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59節:混世錢王馮小剛本紀第十一(6)

但是,馮小剛畢竟是異常聰明的,正像他判斷陳凱歌不能從自成境界的象牙塔里跑出來玩一樣,他也很清楚自己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還不具備進行"宏大敘事"的能力,即便是在第一次頭腦發熱跟劉震云提出這個想法6年後的2000年,也還沒有理想操作這種史詩類作品的能耐。

馮小剛的自知之明是有其根源的,文學基礎的匱乏,理論書籍的絕緣,專業訓練的不夠系統,經典名片的體驗空白,所有這些都是他運作"大模樣戰役"心里沒底的根本原因。在相對較近的准大片《天下無賊》的創作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到馮小剛在擺弄相對大型一些的作品的嘗試性"動作",從攝影、音樂、剪輯和規模上都盡量跳脫出以前小本經營的模式,但其生疏和不成熟之處還是顯而易見。

贊——搭順風車走陽關道

馮小剛的成功,是中國新時期大眾文化的成功,無論是當兵的經曆,還是靠流行電視劇入門的契機,以及借時髦文學讀本掌握話語權的過程,都使得馮的由下而上的事實順理成章,仔細回顧馮小剛的發跡道路,以下幾個特點格外明晰——

一、張羅大事

交游廣闊的馮小剛以三山五岳朋友眾多而見長,由于性格的原因,馮小剛在成名前一向是比較隨和和謙恭的,尤其在遇到文化界的朋友時,更是極盡由衷贊賞之能事,這種很低的姿態也為他贏得了很多藝術界講究義氣和真誠簡單的重量級朋友。

回顧上個世紀80年代之後曾經風靡一時的影視作品不難發現,其中很多都和馮小剛其人有關,但角色各不相同,從策劃、編劇、監制、導演,甚至到演員和合伙人,馮小剛儼然一個全能型演藝專家。但是通過各方介紹和馮本人的自述不難發現,在很多的作品中,他于其中都是起到了初期參與和策劃的作用的,依靠著自己並非純粹文化人的相對比較低調的心態,龐雜廣泛的關系,愛出點子的特征,以及追求上進、精力充沛、有些"好事者"的性格,他使很多僅僅是處于創意萌芽的作品得到了落實的機會,這些"曆練"資本自然在他日後自己的獨立創作中也起到了准備的作用,有些在他人看來很難實現的事情,在馮小剛這里顯得游刃有余,不成問題。

從馮小剛過往的成功經曆中不難看出,作為起點不高的電影主創者,馮小剛在作品內涵上所起的作用是相當有限的,他更多地注重在作品的取向把握和實施運作的落實上發揮自身的能力,也就是說,他在電影制作中更多的是趨向于"類似制片人和監制"的角色。嚴格講來,他主要的任務就是對一些名家的已經具有廣泛流行性的故事、概念和手法進行把關,進而保證其較為忠實的予以呈現,幸運的是,事實上,只要將這些已經相對成熟的元素比較自然地進行捏合以及重組,他的電影獲得良好效果就已是不難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