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第65節:無賴天使周星弛世家第二(1)

無賴天使周星弛世家第二

這位中等身材弱不禁風的李小龍的狂熱崇拜者在歲月的折磨之下毅然走向了他的偶像的反面,以胡思亂想的奇功和手舞足蹈的逗笑為平凡生命做出了樂天無憂的幻想詮釋,用捧腹莞爾的游戲人生效果成功地感動了中國,周星馳的努力最終為他贏得了"東方金·凱利"的稱號,無愧于人們對其華人第一笑星的贊賞。

周星馳,祖籍浙江甯波,1962年6月22日生于香港。名字據說是取自初唐神童王勃千古之賦《滕王閣序》中精彩名句的周星馳誕生于香港流氓盜賊和草莽人物聚集之地的九龍島,雖然貴為家中惟一的兒子,周星馳的童年卻並沒有得到養尊處優的寵愛待遇,7歲時,由于經濟窘迫家庭宣告破碎,他更是只能寄養在同樣貧困的外祖父家,在艱苦的條件下慢慢成長。

九龍的廟街是早年周星馳主要活動的地方,在進入協和小學讀書之前,周星馳以幫助外婆練地攤賣指甲刀的兒童商販角色度過了他的童年歲月。上學之後,周星馳和他的姐妹又回到了勤勞勇敢的母親身邊生活,並在這位青年時代接受過師范教育的女子左右耳濡目染了樂天知命的秉性和附庸風雅的習慣,看電影成了他和家人主要的日常消遣方式,這直接促成了他9歲時同終生偶像的欣喜"相逢"。周星馳成名後的多次回憶都直言不諱地強調了那神奇的一天對他一生的深重影響——"我9歲第一次看李小龍的電影,我完全被電影吸引住了,覺得自己的心髒快要跳出來了,甚至淚流滿面。我決定要成為李小龍。成為功夫高手是我的第一志願,當演員只能排在第二。"——對李小龍的無比崇拜最終激勵周星馳在33年後對功夫之王進行了一次天馬行空的刻意模仿,自編自導自演的武術神話電影《功夫》使周的夢想夙願終償。

學業散漫成績不佳的周星馳是眾所周知的干活勤奮收效斐然的勤工儉學模范。聰明伶俐的茶樓跑堂店小二,走街串巷的日本報社收發員,任勞任怨的電子工廠臨時工……周星馳在學生時代仿佛提前進行的職業演員體驗生活經曆林林總總,不一而足。這些零敲碎打的營生和朝三暮四的生活直到他中學五年級在功課糟糕和家境艱難的雙重夾擊下輟學後才出現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