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34節:傅斯年歸骨于田橫之島(11)

台大問題遠不止這些,因為等他接手時,國民黨已經敗退台灣,一些軍政大員拖兒帶女地大量撤至台灣,跟著親戚朋友流落來的大中學生眾多,由此要求入學人數驟增。權要子女成績再差也要求就讀,倘若拒絕便會惹是生非。退守後師資方面不可能再往大陸聘請,而一些濫竽充數的師資又想進來,比如一些逃亡台灣的政界官員仕途失意欲進學界的,或任職政府高位為給臉上貼金而想外兼教職的,校方只得放寬選聘條件,結果導致師資方面參差不齊。

不過管理大學傅斯年自有他的一套,在他的人生軌跡中,從進入北大讀書開始,幾乎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大學。他曾先後出任中山大學、北京大學、西南聯大教授。在受命擔任台大校長之前,他做過西南聯大校務委員、北大代理校長。對辦大學傅斯年並不是個生手,多年一線實戰使其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形成了一套獨具個性又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

傅斯年像

亦師亦友的胡適曾說過傅斯年:"他能做最細密的繡花針功夫,他又有最大膽的大刀闊斧本領。他是最能做學問的學人,同時又是最能辦事,最有組織才干的天生領袖人物。"傅斯年有胡適不得不佩服的行政能力,他在上任台大伊始,便迅即展開了全面詳細的調查研究,針對學校當前的狀況,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及發展規劃。在1949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上,他的"校長報告"明確指出:"本校將來的進步,可以分作三項去看,也可以三個層次:一教育范圍的;二學術范圍的;三協助社會上的,尤其是台灣省內,建設范圍的。這三項原則不能截然劃分,然為推行有效起見,也不能不大致劃分,作為三個階段。"他在管理步驟上高屋建瓴,從總體上明確了台大人才培養、學術研究以及社會服務這三大任務。

在傅斯年心中,近代意義上的大學是很清晰的,他說:"大學是個教授集團,不是一個衙門,照大學法,校長雖然權力甚大,然我為學校之前途計,決不能有極權主義的作風。"他思路非常明確:"一個大學必須大家要辦好,才能辦好,便可以辦得好,決不是校長要辦好的。我所謂大家這包括全校教職員、學生、工友在內。""大學的主體當然在教授,為教育、為學術的研究,這都是當然的。假如教授受行政人的干預太多了,流弊極大,可以弄到學術研究根本難得進行。"傅斯年從事過大學系、院、校各級行政管理工作,深切懂得辦大學同其他事業一樣也是眾人拾柴火焰高,需要全校教職工一起努力。

他在管理上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地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他知道其中師資是一所大學的靈魂的道理。一流的大學必須有一流的師資,因而他非常重視大學教師的選聘和培養,把這項工作作為辦好大學的中心環節,他常說:"一分人才,一分成績,半分人才,半分成績,毫不含糊,校長壞了,固然可以把學校弄得很糟,校長不壞,也沒有法子把學校弄得格外的好,學校的好不好,糟不糟,只有一句話,人才集中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