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8節:秦時明月張藝謀本紀第一(6)

飽含亞洲情色意味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驚人推出後,很快席卷了包括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最佳導演)在內的眾多國外影展的光榮獎項,之後,因滿足了中國觀眾獵豔好奇心欲望而贏得了國內公映的不錯成績。

1992年,執著的紅色主題告一段落之後,張藝謀又靠《秋菊打官司》奪取了電影事業的第二個勝利。《秋菊打官司》取材于安徽作家陳源斌的具有黑色幽默特點的中篇小說《萬家訴訟》(刊登于《中國作家》1991年第三期),一個意外的機會,張藝謀在一本文學雜志上看到了陳源斌的小說《萬家訴訟》,並馬上被小說中的故事所吸引,值得指出的是,張藝謀在《秋菊打官司》中開創性地運用了故事片和紀錄片結合的嶄新方式,取得了一鳴驚人的效果,震驚影壇。

"《秋菊打官司》這種風格的確立,完全是題材本身的需要,所以我常常選擇不同的題材來改變自己電影的風格……《秋菊打官司》一開始我曾和劉恒商量,准備拍成一部輕松的生活喜劇,然後發現,秋菊老是一趟一趟進城打官司,這種故事如果按常規方法拍,即使拍得再好,它也只會是一個傳統的故事,一個常規的故事,它造成的那種效果沒有那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最後我決定用偷拍的方式采用紀錄片的風格來處理這部電影,並說服投資商香港銀都機構特意在香港購置了兩部適合偷拍的16毫米機器……"張藝謀對和劉恒構思該片新穎拍攝方式的過程至今記憶猶新。

只有一頁紙的電影劇本,嚴格的線性情節發展脈絡,第一次拒絕使用分鏡頭劇本,攝制組全體人員在陝西隴縣農村"隱姓埋名"體驗生活兩個月,整個團隊觀看了大批世界著名的紀錄片電影,絞盡腦汁真假難辨地去偷拍……就這樣,震動世界的《秋菊打官司》誕生了,並一舉奪得威尼斯電影節的至高無上榮譽——金獅獎,目不識丁、質樸倔強的中國農婦秋菊"討個說法"的決不妥協的堅強形象也意料之中地光華四射,讓世人瞠目結舌。

四、震驚百里——凡夫俗子的生命之旅

"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余華《活著》)

1993年,正當不斷贏得中國電影曆史性成就後處于創作蛻變期並渴望新生的張藝謀尋找著自己的突破方向時,余華的小說開始進入他的視野,進而左右了他接下來的電影構思。

中國新時期先鋒文學主將之一余華在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極具實驗性的前衛小說文本震撼了中國文化界,這很快引起了張藝謀的關注。據張藝謀介紹,最早打動他的是余華行文詭秘的《河邊的錯誤》,隨後,已經開始迷戀上了余華文風奇異的小說作品,余華當時胸有成竹地將自己尚未發表的新作《活著》的清樣交付張藝謀鑒賞,張馬上讀完並如獲至寶,並很快決定將這部小說改編成電影,從而借助它來完成自己藝術創作的重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