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萬曆搜秘 13、停止礦稅旋複食言

因為這是一個造福蒼生、千載一時的良機,而沈一貫竟毫無心肝,暫易錯失!除立儲一事外,沈一貫的相業無聞;而其人則真如崇禎帝所說的“亡國之臣”。《明史本傳》記其事極生動,值得為讀者介紹:

自一貫入內閣,朝政已大非。數年之間,礦稅使四出為民害,其所誣劾逮系者,悉滯獄中。吏部疏請起用建言廢黜諸臣,並考選科道官,久抑不下,中外多以望閣臣,一貫等數諫不省……一貫雖小有救正,大率依違其間,物望漸減。迨三十年二月,皇太子婚禮甫成,帝忽有疾,急召諸大臣至仁德門,俄獨命一貫入啟祥宮後殿西暖閣。皇後、貴妃以疾不侍側,皇太後南面立稍北,帝稍東,冠服席地坐,亦南面,太子諸王跪于前。一貫叩頭起居訖,帝曰“先生前。朕病日篤矣,享國已久,何憾?佳兒佳婦付與先生,唯輔之為賢君。礦稅事,朕因殿工未竣,權宜采取,今可與江南織造、江西陶器俱止勿行,所遣內監皆令還京。法司釋久系罪囚,建言得罪諸臣咸複其官,給事中、禦史即如所請補用。朕見先生止此矣。”言已就臥。一貫哭,太後、太子、諸王皆哭……是夕,閣臣九卿俱直宿朝房。漏三鼓,中使捧諭至,具如帝語一貫者。咸喜。翌日帝疾瘳,悔之。中使二十輩至閣中取前諭,言:“礦稅不可罷,釋囚、錄直臣唯卿所裁。”一貫欲不予,中使輒搏顙,幾流血,一貫惶遽繳入。……當帝欲追還成命,司禮太監田義力爭,帝怒,欲手刃之;義言愈力,而中使已持一貫所繳前諭至。後義見一貫唾曰:“相公稍持之,礦稅撤矣,何怯也?”自是大臣言官疏請者日相繼,皆不複聽。礦稅之害,遂終神宗。

明朝之亡,亡于流寇、黨禍,而此二事皆起于礦稅。誠如田義所言,局面可以改觀,以此推論,沈一貫豈非亡國之臣?

何以說礦稅造成黨禍?所謂黨禍,即是正人君子集團的東林與閹黨的勢不兩立。東林是江蘇無錫一個書院的名稱,而東林“黨魁”則公認為顧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