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50節:徐複觀擎起這把香火的猛士(7)

1979年3月,上海市政府在龍華公墓召開熊十力先生的追悼大會。熊十力之子熊世菩曾特別邀請徐複觀返滬參加,徐複觀極想借此機會瞻拜老師于墓前,以舒30年離別思念之痛,然而由于台海棲遲,兩岸暌違,終未能成行,讓他終生感到慚愧萬分。

半路出家的學界明星

1949年6月16日,徐複觀創辦的《民主評論》在香港付梓出刊。這份雜志是大型的半月刊,徐複觀自任雜志發行人,聘請《學原》舊友張丕介為主編,雜志辦刊宗旨標榜著政治民主、經濟平等和學術思想自由。《民主評論》的誕生也許標志著徐複觀正式拿起閑置大半生的筆來,走上了以文為生的新征程。

《民主評論》總部在香港,在台灣設有分社。徐複觀此時大部分時間定居在台中。他之所以選擇台中而不是台北,除了為逃避現實政治而求得一點清靜外,他在台中一些摯友給他生活提供諸多方便也有很大干系。比如曾任國民黨台灣省部委員的朋友蔡培火就不遺余力地幫助徐複觀,使得他能順利在台中落腳紮根。

台中向來具有"文化城"之稱,是台灣中西部經濟文化中心,清代為台灣府治所在。徐複觀在台中通過蔡培火認識了莊垂勝等一幫朋友,他們逐漸形成了一個圈子。這個圈子中的人不少精通文學藝術,每到月末朋友們便一起飲酒聚會,詩酒唱和,頗具文人雅興。台中的朋友們對徐複觀的生活和精神給予了長期的關照,在他困窘時以兄弟般的情懷接納他,使他迅即融入台灣這片土地里。

徐複觀半路出家,中年才回歸學術。在台中這段時間是他安心學術的開端,此後三十余年的生命曆程中,徐複觀在中國思想史、中國藝術精神、中國文化傳統、古代詩文論的研究乃至時事政論等方面均多有創獲,提出了不少不同于前賢或時流的理論觀點,成為現當代中國學術思想界的一方重鎮。

徐複觀在香港創辦的《民主評論》讓他得到學術界的認同,為他進入學術打開了方便之門,他以一己之力為港台流亡的知識分子搭建了一塊可供交流的園地。因為徐複觀是中年以後方才叩學問之門,前半生投身于時代激流,在翻天覆地的政治軍事漩渦中騰挪起伏,"嘗試過政治卻萬分痛恨政治",所以他回歸學術研究,主要並非那種沉溺于書齋的冷學術,而是往往與古今政治密切相關的學術,是介于"學術與政治之間"的學術。徐複觀自己解釋說:"不僅我的學力限制了我寫純學術性的文章;而我的心境也不容許我孤蹤獨往,寫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文章。"《民主評論》這本雜志內容設置和風格恰恰能反映出徐複觀的治學風貌,這本雜志是一個綜合性的理論刊物,把時政評論與學術研究的文章一起刊出,注重文化研究對現實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