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們的生命珍貴了,還是脆弱了 第57節:"複制"生命-中國"克隆"第一人(2)

一場緊張的戰斗開始了。那是一年的春天,萬物複蘇,此時正是金魚繁殖的季節。為了探索生物遺傳性狀的奧秘,已經年過古稀的童第周,開始了新的探索。實驗室里,童第周坐在實驗台前,助手們在實驗室里緊張地忙碌著,做著實驗前的准備。他選擇了金魚和鯽魚作為他的實驗材料。一個曆史性時刻就要來臨了,但是他們的工作依舊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金魚排卵了,排出的受精卵比芝麻還小!助手們把他們已經提純過的鯽魚卵的核酸,迅速送到童第周的手邊,童第周用他那靈巧的雙手將這些核酸注入了金魚受精卵的細胞質內。他想看看鯽魚卵的核酸對金魚的受精卵是否有影響,看看由這種金魚受精卵長大而成的金魚的性狀是否會發生變化。

童第周頑強地堅持著,他此時已是70高齡的老人。從清晨到下午兩點,8個小時過去了,實驗在一批接一批地進行,坐在實驗台前的童第周,已經是腰酸背疼、饑腸轆轆了,但是他仍然一絲不苟地操作著。助手們都看不過去了,都勸他休息一會兒。他卻說:"應該記住,我們的事業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而且,你們不是和我一樣忙嗎?"

童第周就是這樣,對自己嚴格要求,以身作則。他常以"認真是成功的秘訣,粗心是失敗的伴侶"來勉勵自己和他的助手。不久,這些由動過手術的受精卵產生的金魚慢慢長大了。童第周和他的助手們驚喜地發現,一些金魚出現了奇妙的變化:在發育成長的320條幼魚中,有106條由雙尾變成了單尾,金魚表現出鯽魚的尾鰭性狀!這些魚既有金魚的性狀,又有鯽魚性狀。這種單尾的金魚就是詩人趙樸初所稱譽的"童魚"。實驗的成功說明,從鯽魚卵中提取的核酸對改變金魚的遺傳性狀起著顯著的作用,這也說明並不只是細胞核控制生物的遺傳性狀,細胞質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童第周的臉上露出了成功後的喜悅之情。這種童魚的身上凝聚著童第周的智慧和求實精神,是童第周在探索真理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

隨後,童第周將體外培養59代的鯽魚胚胎細胞核移入鯽魚去核卵中,獲得2尾仔魚。1980年,他的論文《鯉魚細胞核和鯽魚細胞質配合而成的核質雜種魚》在《中國科學》雜志上用中、英文發表。論文報道了中國成功獲得具有"發育全能性"克隆魚的消息。這是世界上報道的第一例發育成熟的異種間的胚胎細胞克隆動物。1982年,他又將培養30多天的成熟銀鯽的腎細胞核移入去核卵中,得到一尾性成熟的銀鯽,時稱"體細胞試管魚"。這是世界第一例體細胞核移植克隆的脊椎動物。這尾體細胞克隆魚比體細胞克隆羊"多利"問世早15年。但是遺憾的是,這種研究成果鮮為人知,未引起學術界應有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