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21節:顧盼紅塵陳凱歌本紀第二(4)

正當陳凱歌在美國無所事事之際,他的同學、好友和搭檔張藝謀1987年在國內推出驚世駭俗的《紅高粱》,之後,其火熱的影響一直延續了兩年。1989年意氣消沉、百無聊賴的陳凱歌已經無法忍受堅硬的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冷漠了,毅然返回祖國的陳凱歌很快找到了激活自己藝術生命的文本,那就是作家史鐵生的神來之筆——《命若琴弦》……

六、女追隨者

據陳凱歌自我坦白(顯然是後來通過親人添油加醋的講述了解得到),他剛剛降生之時,夜以繼日地啼哭不止,他作為初生嬰兒的這一不良表現,直接導致了母親超出一般產婦照顧幼兒的辛勞程度,身心嚴重勞損,從而使母親中年後虛弱不堪,晚年多疾,于1988年病逝。

陳凱歌成年以後,對自己這一陳年舊事痛心不已,而且從此極端憤恨所有充斥著大聲號啕和失聲慟哭的虛假煽情的電影和場景,而這一習慣,也不知不覺中影響了後來他的女性追隨者的命運。

或許是緣于准貴族的雅致出身,作為電影導演的陳凱歌實際上並沒有過多沾染桃色新聞的記錄。真正曝光的和陳有關的女性多年來也就僅有3位——前任豪門妻子洪晃,曾經的未婚妻倪萍,現在的妻子陳紅。

洪晃,京城名門之後。著名外交家喬冠華的繼女,寫出《我與喬冠華》一書的作家、外交官和毛澤東英文老師章含之的女兒,生父是北京大學經濟及美國問題專家洪君彥,外公則是現代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學者、書法家和毛澤東故交章士釗。洪晃本人受家庭影響自小英文出眾,12歲赴美國接受教育,然後成為中國嚴格意義上最早的日進斗金的高級白領,現為時尚青春書刊出版人。同陳凱歌的結合,是洪晃的第二次婚姻。據直率坦誠的洪晃自我表述,一會兒口若懸河一會兒發呆不語的陳,是靠高深莫測的才華和矜持高傲的執著打動她的。而至于離婚的原因,洪晃稱是不願意和其他女人費力爭搶男人才主動放棄的。顯而易見,這個說法多少使她對陳才華之贊賞的由衷程度打了一定的折扣。

倪萍,出自山東青島的話劇演員。1990年調入中央電視台做節目主持人之後不久婚姻解體。1994年陳父陳懷皚病逝,身著黑衣的倪萍打理後事居功至偉,和陳凱歌的相戀關系逐漸公開,其一往情深的追隨曾被傳為美談。這一時期,倪萍的主持人事業可謂扶搖直上,基本的常勝套路百試不爽——落落大方,平易自然,扯東嘮西,循循善誘,最後是聲淚俱下,緊扣主題。倪萍擅于用淚水烘托現場氣氛的演出風格為自己贏得了主持界的顯赫地位,但是,風行一時、淚雨滂沱的綜藝大觀現場,很難說不會令一向對以廉價眼淚來賺取舞台效果的做法心懷過節的陳凱歌無意中產生嫌惡和反感。陳凱歌所推舉和崇尚的藝術表露方式是含蓄的、深刻的和貴族化的,而不是外在的、淺顯的和平民化的,這個傾向是始終如一的。由此可見,拋開個人感情生活的隱私不談,僅僅這一對藝術的鑒賞差異就很難說不會對兩人的關系產生些許影響,後來的分手,就也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