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強權的碎片 第49節:普京:善弈者無極(10)

普京推出的四大舉措如同在俄社會打上"四根樁",加固了俄聯邦的統一完整性,避免出現國家分裂。

2000年5月18日,普京正式任命了各聯邦區總統全權代表。其中兩位是文職官員,其余5人都是將軍。原聖彼得堡市稅務警察局副局長波爾塔夫琴科將軍任中央聯邦區總統代表。普京在聖彼得堡當副市長時就十分了解他,當時波爾塔夫琴科領導著聯邦稅務警察局聖彼得堡市分局。人們認為,任命前稅務警察局頭目為總統全權代表,顯然是對不聽話的盧日科夫等莫斯科市領導人發出直接警告。

聯邦安全總局副局長切爾克索夫將軍任西北聯邦區總統代表,從莫斯科被派往老家聖彼得堡。切爾克索夫從1992年到1998年領導了聯邦安全局聖彼得堡分局,後來普京任聯邦安全局長就將他調到了莫斯科。他被認為是普京最好的朋友之一。

經曆過兩次車臣戰爭的北高加索軍區司令卡贊采夫大將任北高加索聯邦區總統代表。北高加索聯邦區是個很特殊的地區,因此需要卡贊采夫這樣的鐵腕將軍。

前總理基里延科任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總統代表,這一任命實現了他的夙願,他早就想擔任自己家鄉的領導工作。

內務部副部長拉特舍夫將軍被派到了最富的地區——烏拉爾聯邦區,主管俄羅斯的"外彙倉庫",因為烏拉爾聯邦區內有石油和天然氣。

原獨聯體事務部部長德拉切夫斯基任西伯利亞聯邦區總統代表。蘇聯解體前他當過體委副主任,後來進入外交界,當過領事、駐波蘭大使。

退役將軍普利科夫斯基出任遠東聯邦區總統代表。在第一次車臣戰爭快要結束時,他指揮過聯邦軍隊集群,退役後,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搞競選,後來領導了普京在這個邊疆區的競選班子。

普京將全國劃分為7個聯邦區的做法,意在保證總統實施憲法賦予他的權力,提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工作效率,更好地監督其決議的執行情況。由于事先做了大量工作,俄地區領導人對此事反應極為平靜,就連韃靼斯坦共和國總統沙伊米耶夫也未公開提出反對意見。普京在2000年5月17日的電視講話中認為:"這是一條鞏固國家統一的路線,它得到了行政長官、杜馬代表和所有俄羅斯公民的支持。可以說,國家第一次在如此原則性的問題上沒有出現分歧。"

"諸侯們"再也坐不住了。1993年12月俄全民公決通過的《俄羅斯聯邦憲法》規定,聯邦會議為俄羅斯聯邦議會,由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兩院組成。國家杜馬由選舉產生,聯邦委員會由國家權力代表機關和執行權力機關的代表組成。普京改變了這種狀況,形成了各地行政長官和共和國領導人既是執行權力機關的代表,同時又是聯邦委員會成員,享有立法權。普京認為,地區領導人必須集中精力搞好本地區的工作,立法工作應由這些地區派出專門代表來完成,從此改變聯邦委員會的組成原則。

如果說普京關于將俄羅斯劃分為7大聯邦區的建議在地區領導人中沒有引起太多異議的話,那麼這一建議卻讓"諸侯們"坐不住了。靼韃斯坦共和國總統沙伊米耶夫公開表示:"我看不出改變聯邦委員會組成原則的想法有什麼好處。也許,這一想法背後的目的不但要削弱國家杜馬,還要削弱聯邦委員會,使其變得更加無力,導致這一憲法權力機關只能起輔助作用。我還沒有聽說過哪個聯邦主體的領導人不能同時承擔領導義務和聯邦委員會成員的義務。如果誰履行這些義務有困難的話,有一個簡單辦法:行政長官不想在聯邦委員會工作,就讓他派自己的代表參加。"

就在普京提出改革聯邦委員會建議的同一天,國家杜馬順利通過了普京總統對卡西亞諾夫的總理提名。隨後俄政府組閣很快完畢,原內閣大部分成員基本留任。卡西亞諾夫新政府只設4名副總理,即庫德林、馬特維延科、克列巴諾夫和赫里斯堅科。

如果說普京是個政治型總理的話,卡西亞諾夫則是個技術型總理。前者上任伊始就被葉利欽定為"接班人",他的主要任務是結束國家的混亂局面,開拓俄羅斯新時代。葉利欽執政時期,由于重病纏身,總理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十分突出。而卡西亞諾夫同其前任不同,他的主要任務是要將普京的治國藍圖逐步變為現實。這就意味著,俄羅斯國家建設的大政方針將由總統及總統辦公廳來制定,政府只要抓好落實就行了。

"帶槍的人"要保駕護航。2000年5月15日,俄國際文傳電訊社披露了一條消息:俄武裝力量64名將軍向普京總統遞交了辭職報告。在這些將軍中,包括總參謀長克瓦什甯大將、4大軍種總司令、國防部和總參謀部總局及中央局局長,還有7大軍區和4大艦隊的司令。除國防部外,內務部、聯邦安全總局、聯邦政府通信與信息局等其他強力部門也采取了類似行動,只不過國防部走在了各強力部門的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