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強權的碎片 第5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3)

安德羅波夫至死也忘不了戈爾巴喬夫這個"小灌木叢"。

1978年的"一跳",戈爾巴喬夫已然穿越了"灌木叢",至于日後穿越蘇聯老人政治的"森林",只是時間問題了。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逝世以後,蘇聯經曆了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領導的兩個極其短暫的時期。

1985年3月11日,蘇共中央全會選舉戈爾巴喬夫為新一代的黨中央總書記,結束了蘇聯28個月的新老權力交替過程,蘇聯曆史也開始了一個新時期。

"這個國家很像是燒得滾開而蓋子又扣得緊緊的鍋"

恩格斯在《德國的革命與反革命》一文中指出:"任何地方發生革命動蕩,其背後必然有某種社會要求,而腐朽的制度阻礙這種要求得到滿足";革命爆發和失敗的原因"不應該從一些領袖的偶然的動機、優點、缺點、錯誤或變節中尋找,而應該從每個經曆了動蕩的國家的總的社會狀況和生活條件中尋找"。

戈爾巴喬夫改革前的蘇聯,可以說是"步履蹣跚、內外交困、危機四伏",改革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須的。

經濟危機。蘇聯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步入經濟長期衰退的困境,傳統的粗放型經濟依靠對資源的無限掠奪和限制消費取得的高增長率,到70年代中期以後無法維持下去了。這種經濟危機不是某一領域內的局部短期危機,而是全局性的長期危機。

蘇聯雖然號稱"最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但主要消費品長期供應不足。經過70多年建設,1985年蘇聯人均GNP為3396美元,不僅落後于西方發達國家,而且還落後于亞洲、拉丁美洲一些國家。蘇聯人均收入為西方國家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蘇聯實行控制消費、高積累的政策,蘇聯人的生活水平與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費品長期短缺、供給不足,經常需要憑票供應,暗藏了通貨膨脹的危險,人民生活水平從革命前的居歐洲第5位下降到80年代的居世界第88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積僅15平方米,為西方國家的50%;每百戶汽車擁有量為14輛,僅為西方國家的17.50%。

蘇聯雖然擁有發達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術,但由于體制原因阻止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只有25%~30%的科研成果被采用,平均轉化周期需要10~12年,而美國則有85%的科研成果在5年內轉化為生產力。在現代技術領域,蘇聯落後于西方發達國家15~20年,而且差距越來越大。雖然曾經有人提出了大力加強科學技術的戰略規劃,但被垂暮的領導人長期束之高閣。

民用工業品技術非常落後,音響設備、錄像機、攝像機等民用電子產品蘇聯幾乎都不能生產。而能夠生產的民用產品則質量低劣,即使按照最樂觀的估計,蘇聯工業產品也只有18%達到國際標准,在國際市場上根本沒有競爭力。由于工業品缺乏競爭力,蘇聯只有依靠出售自然資源特別是石油資源賺取外彙,淪為原料出口國。

工業生產中浪費驚人,勞動生產率增長幅度不斷降低。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原材料為西方國家的2.5倍,能源消耗為西方國家的1.5倍;工業勞動生產率卻只為西方的四分之一。在西方國家開展以取得效益為目的的增長時,蘇聯卻依然沿著追求產量的老路走,使蘇聯費盡力氣實現的主要工業品"趕超"努力成果化為烏有。

蘇聯農業長期落後,效率低下。雖然蘇聯把國家投資的27%(美國為5%)、勞動力的20%(美國為3%)用于農業,但農業勞動生產率卻只有美國的七分之一。20世紀80年代初期,蘇聯農業中僅管理機關人員就多達300萬人,超過了美國全體農業人口數量,但蘇聯農業連年歉收,被迫花掉本來就是稀缺資源的外彙進口糧食,每年花費70多億美元,經濟上捉襟見肘。與此同時,蘇聯農用拖拉機報廢率每年達12.5%,為美國的3倍;大批農作物因不能及時收割而損失掉,即使收割了,每年也有20%的糧食和33%的土豆,因為保管不善黴爛變質,無法食用;1980年,全國一半的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沒有盈利。

石油市場暴跌使得蘇聯在石油收入掩蓋下的經濟衰退顯露。蘇聯以重工業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在70年代已經喪失了潛力,但恰逢石油危機,石油儲量豐富的蘇聯靠石油的大量出口緩解了經濟衰退。80年代以後,世界石油價格猛降50%,低于蘇聯石油的開采成本,使得蘇聯為石油輸出投資的大量輸油管道成為無效投資,依靠石油出口維持經濟的計劃也成為泡影,經濟上陷入絕境。經濟增長率在1981年降為1.5%,低于西方國家的3%。對于一直依賴高積累維持高增長的蘇聯來說,這才是真正的噩夢。

雖說經濟增長與衰退有一定周期性,但蘇聯經濟存在的這些問題,反映出傳統的計劃經濟已經喪失了全部潛力。很大程度上,蘇聯經濟危機是體制造成的,這為後來蘇聯改革急速轉向政治領域埋下了危險的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