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建文帝之謎 15、建文帝引火自焚(?)

拿這兩段文章來作一比較,似乎“長陵功德碑”述成祖當時的態度,假仁假義,不甚可信;而《成祖實錄》較為“親切真實”。其實不然,我認為仁宗述父比宣宗述祖較為接近真實。除卻假冒為善的態度不論,在“長陵功德碑”中,至少讓後世知道了四件事:

第一,成祖入駐金川門後,曾有文件致建文帝。

第二,“大圈圈中的小圈圈”的皇城已閉,不納成祖,如果他一定要入宮,就非用武力不可,而成祖不願這樣做,因為怕激起忠臣義民更深的反感。

第三,宮內火起,成祖曾派兵馳救。

第四,在仁宗即位之初,天下尚對成祖的篡奪不滿,所以仁宗禦制長陵碑文,不能不以謙卑的語氣,婉轉解釋。

到了宣宗朝,大家對成祖的惡感比較淡了,而碑文中的語氣,顯得有些低聲下氣、做賊心虛,並且有些事實亦顯然不符,如所謂“奸臣蒼黃”這句話就已證明不實,原來“靖難”師起所指的“奸臣”只不過齊泰、黃子澄等人,連方孝孺都不在內;而齊、黃二人,城陷之日不獨不在禦前,且不在京城,然則“閉皇城門不內”雖為事實,而“奸臣蒼黃”、“脅建文帝自焚”這兩句話,卻無著落。因此宣宗要在“實錄”中“改正”。

曆朝凡先帝有失德,子孫要瞞天下人耳目,輒以在“實錄”中動手腳為主要手段,但作偽者心勞力絀,真相是無論如何湮沒不乾淨的。且不說有許多私人筆記可作旁證,即以前後修改痕跡來看,亦足資為事實的判斷,加以“長陵功德碑”和《成祖實錄》對勘,誠所謂“越描越黑”。試作簡單分析如下:

第一,宣宗要表示建文帝亦有投降之心,所以有“欲出迎”之語。

第二,宣宗要表示群臣離心,多以為天命有歸,紛紛投誠,所以說“左右悉散,唯內侍數人而已”。

第三,因為無人為他引見成祖,所以自焚;“我何面目相見”之歎,是要表示建文帝自覺所謂“忠臣”,急難之時,各奔前程,棄而不顧,可見自己知人不明,還有什麼面目見人?

第四,“長陵碑”中有個大漏洞,即對建文帝的“尸首”沒有交代,因而宣宗補上一筆。此“中使”是成祖的太監,自然不會欺主,則所出建文帝之“尸”,可見絕不會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