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留美時期 第35節:第九章  負笈西行(4)

有一天早晨,我沿著卜技利的山坡散步時,發現一條水管正在汩汩流水。水從哪里來的呢?沿著水管找,終于找到了水源,我的心中也充滿了童稚的喜悅。這時我已到了相當高的山頭,我很想知道山嶺那一邊究竟有些什麼。翻過一山又一山,發現這些小山簡直多不勝數。越爬越高,而且離住處也越來越遠。最後只好放棄初衷,沿著一條小路回家。歸途上發現許多農家,還有許多清澈的小溪和幽靜的樹林。

這種漫無選擇的觀察,結果自然只有失望。最後我終于發現,觀察必須有固定的對象和確切的目的,不能聽憑興之所至亂觀亂察。天文學家觀察星球,植物學家則觀察草木的生長。後來我又發現另外一種稱為實驗的受控制的觀察,科學發現就是由實驗而來的。

念倫理學時,我學到道德原則與行為規律的區別。道德原則可以告訴我們,為什麼若干公認的規律切合某階段文化的需要;行為規律只要求大家遵守,不必追究規律背後的原則問題,也不必追究這些規律與現代社會的關系。

在中國,人們的生活是受公認的行為規律所規范的。追究這些行為規律背後的道德原則時,我的腦海里馬上起了洶湧的波瀾。一向被認為最終真理的舊有道德基礎,像遭遇地震一樣開始搖搖欲墜。同時,赫利·奧佛斯屈里特(HarryOverstreet)教授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傳統的教授通常只知道信仰公認的真理,同時希望他的學生們如此做。奧佛斯屈里特教授的思想卻特別敏銳,因此促使我探測道德原則的基石上的每一裂縫。我們上倫理學課,總有一場熱烈的討論。我平常不敢參加這些討論,一方面由于我英語會話能力不夠,另一方面是由于自卑感而來的怕羞心理。因為一九0九年前後是中國現代史上最黑暗的時期,而且我們對中國的前途也很少自信。雖然不參加討論,聽得卻很用心,很像一只聰明伶俐的小狗豎起耳朵聽它主人說話,意思是懂了,嘴巴卻不能講。

我們必須讀的參考書包括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約翰福音和奧里留士等。念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之後,使我對希臘人窮根究底的頭腦留有深刻的印象。我覺得四書富于道德的色彩,希臘哲學家卻洋溢著敏銳的智慧。這印象使我後來研究希臘史,並且做了一次古代希臘思想和中國古代思想的比較研究。研究希臘哲學家的結果,同時使我了解希臘思想在現代歐洲文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以及希臘文被認為自由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原因。

讀了約翰福音之後,我開始了解耶穌所宣揚的愛的意義。如果撇開基督教的教條和教會不談,這種"愛敵如己"的哲學,實在是最高的理想。如果一個人真能愛敵如己,那末世界上也就不會再有敵人了。

"你們能夠做到愛你們的敵人嗎?"教授向全班發問,沒有人回答。

"我不能夠,"那只一直尖起耳朵諦聽的狗吠了。

"不能夠?"教授微笑著反問。

我引述了孔子所說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作答。教授聽了以後插嘴說:"這也很有道理啊,是不是?"同學們沒有人回答。下課後一位年輕的美國男同學過來拍拍我的肩膀說:"愛敵如己!吹牛,是不是?"

奧里留士的言論很像宋朝哲學家。他沉思默想的結果,發現理智是一切行為的准則。如果把他的著述譯為中文,並把他與宋儒相提並論,很可能使人真偽莫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