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職場交際 “海歸”的故事

近日,一位大學同學留法歸來,同學們相約聚會。令人意外的是,他沒有想像中“海歸派”意氣風發的樣子,反而顯得壓力重重,憂心忡忡。

“誰能幫我找到300萬元的風險投資?”這次回國,他連家鄉都沒有回,急著為帶回的項目尋找機會。然而,熟悉行情的業內人士稱,這樣的項目想法太過簡單,幾年前可能有希望,如今已失去吸引力。

曾幾何時,出國留學,在多少莘莘學子心中曾經是一種夢想和時髦;而留學歸來,更是榮耀和精英的代名詞。如今的“海歸”境況如何呢?記者走訪了其中的幾位,他們說出了不同的故事。

如果說這也算移民的話,李先生的7天可能是最短記錄。如今的李先生雖然有點惋惜,卻也並不後悔——

計算機工程師李先生:不再為“情結”出國

我們這種名牌大學的學生都有“出國情結”,我畢業後在IBM任維修工程師,當時身邊的人很多都在考慮留學或者移民。1999年,學計算機的到加拿大,一個月掙5000美元很容易。

2000年,我的移民申請順利地批下來了,但半年後我還沒動身。負面消息開始傳來:經濟不景氣,工作不好找。同事好多人去後沒什麼消息:估計有的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做藍領了。在那里,貧富差距不是很大,做一份匹薩外賣,收入與白領比也不低多少,夫妻倆買房子、車子也沒有問題。那邊生活節奏緩慢,冬天長,朋友少,有的人沒結婚,一個人過去很孤獨。

2000年11月,我終于決定去看看再說。在加拿大那幾天,我辦理了一些必須的手續,見了幾個朋友,也去看了大瀑布。多倫多不大,情況與我的想像差距不小。工作難找,關鍵不是專業的好與壞,而是語言能力問題。一周以後,我就回國了。

回想起來,出去的時間畢竟太短,這個選擇是對是錯,也許要很長時間才能夠看出來。我在成長過程中一直覺得出國是最好的路,出國難免盲目。20年前,出國的感受可能很刺激———國外的物質生活與國內相比反差很大,現在這種差距越來越小,尤其從上海等較發達的城市出去。

我認識很多“海歸”。5年前,“海歸”稍微帶些思想就能夠給人新鮮感覺,也容易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如今,即使是美國名牌大學畢業,國內企業也要求有在國外大公司工作的經驗,並確實能夠解決很多問題。

我現在跳槽到另一家計算機公司,與在國外的同學相比,收入差別不是很大。論生活質量,感覺比他們好。在國內,我們算高收入階層,他們在國外僅算平均水平。上海發展很快,經濟發展帶動人的素質和收入都在提高,機會也很多。現在也不大聽到身邊的人要移民、出國的消息了。


出國留學或歸國創業,都需要冷靜分析,問幾個“為什麼”——

人力資源公司趙經理:不要盲目決定去留

我在上海對外服務公司人力資源分公司工作。“海歸”是一個值得贊揚的群體,很多人都非常棒,回國後發揮了很大作用。隨著國人對外交流的增加,對于“海歸”的認識也更加理性,重點是看他們是否有真才實學。一般來說,那些在國外做出成績的華人無疑是優秀的———比如在國外大學、研究所擔綱的教授、科學家。國外著名大學的畢業生也不用懷疑。尤其是理工科,比如斯坦福大學的化學博士、國外著名醫學院的博士肯定是比較有學問的專業人才,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一定是很聰明的人。

但我們也碰到過令人悲哀的例子:一個來自遼甯的學子在烏克蘭讀商務,貧窮的父母在家鄉只住著7平方米的房子,卻節衣縮食擠出6萬元供他去國外念書,寄予厚望。其實,他們被人才中介欺騙了:一方面,到烏克蘭沒有選擇其世界一流的學科如航空系、機械設計或化工,而是名不見經傳的商務;另一方面,自己缺少商務經驗,沒有基礎就去讀。這樣的留學生回國還希望能夠像過去一樣榮耀,那是不可能的。

“海歸”的語言能力也不一定每個人都強。我曾經面試過一名從英國留學回來的學生,請他用英語講述自己的留學經曆,結果他卻不敢開口。我還曾經面試一個在法國和英國都拿到碩士學位的留學生,也很不理想。這樣的留學經曆是很可惜的浪費。

第一代移民非常希望能夠融入國外主流社會,對一些人來說,這十分困難,這樣就產生了一種壓抑。這種壓抑過去是可以緩解的———因為國外生活水准高,環境好。但現在,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環境也在巨變,一些人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和美國也不相上下。他們回來以後,就大吃一驚:“哇,這麼好!”于是也要回來。這種選擇常常就有盲目的成分。我認識一名在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從事汽車設計的楊女士,她懷著這種心理也急著要回國,而國內還沒有哪家汽車公司擁有汽車設計中心,可以為她提供相應職位。

不管是留學還是回國,都應該問問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要達到什麼目的?是不是惟一的選擇?機會成本高不高?

現在,國內吸引海歸的方式也和過去不同。原先,留學人才引進的對話可能是:“我回來做什麼?”“不清楚,你先回來再說吧!”而3年前是“先把資料給我們,再聯系”,或“先回來到人才交流中心,找到後再分配”。熱情的邀請,模糊的工作。這都是優秀的人才不能同意的。如今,北京、上海等地引進“海歸”的要求越來越清晰。近日,上海的寶鋼、浦發銀行、城市合作銀行等到美國去招聘,職位、待遇、工作性質內容、需要的學曆、專業要求、工作經驗都十分明朗。

在出國留學變得容易的同時,“海歸”也在失去其優越感和神秘感。當真是“英雄不問出處”——

某信息產業公司總裁戴博士:不再在乎是不是“海歸”


我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到美國新奧爾良大學讀博士,2000年回國,現為上海某信息產業公司總裁。2002年被評為上海市十大IT新銳之一。

“海歸”要做得好,首先應該忘記自己是海歸。不管人們如何評價,市場是公平的,不會因為哪家公司的總經理是“海歸”而對他另眼相看。我始終認為,成功與是否“海歸”沒有關系,他們的相關系數是零。要成功,首先應該符合國內需求,符合當地的能夠讓人成功、或者相對成功的規范。

幾年前,我經營著自己的小公司,由于大小公司對市場的敏感程度不同,我總感覺有難以沖破的瓶頸;我與一些美國公司的人打交道,也感到彼此有較大的“視差”。于是,在大家都向往出國時,我毅然決然地到美國讀書。

在新奧爾良大學,我非常忙碌,每天都是實驗室里最晚下班的一個。同時,我也很喜歡交朋友。在國外,有些中國人容易變得封閉,這對自己的成功很不利。在美國,我與各界廣泛交往,也時常回國,與國內保持密切聯系,我有一年回國時還替母校做了一段招生工作呢。我認為,千萬不能和國內脫離得太遠,那樣,想回國也回不了。

我有一些海歸朋友到國內尋找機會,他們條件都不錯,也沒有很特別的高要求。有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或者創業過程並不順利,就又回去了。但這並不等于說國內沒有機會。

過去,“海歸”有著鮮明特點:他們往往是最優秀的人才。而現在,很多並不優秀的人也能夠出國留學。因此“海歸”也正在失去以往的光環。我想,三五年後,也許就會“英雄不問出處”了,更加無所謂了。

鏈接

●在上海工作的留學人員已達到3.2萬人,僅在上海創辦的高科技企業就達1400多家。上海已經形成兩個群體,即在滬工作的國際化留學人才群體和高層次高科技留學人員企業群體,他們已經成為上海走通“華山天險一條路”的重要生力軍。

●目前,我國已有14萬海外留學人員歸國創業。據統計,我國已有60多個留學生創業園區。留學生回國創辦的企業有近4000家,產值超過100億元。政府、企業、社會對于“海歸”的評價和選擇也日漸趨于理性,這也標志著中國正以蓬勃的姿態,迎接新一輪留學人員歸國創業熱潮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