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

1953年12月21日我又花了85萬多元,買了一頭毛驢,才解決了碨面、拉料、耕地、騎坐的問題。家里人都覺得輕松了許多。

1954年春節過後,北風凜冽,寒氣逼人,糧食的統購工作進入了強迫命令階段。政府對群眾不再進行思想,而是采取單純完成賣糧任務的做法。村里不但晚上開會,而且白天也開會,有時一天三晌整天開會。賣余糧不再是自報,而是采取自報公議或民主評議的辦法。

1954年3月9日後新莊巷負責糧食統購工作的同志在會場決定,對侯天耀、侯夏紀等4人家中的顆粒糧食全部裝盡。

1954年3月14日後新莊巷又對凡是被懷疑有糧不賣的戶進行搜查。

1954年3月15日我家也被搜查了,弄得人心惶惶。藏糧不賣的現象各村都有,有人藏于地窖內,有人藏于茅房里,有人藏于頂棚上。對藏糧不賣的戶,一經發現,便要進行批判。東莊村牛霍來,就是因為藏糧被發現而害怕批判,便跳井自殺了。

1954年3月17日鄉長在總結會上雖然對強迫命令的行為作了檢查,但黨的威信在群眾心目中還是大大降低了。

1954年3月18日鄉里開始評議缺糧戶,後新莊巷僅有兩三戶不缺糧。這時,政府又開始讓人買返銷糧,維持生活。我在去年“三干會”上,就有能否“讓有余糧的群眾,把糧食存放在國家倉庫,等有意外用糧時,再取回來”的想法,但為了避免別人說我思想保守落後,始終沒敢在會上提出,只是寫在了自己筆記本上的發言提綱里。

在糧食實行統購工作的同時,國家發行了建設公債,我也認購了8萬元。我雖然也帶頭賣了余糧,但後來也賣了不是余糧的口糧,因此心里總覺得政府這種做法已引起了群眾的不滿,降低了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威信!

1954年4月27日我套牛拉車,把壽木板拉回家來,了卻了一件心中的大事。見了這壽木板,心里也很高興。

1954年7月1日我同侯金鎖赴縣參加團支書聯席會。雷秘書和周鴻鈞在團支書聯席會上作報告,要求完成3項任務:

1.要鞏固提高和發展互助合作組織。

(1)培養組、社領導干部;(2)貫徹互利原則;(3)協助黨做好建社工作。

2.完成夏征、夏購任務。

3.組織知識青年安心農業生產,參加互助合作。

1954年7月18日工作組召開互助組長會議,討論並通過了建社計劃。

1954年8月2日縣上的劉永康同志下鄉來召開了群眾會,講了入社的具體問題。他就住在我家門房里。

1954年8月12日農業社召開了建社的報名大會,我帶頭報名入社。劉永康同志便向我談了讓我擔任農業社會計的意見,晚上我便參加了建社委員會的會議。從此,我便開始了建社方面的許多具體工作:先登記各入社戶的土地畝數,再評定地的肥瘦等級,並按各地段、地名編順序號數;按照評出的產量等級進行折算;將入社的牲口、車輛、農具等進行折價登記。

1954年8月23日晚上,工作組召開社員大會,討論並通過建社委員會的名單。然後,由建社委員會提出了社務管理委員會名單:社主任由靳自榮擔任,副主任由侯志農(原名張苟)擔任,管財務,侯根全管生產,王碧洽負責婦女工作,我任會計,侯一鳴任出納,侯榮善任糧食保管員,崔子玉任農具保管員。全社共有社員115戶,劃分為6個生產組;有耕地2665畝,按肥力分為九等。等與等的產量差距為7斤,共折1150多股。牲口75頭,評價為10800萬元。我家的地30畝,折為21.8股,牛評價為200萬元,驢評價為65萬元。

1954年8月29日互助組便將各社員戶的牲口拉在一起,合在一個槽上,由飼養員專門喂養。本組的飼養室就占用了我家的車房,因為這里離井最近,最方便。

1954年9月17日路井鄉第一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大會勝利召開。鄉政府在六世祠門口的大場里搭起了戲台,六世祠便成了召開社員大會的會議室。社員們家家戶戶都打掃得干乾淨淨,人人穿著新衣裳,掛著紅布條,作為社員的標志。早飯後,全體社員都聚集在一起先照了全體相。各鄉、各村、各互助組、各機關單位,送來了30多面錦旗,並派代表來參加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