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21節:范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2)

范旭東這一代的企業家和晚清時代的商人相比,有許多不同。他們當中許多人曾經留洋海外,接受新式教育,有很強專業背景,並積極引入新的企業理念,對國家社會有新的見地。由于蔣介石政府本身具有很強的外向性,這些"洋派"的商人在蔣氏初期得到了較多尊重和獨立,和政權之間有更多互動,在國難當頭的時候,蔣氏政權甚至需要尋求他們的幫助。抗日戰爭是橫亙在這一代商人生涯中的一道劇變。在抗戰中,這些民族商人所表現出的民族氣節令人欽佩,但是他們的奉獻卻沒有得到蔣氏政權的公正待遇,這令他們感到不公和憤懣。1945年到1949年之間的幾年,是蔣介石真正失敗的幾年。作為社會中堅力量的資本階層或多或少地對蔣氏產生了幻滅,而倒向了新的憧憬。

一次飽嘗官場之腐敗

范旭東出身貧寒,對這個階層來說,革命意味著機會。但是范旭東身上沒有太多革命的因素,他只想規矩地讀書和做事,結果他才邁了一只腳進官場,便馬上抽身出來了。

1883年10月24日,范旭東出生在湖南省湘陰縣一個私塾先生家中,最初取名源讓,字明俊,後來改名為范銳,字旭東。

范旭東6歲時,父親去世。母親謝氏帶著他和兄長范源濂寄居長沙,靠漿洗衣服和針線勉強糊口。他們曾一度投身保節堂,靠這個略具雛形的慈善機構供養。兄長范源濂13歲考中了秀才,在岳麓書院讀書,後來考入梁啟超主講的時務學堂,和蔡鍔是同窗。范源濂深受梁啟超愛護,被任命兼理學堂事務,半工半讀,以贍養老母和培育幼弟讀書。後來范源濂跟隨梁啟超參加了"維新運動"。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維新人士被追捕,范源濂只好逃往日本。兩年後,范源濂潛回湖南,參加起義,失敗後再次逃往,把17歲的范旭東也帶往東京求學。范旭東的生活因為范源濂的緣故發生了重大的改變。范旭東先在東京第六高中學習,後來考入岡山第六高等學堂學醫。據說岡山的校長酒井對他說了一句話:"俟君學成,中國早亡矣。"范旭東因此深受刺痛,決心改學更有強國之用的學科。

1908年,他考入京都帝國大學理學院應用化學系。大學期間他曾參與編輯《游學譯編》月刊的地理一欄;同時接近康梁派,曾向梁啟超主編的《清議報》投稿。1910年,范旭東完成了大學的學業。因為他品學兼優,所以被帝國大學留校工作。這一年,他與另一位湖南籍的留日學生許馥結婚。或許是范旭東並沒有親身經曆革命黨人失敗的痛苦,也沒有經曆同志親朋被殺害的仇恨,又或許范旭東天性喜好鑽研實干,總之范旭東很少有激憤浮躁的心情。他更像一個科研人員,安靜地讀書、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