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40節:把玩時間王家衛本紀第四(8)

《酒徒》是作家劉以鬯借酒徒手中的酒杯澆自己胸中的塊壘而成的憤世之作,同時,小說在藝術上也達到了相當的高度。《酒徒》可以說是中國第一部嚴格意義上的意識流長篇小說,刻意弱化故事情節,突出表現酒醉的朦朧,酒醒的煩愁,生活一直半夢半醒之間優哉游哉。針對瞬間感受和體驗的聯想發揮,鋪陳開林林總總的"無意識"敘寫,思想、情緒、回憶、夢境、幻覺等電影蒙太奇一樣連綴在一起,時序交錯,意象交疊,事件之間沒有邏輯聯系,人們的心理與思維活動也是無序的。大量象征和隱喻的藝術手法以及哲理性的議論,還有散文化抒情,排比句運用等等,都與酒徒形象和小說的內涵完美融合,充滿藝術張力。

比照《2046》可以輕易看出,王家衛的傾力之作,不僅在選用的題材和強調的主題上十分靠近劉氏小說,在藝術表現手法上,也同樣借鑒頗多。大量"違背"傳統電影形式的另類手段的瘋狂使用,為作品營造出一種神秘莫測、回味無窮的特點,堪稱香港"後新電影"時期"實驗電影"的極端之作,令人驚詫莫名。另外,"2046"這個片名也頗有深意,2046年,正是香港1997年回歸之後的第50個年頭,在通過對影片中關于愛的回憶和情感,生命的纏綿和"約定"的闡釋之後,也表達了香港人對大陸對港"一國兩制"政策50年不變承諾的微妙心態,意味曠遠。

生于60年代的電影壯年主創人群,在20世紀90年代的午夜時分,演繹著夢幻般遠去的60年代的上海人的香港——這就是王家衛纏綿悱惻欲言又止的經典"六十年代三部曲",事實上,它更像是世紀末愁腸百結的暗啞歌聲。

贊——昨日之前現代之後

王家衛不僅是香港廣袤文化沙漠地質中的一塊青翠綠洲,更難能可貴的是,它的人文水源在世紀末的午夜噴湧而出、縱橫流淌,既滋潤了商業年代皸裂的映像疆土,又灌溉了整個華人受眾意識的未來田野,使香港電影繼新電影風潮過後,仍舊保持著旺盛的再生潛能,難能可貴。下面就從音樂、影像和意識來全面研解王氏經典電影的本質神髓——

一、世紀末MTV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這段《重慶森林》的獨白,凸顯了王家衛大多數作品強烈渴望傳達的時間意識,這一意識刻意指向世紀之末和回歸關口的隱喻功能昭然若揭。而在台詞之外的純感性表達方式上,王家衛從創作動機的激發以及作品出爐的呈現上,都將音樂形式的充分使用放在了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