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41節:把玩時間王家衛本紀第四(9)

"音樂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于是音樂,成為一種提示,提示你身處于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時代。在我自己的電影里,我會先了解這環境是怎樣,包括地理環境以及這地方會有什麼聲音?所以往往音樂成為環境的一部分。也有的時候,我心里會先開始有一個音樂,完全不能解釋。就是直覺悟認為這個戲應該是這個氣氛、這個年代。譬如——《重慶森林》,一開始我就覺得應該像《加州夢想》單純而天真,70年代夏天的感覺。籌備時,我沒給他們故事,攝影師杜可風問我這戲是怎樣的,我就放《加州夢想》給他聽,就是這樣……"王家衛對自己靠音樂尋找和捕捉靈感直言不諱。

在王家衛的電影MTV化表現最為明顯的《重慶森林》和《墮落天使》中,影片中分別注入了31段48分鍾(占整個片長的53%)和32段35分鍾(占整個片長的35%)的音樂,其中包括亞洲流行音樂、戲曲音樂、原創音樂和歐美流行音樂。

在王家衛的全部作品中,音樂種類跨越全球幾乎所有地域,音樂風格涵蓋曆史上的大部分潮流,其中,王家衛的電影音樂多次"重放"古典大師流傳千古的歌劇片段(《2046》中意大利歌劇作曲家貝里尼的名作《諾瑪》的唱段《聖潔的女神》等)、充滿異域風情的拉丁舞曲節奏(影片中不厭其煩地時常響起的倫巴、探戈和恰恰曲調)和20世紀黃金時代的藝術之聲(中國大上海二三十年代的流行旋律以及歐洲和美國六七十年代的熱門歌曲),通過抒發永難排遣的緬懷之意,流露出心情複雜無以言表的末世情懷。

二、圖畫意識流

濕潤的雨水和空氣,黯淡的夜晚和黃昏,情節緩慢蠕行,人物快速律動——這些是王家衛電影中曖昧和裂變的影像特質,運用大量誇張的慢鏡、快鏡以及手提運動鏡頭,形成無與倫比的影像視覺的"王氏變形記",意念流淌,隨性而為,如夢如幻,氣質鮮明。

其實,在電影《花樣年華》的片尾,王家衛就已經主動道破天機——向香港著名作家劉以鬯的"特別致謝"充分表明了王氏電影對意識流的追隨之情。而意識流電影和意識流文學的故老淵源由來已久。

意識流電影,是在意識流文學的影響下衍生的一種電影潮流。上個世紀50年代後期,瑞典導演英格瑪·伯格曼的《野草莓》以及隨後法國導演阿倫·雷乃的《廣島之戀》和《去年在馬里昂巴德》,被認為是意識流電影的前驅。接著,意大利導演費德里科·費里尼和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以及法國新浪潮導演們繼續運用和發展了意識流技巧。他們的影片通過回憶、想象、夢境和幻覺直接表現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和潛意識活動,打破了以時間為順序的敘述方式,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事件相互顛倒、彼此滲透,形成一種網狀式的立體結構,不按照情節間的邏輯進行聯系,而是通過自由聯想來組織情節和表現主題。他們還經常采用內心獨白、象征、隱喻等表現手法,再現人在自然狀態下的心理活動並剖析現代人內心狀態的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