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二部分 第24節:四、幕外幕僚長,機中機要人(9)

熊氏組閣,梁任國務委員。袁世凱進行帝制活動時,段因持異議而被免官,梁啟超與蔡鍔密謀反抗,他內結段祺瑞,外說陸榮廷,以總參謀自任。段當國後,用梁啟超之謀,主張加入協約國,對德絕交,為宣戰做預備。張勳複辟時,梁氏偕同段氏入陳光遠營,演說大義,誓師馬廠,最終取得討逆成功,得任財政總長。後來段氏被罷職,梁亦辭去,宣稱十年內不入政界,可他後來又暗中參加歐洲和議。梁氏著有《飲冰室文集》流行于世,其文顯得有些冗長,但舉國皆奉梁啟超為文章泰斗。

岳開先,字辟疆,清威信公岳鍾琪的後裔。曾留學日本,為士官學校畢業生,但他的性情比較溫和,不太像軍人。前清時由于良弼的推薦而充當東三省教練處總辦,不久保薦為知府。民國成立後閑居在家,段祺瑞任督辦時,將岳開先延聘到幕中。由于他生性拘謹,且跟隨段祺瑞時間不長,因此其名聲並不顯著。

4.足智多謀,才氣沖天——

張作霖的幕僚精英

稱霸東北的軍閥頭子張作霖雖出身土匪,但他比較重視人才。他不僅喜歡能征善戰的武將,而且也很重視足智多謀的文人。奉系軍閥的發展壯大,與張作霖有一批穩定的幕僚隊伍密切相關。

張作霖當年當土匪時,就曾深得劉春烺、張紫云、杜泮林等人的幫助。後來他投降清王朝,也多出于這些人的謀略。他最初加入土匪隊伍時,結識了許多臭味相投的綠林兄弟,如張作相、張景惠、湯玉麟、吳俊升等,這些綠林武夫沒有一個是能為他出謀劃策的。直到1912年張作霖率兵進駐奉天,張作霖才深感沒有文武謀臣則不能成就其稱王稱霸的雄心壯志,于是極力尋求文武干才,充實班底,以圖逞其野心。

張作霖張作霖當上奉天督軍後,曾根據當年漢高祖劉邦的經驗對其親信說:"吾此位得自馬上,然不可馬上治之,地方賢俊,如不我棄,當不辭卑辭厚幣以招之。"從此,他不僅廣泛羅致一些有真才實學的地方賢俊充當其智囊,而且還別開生面地吸收一些受過洋學堂軍事教育的武備人才來充實其班底。

張作霖統治東北十余年中,說他謀士如云、武將如雨也不算誇張。這些智囊人物中,較為著名的有:詭計多端、為張作霖謀就東三省割據之勢的袁金鎧;為張作霖治理東三省的"二王",即王樹翰、王永江,被稱為"文治派";接受過洋學堂軍事訓練而最終成為張左右手的楊宇霆。他們對張作霖治理東北、擴軍備戰作用極大。

袁金鎧,字潔珊,又字兆,號傭廬,奉天(今遼甯)遼陽人,他是早期為張作霖出謀劃策的智囊人物。20歲時補縣學生,後在附近村屯教村塾,旋入沈陽萃升書院肄業。清末庚子之役後,任郡北路保甲局副議長、臨時省議會副議長、財政司長、約法會議議員、清史館協修、參政院參政、故宮博物管理委員會副會長。時人評論道:"金鎧起自諸生,講學閭里,已慨然有以天下自任之意。值清季多敵,遂以辦團衛鄉起家……其佐作霖治奉;位處賓師,言聽計從。"

袁金鎧原是東北咨議局的副議長,舉人出身,小有文才,喜談政治,在遼南一帶頗有名氣。錫良任東三省總督時,設立了官辦的咨議局,拉他當了副議長。此人與革命根本無緣,就任副議長只不過是把它看成新式的登龍捷徑而已。

張作霖血腥鎮壓革命黨時,袁金鎧不但毫無反感,反而認定此人日後必定大有作為,便屈尊交結,認張作霖為同鄉,以鄉兄弟之稱,往來漸密。他是張氏在文墨中結識的第一個朋友。後來袁金鎧當上了大元帥府參議,成了張的智囊,在大元帥跟前很有面子,百姓編成順口溜:"想當官,去找袁潔珊。"

辛亥革命前後,奉天政界分成新舊兩派,新派以咨議局局長吳景濂為首,舊派是以奉天咨議局副議長袁金鎧、孫百斛為首,孫是進士出身,相當頑固守舊,對清廷一片愚忠,視革命黨為死敵,堅決反對革命。袁金鎧是個腐儒,多次鄉試未第,與王永江、于沖漢、張之漢、白永貞結成一派,人稱"遼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