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民主的碎片 第97節:烏克蘭:天鵝絨革命(13)

烏克蘭同俄羅斯的關系,既有維護國家獨立主權的政治考慮優先,也有脫離不了的現實經濟處境的因素。早在1992年,烏克蘭就沒有參加由俄羅斯主導的"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2002年5月14日易名為"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1996年烏克蘭倡議建立"古阿姆集團"("古阿姆"最初代表烏克蘭、格魯吉亞、阿塞拜疆、摩爾多瓦四國名稱縮寫),1997年10月,這四國領導人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會晤成立"古阿姆"非正式地區聯盟。美國對"古阿姆集團"給予積極支持。

另一方面,由于俄羅斯一直是烏克蘭的最大貿易伙伴國、能源供應國和債權國,烏又不得不努力保持烏俄友好關系。1992年6月23日兩國總統簽署的達戈梅斯協議,規定通過合作、對話、高級會晤途徑解決分歧。1994年2月18日,雙方簽訂《關于俄向烏提供天然氣,並過境烏克蘭向歐洲出口天然氣協議》。1997年5月31日,兩國總統在基輔簽署為期10年的《烏俄友好、合作和伙伴關系條約》。同年11月他們在莫斯科郊外舉行非正式會晤,詳細討論了兩國在各個領域合作問題。葉利欽總統訪問烏克蘭期間,兩國總理簽訂了《烏俄1997~2005年長期經濟、科技合作基本方針》。俄羅斯始終沒有放棄"拖住"烏克蘭倒向西方的外交戰略。2000年12月21~22日烏俄總統"聯合聲明",亦屬此列。2003年2~9月,即烏俄爆發刻赤海峽危機之前,烏克蘭、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四國領導人談判建立統一經濟區問題,正是烏克蘭國內政局動蕩,西方對烏國家領導人修憲舉措施壓時期,烏有意借助俄羅斯對抗西方壓力。

烏克蘭獨立後,首要外交目標是同美國建立密切的戰略伙伴關系。但是,由于當時美國視俄羅斯為地區主導國家,更多地重視俄羅斯在銷毀烏境內核武器和戰略導彈進程中的合作關系,加之對烏克蘭政治經濟改革步伐不滿,認為滯後于俄羅斯,烏美關系發展並不順利。但是隨著美國逐漸認識到烏克蘭的重要戰略地位,對其態度也開始逐步轉變。為幫助烏銷毀和拆卸境內核武器及戰略導彈,美國先後提供費用3600萬美元。到1996年6月1日,烏完成了此項工作。但是,2000年以後,隨著烏"磁帶"(記者遭綁架案)、"鎧甲"(向薩達姆政府出售雷達)案件曝光、修憲、議會大選、庫奇馬謀求連任,特別是2003年12月格魯吉亞發生"玫瑰革命"之後,烏美關系趨向冷淡,美主流媒體譴責烏修憲、打擊反對派是向專制政權倒退行為。

烏克蘭渴望融入歐洲,用庫奇馬的話說,"我們是歐洲國家,我們應該努力加入歐洲結構,提高自己的競爭地位,真正達到歐洲水平"。1996年發起成立"古阿姆集團"時,烏克蘭就提出了與歐洲一體化設想,並構成其國家發展戰略基礎。

但是,烏克蘭與歐盟發展關系也並不順利。起因仍然是"磁帶事件"和"鎧甲"雷達案,到庫奇馬提出修憲、謀求連任時,歐盟對烏態度明顯轉為冷淡。2003年格魯吉亞的"玫瑰革命",薩卡什維利競選總統獲勝,北約與烏克蘭關系出現前所未有的緊張局面。格魯吉亞當選總統薩卡什維利尚未正式宣誓就職前,于12月13日以私人身份第一個出訪的國家就是烏克蘭。他沒有同庫奇馬見面,卻同尤先科談得火熱,兩人代表各自政黨簽署"合作協議",旨在"促進歐洲-大西洋一體化"。2003年12月19日,庫奇馬公開反擊稱,決不允許格魯吉亞事件在烏克蘭重演。據烏政府掌握的情報,有人在暗中活動,試圖在烏克蘭策劃類似格魯吉亞事件。

2004年1月31日,歐洲議會通過第1364號"烏克蘭政治危機"議案。議案指出,烏在成為歐盟伙伴關系成員國時,自願承擔與歐盟章程相關的、接受被監察的義務。因此,歐洲議會將視2004年10月31日烏總統大選是否民主、公正,而決定烏的相應代表權問題。

2004年2月12日,歐盟部長理事會通過決議,呼籲烏當局保障新聞自由、政治辯論權,同反對派達成和解,保護持不同政見者人身及其家庭生活不受傷害。

這種兩難選擇也導致了2004年烏克蘭總統大選的撲朔迷離。

烏克蘭大選的背後。烏克蘭的大選並非一個國家的純內部角力。在這個棋盤上,人們看到了俄羅斯的苦心,看到了美國的得意,看到了歐盟的算計。

先看俄羅斯,自蘇聯解體後,它與從蘇聯獨立出來的其他國家總是處于"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之中。無論是其著眼獨聯體國家的"聯合",還是打造俄、烏、白、哈"經濟一體化空間",俄羅斯在原蘇聯地區苦苦維持著自己所期待的、或者說它自身所需要的影響力。在2004年的烏克蘭大選中,俄羅斯的這份苦心再次被印證。普京總統大選前數次訪烏,親自出面為亞努科維奇助陣;俄羅斯的一些政治智囊被派往基輔為亞氏出謀劃策。而且,在第二輪投票結果出籠時,普京率先向他表示了祝賀。但是,在棋局的另一面,美歐聯手布陣,似乎棋高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