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強權的碎片 第44節:普京:善弈者無極(5)

在俄產業部門中,種種原因造成勞動生產率極其低下。據普京自己說,俄羅斯除原料動力外,其他行業的勞動生產力要比世界平均水平低許多,至少比美國低20%~24%。此外,科研經費也非常缺乏。1997年,世界上最大的300家跨國公司曾為科研投入2160億美元,1998年增加到2400億美元,而俄只有5%的企業在投資科研。俄出口的高科技含量的商品所占比例尚不足1%,而美國占了36%,日本為30%。

俄經濟遺產衰弱的問題還在于:前蘇聯原有的、"笨重和畸形"的計劃經濟體制是造成俄羅斯經濟現狀的根本因素;經濟的意識形態化導致其經濟遠遠落後于西方國家,也落後于新興的發展中國家;俄獨立後對其經濟采取的"休克療法"造成經濟突然跌入谷底而不能自拔,直到1994年以後才開始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但元氣大傷的俄羅斯無法快速從精疲力竭的狀態中恢複。

據俄羅斯高層戰略專家預測,俄羅斯為避免墜入"二流",保持一級地位,俄羅斯GDP要達到占世界總量的4%~5%左右,才能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最發達國家。然而要實現此目標,俄羅斯需要追趕40~50年,而且俄羅斯必須保持5%~6%的增長速度,即使是8%~10%的高速度發展,俄羅斯實現自己的抱負也是2030年的事情。

多數俄羅斯人生活水平一落千丈,社會兩極懸殊,貧富分化嚴重。多年來俄羅斯社會10%的最高收入階層與10%的最低收入階層的收入相差為14倍。自1992年起,俄羅斯人口逐年開始減少,死亡率高于出生率1.8倍,人口自然增長出現負數,若不是從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移民補充,俄羅斯人口形勢會更為嚴峻。普京總統在2000年的國情咨文中表示,俄羅斯人口每年減少75萬人,專家預計15年後將減少2200萬,這相當于俄羅斯居民人數的1/7。

可怕的政治遺產。比起經濟和社會遺產來,普京繼承的政治遺產更為可怕。葉利欽在位近十年,並沒有進行政權建設和社會改革,國家大權旁落,寡頭通過"家族"操縱政局,地方勢力乘機"做大",車臣公開獨立,並武裝"拒和",一些民族共和國幾乎成為獨立王國。

俄羅斯政治經濟生活中的另一個"怪胎"是寡頭參政。一些財團通過私有化暴富以後,變本加厲,極力控制新聞媒體,操縱政治,進而將政府權力"私有化"。原"俄羅斯電視台"台長波普佐夫描述道:在俄羅斯金錢可以購買言論,輿論成為商品,媒體成為娼妓。

"政治上搶、經濟上奪"是普京上台前俄羅斯社會近十年的主題。政局動蕩不穩、官場腐敗叢生、社會停滯不前、經濟陷入危機是其表現。2000年7月8日,當時的俄議會上院主席斯特羅耶夫形容說:"普京總統就像是一位外科醫生,開刀後發現病人肌體已經千瘡百孔,幾乎各個器官都有問題。"

僵硬的外交遺產。由于科索沃戰爭、車臣問題、北約東擴等,俄羅斯的外交關系很僵。俄提出了核威脅戰略:"不要忘記我們是一個核大國",對此,西方國家無可奈何,只有采取措施在經濟上施壓。

普京上台前後,俄羅斯以及西方的媒體紛紛對普京及其思想進行猜測。實際上,普京執政體現出最大的特點就是務實精神,以解決問題為目的,以俄羅斯現實為坐標,對各種思想兼收並蓄。因此,普京的治國思想現出一幅多彩的、融合的畫面。

普京上任之初,俄羅斯評論家總結出普京執政的"一個目標和三大任務":即以"振興俄羅斯為最高目標",首要解決的"三大任務"是"橫向擺脫財團寡頭影響、縱向理順中央地方關系、全面建立正常市場經濟秩序"。

普京首先從恢複憲法秩序、整頓聯邦體制入手,拉開了"新政"的大幕。

2000年7月,剛剛就任4個月總統的普京在國情咨文中說:"俄羅斯唯一現實的選擇是做強國,做強大而自信的國家,做一個不反對國際社會,不反對別的強國,而是與其共存的強國。"

出任俄羅斯總統後的半年時間內,他先後批准了《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構想》、《俄羅斯聯邦軍事學說》和《俄羅斯聯邦外交政策構想》三個綱領性文件,全面闡述了俄羅斯在新的曆史環境下國家安全所面臨的威脅和挑戰,確定了全面均衡的大國外交方針,顯示出一副"大國"和"強國"的姿態。

改造和更新政權機器。普京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善"中樞神經系統"——總統辦公廳。2000年元旦剛過,普京簽署命令,解除舍甫琴柯、謝緬琴柯、馬卡羅夫和亞庫什金等4人的總統辦公廳副主任職務;亞庫什金同時還被免去總統新聞秘書的職務。葉利欽的女兒季亞琴柯也被免去總統顧問職務。同時,增加了新的總統助理。

普京急于抓的又一件事是調整政府班子。2000年1月10日,普京下令大幅度改組政府,以便"集中精力履行代總統職權"。僅設一位第一副總理,由年僅42歲的普京親密同事卡西亞諾夫擔任,仍兼財政部長,卡隨後還被選為俄白聯盟部長會議主席。重用卡,意在准備普京當選總統後的政府總理人選,以便于同西方打交道(卡被西方債權國認為是可以合作的人物)。普京還提拔在國家杜馬選舉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團結"聯盟領導人、又在車臣問題上立下汗馬功勞的緊急情況部部長紹伊古為副總理,仍兼緊急情況部部長。這次調整政府成員的特點,一是重用親信,二是著眼于經濟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