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一部分 第20節:四、幕外幕僚長,機中機要人(5)

坂西利八郎,日本炮兵大佐。袁世凱在擔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期間,聘他為軍事顧問。袁世凱對坂西確實很信任,他曾命令左右:坂西來見,如果有客,就一面讓他在客廳坐,一面通報;如沒客,馬上就見,不得阻攔。獲得這種特殊待遇的,在當時中國人中也沒有幾個,在外國人中更是絕無僅有的。

坂西原在日本參謀本部研究中國情況,精通漢語,能與袁氏直接交談。他在自己公館里辦公,有事即隨時上衙門見袁;他當時不兼職,與總辦、幫辦同級薪俸,由總督衙門支付。袁調軍機大臣晉京後,坂西名義上還是北洋大臣顧問,只是不像以前專在天津辦事,而是頻繁地來往于天津、北京之間,每次進京,必謁袁,且作長時間的談話。後來袁因觸怒宮廷和貴族,被開缺離京,當時任直隸總督的楊士驤是袁的心腹,坂西仍舊在楊處任顧問。

1912年袁正式任總統後,即調坂西進京,從事設計籌備軍事處,直至搞北洋軍隊新編制,設計籌備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等非常重要之事。坂西在北京住在離日本公使館很近的一個大四合套房子里,他不大露面,但又很活躍,是一個極有心機的人。

坂西手下有兩個重要助手和一個書記(其中一個是土肥原賢二,他是坂西一手培養出來的)。彰德秋操時,坂西已有較大影響,當時坂西的兩個日軍少佐分別擔任南軍和北軍的指導和評判,坂西實際上是總指導和總評判。他們平時不大露面,總是坂西在外接交,而坂西及其助手的全部費用均由袁負責支付,直到1915年7月坂西被解聘為止。

袁世凱在軍隊干部的選用問題上喜歡用奴才而不要人才,而在智囊的選用上則相當重才。在他的智囊中,既有學者名流,也有外國顧問,既有前清時代的舊知識分子,也有新近從海外留學歸國的留學生。

2.四大金剛,智謀平平——

黎元洪的幕僚精英

黎元洪袁世凱死後,由黎元洪繼任大總統。黎元洪的幕僚中有所謂的"四大金剛",即被段祺瑞系稱為"四凶"者,他們是哈漢章、金永炎(曉峰)、黎澍(劭平)和蔣作賓(雨岩)。

哈漢章(回族),字云裳,湖北漢陽人。武昌起義後曾任陸軍第八師師長和袁世凱總統府咨議,並曾主持武備學堂,被黎元洪看中後擔任黎的侍從武官長,成為黎氏的軍事幕僚之一。

在此之前,哈漢章于1903年留學日本,入陸軍士官步兵科學習,三年後學成歸國。曆任陸軍部練兵處監督,代理軍令司副使。河南彰德舉行新軍萬人秋操時,他被任為中央裁判官長。1909年參加籌組禁衛軍,任訓練處軍咨官。次年隨載濤出國考察。他與張鎮芳同是清末軍咨府的老同事。1911年曾與黃興、李書誠等聯系,秘密參與反清活動。曹錕任總統時,哈漢章被授予廉威將軍。後來回湖北定居,曾倡議並集資興築東城垸堤,1925年建立東城垸工程處,任主任。1931年春夏間大體完工,夏秋間遭到百年未遇的大洪水,垸堤全部被沖坍。後來哈便憂郁病逝。

蔣作賓,字雨岩,湖北應城人。家中貧困,從小且耕且讀,12歲時閱讀了多爾袞致史可法書,才知道清朝以異族竊政,慨然有澄清之志。15歲時參加科舉考試,一試而補博士弟子員。數年後憤于清政府的腐敗,乃赴日本入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肄業。留日期間,他糾集同志,高唱排清革命,尊孫中山先生為先導。正好孫中山于此時東渡日本,遂協同商議組織同盟會,並聯絡各小組,為潛赴內地作准備;同時撰寫革命文字寄往各界,借此廣為宣傳。

蔣作賓參觀德國工廠蔣作賓歸國後,進入保定軍官學校為教授,隨後進入軍部任國衡司長。由于他遇事機警,深得長官信任並被委以厚任。在這期間,他翻譯了日本《步兵操典》,並因此而名噪一時。

1911年武昌起義時,蔣作賓與吳祿貞到灤州,約張紹曾進兵北京,以謀首都革命,不料謀泄失敗,于是馳赴武昌,商議攻守大事。不久又以征調援軍至九江,入參贛軍帷幄,初次充當軍事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