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31節:聖者為王侯孝賢本紀第三(6)

贊——目光淡遠凝望蒼生

侯孝賢電影的巨大成功最顯著地表現在,它已經成為了中國知識分子領域最受頂禮膜拜的圖騰偶像和中國台灣文化的最具國際性標志的文化象征。細究起來,侯孝賢電影還是延續了台灣新浪潮電影的神髓,並在此基礎上,仿效了歐洲電影的藝術化開放化以及實驗化成分。台灣新電影最主要的長處是在表現上的自然純粹清新和在文本上的堅持美學依附,在將這些特長發揮到極至之後,侯孝賢又在借鑒外來理念的基礎上,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了技法的非常規創新和主題的厚重感切入。在不斷成熟的實踐中,侯孝賢靠靜止的中遠景長鏡頭,自傳性囈語字幕畫外音,以及音樂的裝飾隱喻和對話的簡潔留白,形成了侯氏影片的三個最顯著的特征——

一、遠和慢的距離和節奏。在侯孝賢獨立執導的電影中,最具爭議性的就是長鏡頭的大量使用,支持者認為,具有大膽創造性的長鏡頭的運用,使電影呈現出一種深沉的況味,含義更加厚實沉重,意韻深長;詬病者指出,侯孝賢電影里過多的長鏡頭段落,有為長鏡頭而長鏡頭之嫌,誇大了電影視覺表達的重要性,形式主義的痕跡過于明顯。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較長時間不間斷拍攝所形成的鏡頭,最根本的在于鏡頭內縱深的場面調度產生的紀實性和整個影片節奏的起承轉合所體現的現實主義風格,它作為一種電影的攝影技術手段早已有之。侯孝賢電影中的長鏡頭,不僅體現了他對空間的自然客觀反映的追求,其特別之處還主要在于其較遠的景深距離,畫面的紋絲不動,聲音的若有若無,以及配樂的輕靈點綴。

從《風櫃來的人》一直到最近的《最好的時光》,在侯孝賢成名後的幾乎所有影片中,背景為田野、山丘、海濱、街頭的風光照片般的畫面俯拾皆是,角色們吃飯、對話、沉思、打斗等的戲劇舞台般的場景連篇累牘。遙遠和緩慢的感覺,就在這樣的表現下強烈地傳遞和發散出去,異樣而又別致。

長鏡頭的大量采用無疑容易使節奏變得異常緩慢,沉悶感也會隨之而來,有鑒于此,侯孝賢針對拖遝感靈活而准確地利用其他的手段進行了適當規避並獲得了成功。一方面,在畫面的選擇上,他強調了象征意義和視覺愉悅,多數長鏡頭所指向的,都是那些讓觀看者必須有所觸動的具有文化符號含義的特殊圖象,或者是那些給人以欣賞享受的風物和景色。同時,音樂恰如其分地奏響,烘托出充滿共鳴的獨特意境。

二、隱和淡的欲望和情緒。字幕的無所不在和畫外音的不斷響起,是侯孝賢電影的又一個典型特征。畫外音這一手段本身並沒有新奇之處,而且一直以來也褒貶不一,很多人指出,大量使用畫外音顯然暴露了導演敘事方法的枯竭和電影專業表現能力的虛弱。但另外的聲音認為,具有經典意識和訴求的精英導演的片子,大多是帶有畫外音的,這不應該是一個偶然的現象,畫外音的使用並不是操作上力不從心的表現,而是導演對文學美學性表現的渴望和對優秀作家的電影化效法使然,這其實更顯露了電影的主人要達到一種風格雋永和意味深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