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帝颙琰(2)



上問:汝下場乎?

對曰:庚寅(乾隆三十五年)曾赴舉。

上問:何題?

對曰:孟公綽一節。

上曰:能背汝文乎?(和珅)隨行隨背,(qiao)捷異常。

上曰:汝文亦可中得也。

這次乾隆同和珅的談話,成為和珅政治生涯的轉折點。和珅聰明伶俐,又干練瀟灑,乾隆皇帝越來越器重他。野史和筆記中的這些記載,可能是他進入仕途的一個重要的機緣。從此,和珅得到乾隆賞識,官運亨通,青云直上。

第二,精明干練,籠絡同僚。《和珅列傳》記載,和珅天資聰穎,思路敏捷,多才多藝,勤奮好學,通曉滿、漢、蒙、藏四種語言文字;又親善熱情,辦事干練,廣結善緣,成績突出。他不是不學無術之徒,而是既有學問又懂權術的人。

例一:乾隆帝在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中還有其他詩文當中,對和珅給予充分肯定。他對邊疆少數民族的管理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乾隆曾說,用兵西藏和廓爾喀時,所有的諭旨都是兼用滿、漢文下達;頒給達賴喇嘛和廓爾喀的敕書,則兼用藏文和蒙古文。大臣中能懂藏文的非常少,只有和珅能把這些諭旨,用滿文、藏文、蒙古文、漢文等各種文字撰寫出來,加以翻譯,並把事情都辦理得很好。

例二:《和珅列傳》中記載了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35歲的和珅接受了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遠赴云南查辦大學士、云貴總督李侍堯貪汙案。和珅一到云南,首先拘審李侍堯的管家,取得實據後,迫使精明強干的李侍堯不得不認罪。和珅從接受這個任務,到乾隆下禦旨處治李侍堯,前後只用了兩個多月。和珅這次查辦李侍堯貪汙案子辦得很出色,確實表現了他出眾的才華和干練的能力。所以和珅在回京途中,就被提升為戶部尚書。

例三:和珅依靠乾隆掌握著朝中的大權,又利用手中的大權拉幫結派,擴大自己的勢力。他的弟弟和琳幾年之內就從一個內閣小官升為四川總督。他又拉攏軍機大臣福長安。福長安是乾隆孝賢皇後的親侄子,他的父親傅恒和哥哥福康安都曾經任軍機大臣等高官,他本人沒有什麼本事,但對和珅言聽計從。和珅門下的吳省欽和吳省蘭,以及只會吹噓拍馬的山東巡撫伊江阿等都成了和珅的親信。

例四:和珅對那些正直大臣,加以排擠和打擊。如大學士松筠在和珅面前從來不屈服,所以松筠就被久留邊遠地區任職,“在藏凡五年”。《清史稿》記載:和珅執掌大權愈久,對皇上的心思揣摸得愈透。他就借此來作威作福,凡是不順從他的人,他就找機會挑撥激怒皇帝,借皇帝的手去整那個人;而向他行賄的,他卻盡量幫著掩飾,或者故意把事情拖到皇帝消了氣,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第三,攔截信息,打擊異己。和珅熟諳官場之道,但是他的所作所為並不是始終不露痕跡,總有一些人來彈劾他。

例一:禦史曹錫寶想參劾和珅家人劉全,以打開缺口,參奏和珅。但他不慎走漏消息,被人連夜向和珅告密。和珅知道後,在乾隆跟前預先做了鋪墊,曹錫寶因此反被革職留用。和珅千方百計堵塞或攔截通向皇帝的信息渠道。

例二:謝振定,進士、禦史,一次在東城巡視,見一輛車在大街上違制亂行。經了解,說是和珅妾弟的車子。謝大加申斥,還命人將和珅的這位親戚痛打一頓,並放火燒了車子。事後,和珅命人借別的事整治謝振定。謝振定被免官。

第四,聯姻皇親,投上所好。乾隆給和珅6歲的兒子賜名豐紳殷德。不久,又將自己最寵愛、時方5歲的小女兒皇十女固倫和孝公主,指配和珅之子豐紳殷德。皇十女固倫和孝公主,生母為受寵的?鏨鼻〉垡丫?5歲。按照清朝制度,妃嬪所生之女,應封為和碩公主,但由于十公主深得乾隆寵愛,所以在12歲時被破例冊為固倫公主。她長得很像乾隆,乾隆曾對她說:“汝若為皇子,朕必立汝儲也!”十公主被乾隆視為掌上明珠,並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下嫁完婚。下嫁時,乾隆賜給大量財物。據朝鮮使臣記載:“寵愛之隆,妝奩之侈,十倍于前駙馬福隆安時。自過婚翌日,輦送器玩于主第者,概論其值,殆過數百萬金。二十七日,皇女于歸,特賜帑銀三十萬。大官之手奉如意珠貝,拜辭于皇女轎前者,無慮千百。雖以首閣阿桂之年老位尊,亦複不免云。”從此,和珅和乾隆的關系,不僅是主仆關系,也不僅是君臣關系,而且是姻親關系。乾隆是和珅的親家翁,是和珅的保護傘。和珅從此更加為所欲為。後和珅被抄家,十公主哭求,豐紳殷德免于一死,獨留公主贍養之產。公主48歲死。

和珅在朝20多年間,重要的升官和封爵就達50次之多。其原因之一,是和珅對乾隆能揣摩其旨意,迎合其所好,滿足其欲求,博得其歡心。

(1)和珅與乾隆和詩。乾隆一生喜愛作詩,和珅為了迎合乾隆皇帝,下功夫學詩、寫詩,並造詣很深。他的詩收在《嘉樂堂詩集》中,流露真情,比較感人。和珅還經常與乾隆和詩,曆史檔案中至今保存著當年和珅與乾隆和詩的文檔。

(2)和珅仿乾隆書法。乾隆愛書法,和珅就刻意摹仿乾隆的書法,他寫的字酷似乾隆的禦筆。乾隆後期有些詩匾題字,干脆交由和珅代筆。我們現在看到的北京故宮重華宮內屏風上的詩文是乾隆書寫,而掛在故宮崇敬殿的禦制詩匾,據考證就是由和珅代筆的。從中可以看出和珅書法之造詣。