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52節:北京的戲迷

戲迷逸事

北京的戲迷

北京是京劇發祥地,戲園子多,戲班子也多,戲迷則更多。北京的戲迷,不管男女老少-都是"一聽胡琴響,嗓子就發癢",若不扯著嗓子唱上兩段兒,渾身都覺得難受;至于癮大者,即使無胡琴伴奏,也總喜歡"乾唱"幾段,並且還帶道白,甚至近念著鑼鼓點兒,于是不免被人取笑說:"窮得倒沒把家伙當了。"

北京的戲迷,頗有"忘我"之勇敢精神,在大街上步行或騎車時,癮頭兒一上來,張嘴就唱,甚至來個花臉的"叫板",將周圍的人嚇一大跳。那進入角色的忘我精神,簡直勝過戲台上的"角兒",那自得其樂的精神,倒也令許多人佩服。

北京的戲迷們,專愛在澡堂子里撒歡兒。赤條條地泡在池水中,借著回聲與水音兒,越發顯得嗓音洪亮好聽,于是你一段兒我一段兒,或青衣或老生,或花臉或花旦,自我消遣、互相品評,外帶聊聊梨園界的趣話。譬如金少山如何預支包銀先到當鋪贖行頭,馬連良在天津唱《王佐斷臂》如何突然伸出了胳膊,得了"倒好"以致跳海河被救,言慧珠唱粉戲如何把她爸爸言菊朋氣死……一段段的唱腔、一段段的笑話兒,使眾多的澡客們無不眉開眼笑、樂以忘憂。

北京的戲迷們,最愛"拿蹭兒",也最能"拿蹭兒"。俗話說"唱戲的是瘋子,聽戲的是傻子",這句話並不適用于戲迷。別看戲迷們不買票而聽戲,卻個個兒都是非常"要四至兒"(北京土語,指嚴格要求,十分認真。)的行家。不管你哪個科班哪個派,也不管你掛頭牌還是掛二牌,只要"唱、念、做、打"夠韻味夠漂亮,便台上捧台下捧,不捧成"紅得發紫"誓不罷休。昔日的譚叫天(鑫培)深知個中奧妙與厲害,故每次演出必事先關照前台"不許烏拿蹭的",于是大軸戲開鑼■戲園三面的大牆便靠滿了人,因此又稱拿蹭兒為"靠大牆"。靠大牆者心里都明白:譚叫天此舉是喜得知音,不像包廂里那些又嗑瓜子兒又喝茶的姨太太們全然不懂五音六律,更不解戲文里那高雅的內涵。

北京的戲迷們,確實並非草包。上下五千年的曆史,了若指掌,六七百出的劇目,如數家珍;其中更有那造詣頗深的文化人,對待詩詞歌賦及韻律無不深有研究,雖不肯屈尊科班為師,但對"依于仁游于藝"的名角卻不吝金玉,使之受益匪淺;余叔岩倘不加入"春陽友會"票房,李萬春倘不拜濤貝勒(載濤)為師,技藝焉能大進?因此,舊時梨園中人深知戲迷中藏龍臥虎,而絕不敢妄自尊大也。

北京的戲迷們,聽得多,見得廣,個個都是確有真知灼見的評論家。他們耿直、求實而又苛刻,褒貶恰如其分。絕不似今日之所謂評論家,將僅會唱十幾出戲的中青年演員捧上了天,而居然大言不慚,豈不可悲可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