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2節:張謇:注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2)

張謇4歲時起,父親張彭年開始教他學習《千字文》。到5歲,張謇已經可以完整無誤地背誦《千字文》,于是父親將他送進私塾讀書。但是張家祖上三代沒有人獲得過功名,也就是所謂"冷籍"。當時科舉規定"冷籍不得入試"。為了取得應試資格,張謇15歲時由他的一位老師宋琛安排,結識了鄰近如皋縣的張家。張家同意張謇冒充自家的子嗣報名獲得學籍。16歲,張謇考中了秀才。

但是從此如皋縣張家開始用冒名一事來要挾張謇,連續索要錢物,最後索性將張謇告上了公堂,要求得到一筆高昂的酬金。這一場訴訟延續了幾年,令張謇十分狼狽,家道也因此困頓下來。幸而張謇的老師們愛惜他的才華,為他四處斡旋。當時的通州知州孫云錦也出面為他調解,將此事上報給江蘇學政,繼而上書禮部。直到張謇20歲時,此案終于告終,禮部同意張謇重填履曆,撤銷控案,恢複通州原籍。

"冒籍案"結案後第二年,孫云錦調往江甯(今南京),邀請張謇入幕同往。在江甯,張謇認識了孫云錦的世交,淮軍"慶字營"統領吳長慶,此後成為吳的幕僚。吳長慶對張謇有不可忽略的提攜之功,所以張謇一直敬重吳長慶。

1880年吳長慶奉命督辦山東海防,張謇隨同到了山東登州。第二年,科舉不第的袁世凱來到登州投奔吳長慶。吳長慶認為袁世凱學識疏淺,命他在營中讀書,由張謇教導他。因此袁世凱當時對張謇行的是弟子之禮。袁世凱初到的時候,因為不得吳長慶重用,頗為郁郁不得志。後來張謇向吳長慶舉薦袁世凱,此後張袁二人成為吳長慶的文武兩大幕僚。

從16歲中秀才到27歲之間,張謇每兩年就去江甯參加一次鄉試,先後5次都未得中。1882年,朝鮮發生了"壬午兵變",日本乘機派兵進抵仁川。為了阻止日本吞並朝鮮,吳長慶奉命率兵赴朝平定局勢,張謇隨同到了漢城。因為身處政治風暴中心的緣故,張謇雖然人在漢城,但是他所撰寫的政見和議論很快傳回北京,引起了高層官員的注意。他所撰寫的《條陳朝鮮事宜疏》、《壬午事略》、《善後六策》等政論主張對外持強硬政策。這受到了光緒的帝師,時任戶部尚書的翁同龢的賞識。翁同龢在政治上與慈禧不和,擁護光緒掌權,正需有人充實陣營,從此便不遺余力地提攜張謇。

在朝鮮不多時,因為李鴻章不喜歡吳長慶,慶軍被拆分為正副營。吳長慶率正營回國;袁世凱則率領慶軍副營留守朝鮮,幫助朝鮮練習新軍,袁氏的崛起就是從這里開始。袁世凱很快轉而投靠了李鴻章,這令回國失勢的吳長慶更加抑郁,不久病終。張謇痛斥了袁世凱一番,二人絕交多年,一直到辛亥革命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