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32節:聖者為王侯孝賢本紀第三(7)

對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大家沈從文的追從和編劇出身的經曆,使侯孝賢堅定地以作家導演自居。從某種意義上說,侯孝賢完全可以被看做一位在銀幕上寫作的導演。沈從文平淡、不誇張的客觀筆觸深深地影響了侯孝賢的"寫作"。冷靜幽深,寬宏大量的風格貫穿侯孝賢所有的作品之中。在銀幕上隱去的"畫外人"仿佛一位俯瞰生靈的"隱士",經曆了無數的過往而無所不知,看遍了世間的百態而氣定神閑。侯孝賢就是借用這位"隱士"的字跡和話語,將他的電影廟宇裝點得美侖美奐,富麗堂皇。

三、靜和冷的氛圍和態度。侯孝賢電影總體上說,是偏于安靜的,從人物對白的角度上來說,更是如此。最明顯的例子出現在他最成功的經典之作《悲情城市》當中,在這部飽受贊譽的電影里,一向惜言如金的侯孝賢更將這一特點發揮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片中的主人公竟是一個因失聰而失語的攝影師,里面主要人物的關鍵性對白,干脆用互相速寫在本子上的對話來代替(對話內容用字幕的方式顯示在銀幕之上)。電影中絕大部分場面的靜默程度可想而知。

侯孝賢影片在對白稀少的同時,少有的對白還存在一個比較另類的特點,那就是或簡單短促或平淡瑣碎,生活化和現實化特征極為強烈,給人以客觀還原現實生活的深刻印象。在唯美氛圍的建構中,侯孝賢將仿紀實性融合其中,在甯靜致遠中凸顯智慧深藏的冷冽氣息。這一做法也使觀眾和他一樣,更多地以旁觀者的身份去"觀察"而不是"體會"電影里面的時空,好象透過窗欞來玩味近在眼前和遠在天邊的無窮生命。

測——

多年來一直備受景仰的侯孝賢是一個絕對的人道主義傳教士般的藝術典范。無私和利他是他做所有事情的原始出發點。他崇尚的原則是絕對的平等,即使這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現實,他也毫不松懈地為這個目標而努力。

盡管相貌普通但卻具備明星氣質的侯孝賢是羞澀的,情感封閉,冷靜得令人驚訝。同時,侯孝賢又是非常豪爽的,有視錢財如糞土的傾向。雖然是以拍攝商業電影起家,但侯孝賢一直更看重自己到底做了些什麼,而不是自己究竟獲得了多大的經濟利益。

自小對大打出手毫無懼色的侯孝賢心懷俠義主義的夢想,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性格特點直到他做了電影公司的學徒以後才逐漸改變。

快意恩仇的侯孝賢還具有客家人常有的冷靜、極端而又富于犧牲精神。在潛意識里侯孝賢並不需要人們崇拜,但他帶有傳奇般的艱苦努力和神奇般的高絕天賦又自然而然地使自己高高在上,如聖賢般俯瞰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