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二部分 第25節:四、幕外幕僚長,機中機要人(10)

袁金鎧在辛亥年以前,曾給趙爾巽上過萬言書,條陳東三省應興應革事宜,深得趙爾巽的器重。武昌起義後,袁金鎧成了張作霖得以飛黃騰達的"大恩人",張奉之為"座上賓"。袁金鎧向張作霖推薦王永江為警務處處長,于沖漢為交涉署署長,王樹翰為財政廳廳長。當時社會上流行著這樣一個順口溜:"要做官問袁潔珊,妥不妥問高鈞閣(財政廳征繳科科長),成不成問哲繼明(漢名關定保,哲繼明是旗人名,當奉天省長公署政務廳廳長)。"可見袁在張帥帷幄中,是個最掌政權的人物。

以後,由于楊宇霆用事,袁金鎧表示願隨孫烈臣去黑龍江省。不久轉任中東鐵路理事長。1920年,受清史館總裁趙爾巽委托,擔任《清史稿》發刊事宜。"九一八"事變後,他當了大漢奸。日本投降後,1947年他病死在遼陽故鄉,享年77歲。

張作霖的創業,軍事上得益于總參議楊宇霆為他出謀劃策,政治上和經濟上得益于代理奉天省長王永江的輔助。東北吏治的刷新,財源的開辟,"東北王"能夠三番五次進軍關內,爭奪中原政權,都是王永江在經濟上為他創造了條件。

王永江,字岷源,號鐵龕,奉天省金州(今大連市金州區)人,幼年讀私墊,為清貢生,與遼陽袁金鎧友善。清光緒末年,遼陽創設警務學堂,袁金鎧邀請他為教員兼監學。不久擔任遼陽警務處處長,以干練和能辦警務聞名于遼沈,為曆任廳長所賞識。

1918年張作霖當上奉天督軍後,王永江前去投奔他,張"初不慊于王永江,故斥之使去"。事後,張的智囊袁金鎧向他密陳:"永江天下才,幕下諸君無出其右者,將軍宜釋小嫌以就大業。"張極為圓滑地回答說:"吾豈不願用永江哉,特思永江不屑來就耳!"

王永江初次投奔張作霖失敗後,便以曆史上劉備怠慢龐統的典故,作詩以諷怨道:"士元竟以酒糊塗,大耳如何慢鳳雛,才得荊襄甯志滿,英雄通病是輕儒。"

此詩後來傳到張作霖耳中,張很有感觸,便于1916年正式啟用王永江,任他為奉天全省警務處處長,兼奉天警察廳廳長。

王到任後,整頓了警風,厘定了警章,嚴肅了警政,收到了良好效果。從此,張對他倍加倚重。次年又調王永江為奉天省財政廳廳長。當時,東北地區金融紊亂,財政失調,年收入僅千余萬元。張作霖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外債來補充。王永江接職後,張曾問他:"東北這麼大,為何窮得沒錢花?你去接財政廳長,看看毛病在哪?"王沉思良久表示說:"我接財政廳長可以,只要巡閱使信任我,二三年內,便可自給自足,外債也可還清。但怕有人說閑話。"張向王表示:"你只管干,我什麼也不聽!"

王接管財政後,極盡其聚斂之能事,使奉系政府的財源大為改觀,為張氏父子統治東三省開創了良好的經濟基礎。由于王永江治奉政績卓著,當代著名史學家金毓黻為他著傳說:"曩論近30年東北政治人才,應以永江為巨擘,以其手眼明敏,長于裁斷,具有近代政治家之風度為足多也。"

王永江不僅斂財有道,而且治警有功,曾多次受到張作霖的嘉獎。他曾一度反對張作霖窮兵黷武,要求張氏弭兵治奉,但不被采納。1923年他倡建成立東北大學,以省長兼任校長。1927年冬逝世,終年56歲。

在張作霖的智囊人物中,另一巨擘即"新派"中的擴張派代表,深得張作霖信任的楊宇霆,人稱他為奉系中的智多星。奉系軍隊幾次大的軍事行動,楊都是主要運籌策劃者,張倚之為靈魂。國人謂奉系之楊宇霆與皖系的徐樹錚同有"小諸葛"之稱,而兩人皆不得好死,是因為他們鋒芒太露,有取禍之道。

楊宇霆,字鄰葛,遼甯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工兵科畢業。他從日本歸國後,投身張作霖戎幕中,碌碌無以自現。第一次直奉之役,奉軍失敗,設收容所于灤洲,楊與同學姜登選(超六)、張宣(楞生)等設計架橋,全師得渡灤河,扼險以守。張作霖大悅,立即提拔姜登選為前敵司令,楊宇霆為參謀長,收拾剩余部隊編為兩軍,以李景林(芳宸)、張學良(漢卿)為其長官,韓麟春(芳辰)、郭松齡(茂宸)副之,自此楊宇霆才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