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30節:聖者為王侯孝賢本紀第三(5)

吳念真生于1952年,原名吳文欽,出身于台北縣瑞芳鎮九份礦區。父親是來自台南的普通礦工,家境貧寒的吳念真邊做學徒和藥劑生邊在台北市完成了高中學業,高中畢業後在台北市市立療養院圖書館任管理員,並攻讀輔仁大學會計系的夜校部,同時開始小說創作。曾多次獲得《聯合報》小說獎。1978年涉足劇本的寫作,在中影擔任8年的劇本編審職務,1989年離開公司做自由編劇,以情節的敘述和語言的組織見長,對題材的感覺極為敏銳,文字的操作精練嫻熟。號稱"金牌編劇",獲得不計其數的台灣、香港以及海外電影評價機構的幕後頂級獎項,曾被稱為華人世界"書寫電影的第一人"。

侯孝賢和朱天文的第一次合作是在1983年。當侯孝賢在報紙上看到朱天文的小說《小畢的故事》後很快確定,這就是他最為需要而自己又無法獨立完成的完美劇本。同朱家的版權購買商談並不順利,因為當時台灣此種小說和電影的合作形式還很少見,但當侯孝賢和朱天文當面交流以後,誤解和疑慮立即煙消云散,共同的見解和一致的感覺讓雙方一拍即合。使這段漫長的合作富有傳奇色彩的是,他們的第一次搭檔,就締造了一部台灣新浪潮電影的先河之作。

在電影《小畢的故事》的主創班子中,侯孝賢和朱天文同為編劇,在朱天文短小的故事骨架之上,侯孝賢以自己帶有濃郁生活化的不良少年的成長回憶為范本,增添了很多更具有畫面特點的精彩細節,最後完成了一出既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又極為轟動賣座的經典好戲。這次合作的關鍵意義還在于,侯孝賢和朱天文從此找到了最理想的合作模式,為後來不斷迸發的大量名片的制作設定出了良好的運作雛形。

自稱動手方面比較懶惰的侯孝賢多次強調,朱天文的到來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他的電影從構思到出品之間重要的實現過程。侯孝賢的電影創作方法以其獨特性而廣為人知,他一般先是隨意性很大地構思很多自我感覺精妙的片段場景,然後將這些場景的記錄筆記不加整理地給朱天文瀏覽並進行創作思路的講解,最後在討論和溝通中完成劇本的文學樣式。

吳念真在和侯孝賢以及朱天文之間的合作中,更多的是負責情節的梳理和常規對白部分的撰寫。侯孝賢在三個人的合作中,主要是提出創意和主題以及對一些意象性驚人的碎片進行把握,吳念真則用自己熟練的通俗文字技巧理順情節的發展並完成語言對話的編織,最後,朱天文進行全面的整理和詩性化的靈感點綴裝飾。幾乎所有侯孝賢的作品,都是在三個人這樣珠聯璧合的打理下,完美成品。

電影圈內固定的導演和編劇的組合並不少見,但像侯、朱、吳這樣深入到所有細致環節並井然有序地進行運作的例子還不是很多。尤其是這種如魚得水唇齒相依的組合竟然結下了中國電影高雅和通俗全面勝利的累累碩果,的確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