許多學鋼琴的孩子來說,往往家長的毅力就是孩子的毅力。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既然付出了精力,就應該對得起自己付出的一切,而我對他的嚴格也在他承受范圍內。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云迪熱愛鋼琴,這不是誰能強迫的。"

在老師和母親的嚴格要求下,李云迪的鋼琴演奏技藝精益求精,而在學校的支持下,他出國比賽和演出的機會多了起來。

1997年到2000年,李云迪進入了比賽最密集、最活躍的階段,他頻頻出現在國內外重大鋼琴比賽上,包括第一屆中國鋼琴作品(香港)比賽、美國南密蘇里國際鋼琴比賽,1999年他連續參加了三場比賽,分別是:荷蘭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美國吉娜巴考爾國際鋼琴比賽,以及北京第二屆中國國際鋼琴比賽。

1999年3月,李云迪參加了第5屆荷蘭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由11位資深音樂家、鋼琴家組成的此屆大賽評審團極具分量,包括培養出鋼琴家齊默爾曼的亞辛斯基(也是李云迪奪魁的肖邦鋼琴大賽評委主席),榮獲首屆李斯特比賽冠軍的荷蘭鋼琴家霍克等。

此屆大賽獲資格參賽的選手只有47人,分別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大多數都就讀于歐美高等音樂學府。李云迪第一次參加如此重大的國際比賽,而他也是所有參賽者中年齡最小的。

比賽進入半決賽時僅有9人入圍,半決賽後還將有6人被淘汰,剩下3人進入最後的決賽一決雌雄。大賽進行至此,競爭顯得尤為殘酷。

"半決賽後氣氛就有些緊張了,但老師要求我心態上仍然要放開,因此對我沒有很大影響。"李云迪回憶說:"只是在飲食上出了點小問題。當時我和但老師住在郊區,房東是一位行動不大方便的老人,我們覺得住在他家里已經很麻煩了,就不好意思用他的廚房,所以我們每天就只吃面包和餅干,那幾天總覺得餓,有時候餓的手腳發軟。後來進入決賽,我們就搬到市區了,臨走我和但老師買了云吞煮給房東吃,作為告別和答謝,那天吃得最好。後來比賽結束後,老人又請我到他家多住幾天,心想這下又要挨餓,趕忙拒絕。"

3月27日,決賽在福特伯格音樂廳舉行,前來觀看比賽的有荷蘭女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及丈夫,中國駐荷蘭大使華黎明夫婦率領的大使館官員們前來助威,意大利、日本等各國大使館官員也作為嘉賓應邀出席。

決賽要求每位選手演奏40分鍾,曲目包括一首獨奏曲、一首協奏曲。李云迪選擇的獨奏曲是根據莫紮特歌劇《唐璜》改編的鋼琴曲《唐璜的回憶》,也是李斯特的成名之作,被稱為"世界上最難的鋼琴曲"。然而,《唐璜》當時在國內極少有人彈,根本沒有樂譜存留。收到比賽通知後,但昭義給組委會寫信要求盡快郵寄樂譜,待收到樂譜已臨近出國比賽了。

李云迪將這首曲目彈奏的極具氣勢,遺憾的是他在最後碰錯了一個音,這小小的失誤使他與冠軍失之交臂。在協奏曲演奏之前,他的情緒一直深受影響,這時但昭義寫了一張紙條給他:要相信自己,要有堅定信心,發揮優勢,展示才能,要爭取最後的勝利。

鋼琴大師布倫德爾曾經形容"一位優秀的李斯特作品的演奏家,可以清晰表達'生動'與'誇張'之間的細微差別,可以分辨多愁善感者的各種情緒",李云迪對該曲的詮釋證明了他是優秀的。當他以手臂一個鏗鏘有力地揮舞結束演奏時,全場即可爆發雷鳴般的掌聲,觀眾被他精湛的演奏,被他的勇氣和信心征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